熱門新聞

PWMA:更多資管公司布局財管行業,視香港為擴展亞洲主要市場 @ 2025-08-04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香港 市場 余偉文
概念:香港基金市場 , 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
余偉文又表示,從市場資訊及與業界溝通觀察到,國際金融機構積極擴大在香港的業務版圖,近期多家國際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宣布將擴充在港規模,預計未來數年增聘人手10%至1倍,顯示對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與重視。而香港這方面蓬勃發展既受惠於亞太區財富持續增長帶來龐大需求,自身亦有優勢,包括金融市場成熟、聯匯制度可靠、銀行體系穩定、資本市場活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當前全球市場因貿易戰風雲變色,本港憑藉獨特優勢,成國際資金落戶的「聚寶盆」。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等媒體訪問時表示,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促使海外投資者更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中國資產和人民幣資產配置占比正逐步提高,香港作為國際資本進出內地市場的重要門戶,自然從中受惠。余偉文表示,看好本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前景。與此同時,依靠「一國兩制」優勢,香港營商環境持續向好,不少國際金融機構在港搶灘布局,拓展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
香港正爭取於202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余偉文在《匯思》撰文表示,金管局對香港資產及財管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內地的經濟增長和財富累積,以及各個互聯互通的擴容優化安排,將進一步擴寬香港財管業界的客戶群。而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亦促使海外投資者更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尤其是中國資產和人民幣資產,其配置占比正逐步提高。資金流向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根據EPFR數據庫,今年4至7月下旬,投資基金向亞洲市場淨投入約915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約443億美元淨資金流進了中國市場。
余偉文相信,香港在數字資產增長勢頭將會持續,為香港財富管理業務帶來新動力。他引用報告指出,香港預計將在未來數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金管局將繼續推動政策創新和市場優化,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鞏固國際財富管理及資產配置樞紐的領先地位。
展望未來,余偉文說:「我們對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內地的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以及各個互聯互通的擴容優化安排,將進一步擴寬香港財富管理業界的客戶群。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亦促使國際投資者更積極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風險,尤其是中國資產和人民幣資產,其配置占比正逐步提高。資金流向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根據 EPFR3 數據庫,2025年4月至7月下旬,投資基金向亞洲市場淨投入約915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約443億美元(約3455億港元)淨資金流進了中國市場。」
根據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EPFR)數據庫,在2025年1月至3月,投資基金向亞洲市場淨投入約107億元(美元,下同)的資金,其中約106億元淨資金流出中國市場。到了4月至7月下旬,資金流向出現顯著轉變,投資基金向亞洲市場淨投入約915億元資金,當中約443億元(約3400億港元)(約占48%)淨資金流入內地和香港市場。
外匯基金連續第二季錄得投資收入,上半年賺近二千億元。投資市場回暖,外匯基金第二季繼續有好表現。投資收入達1,152億元,按季升四成半,按年大幅增加一倍四。綜合上半年,投資收入1,944億元,按年增加七成六。第二季所有資產類別都錄得收入,香港股票賺65億元。美國關稅磋商出現階段性進展,全球股市回升,其他股票按季扭虧,轉賺302億元。受惠美元債券收益率較高,債券收益有347億元。外匯投資進帳438億元,主要由於美元兌主要貨幣,在上半年走弱,帶來可觀的外匯估值上調。上季外匯基金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有85億元。而截至六月底,外匯基金總資產接近4.3萬億元,按年增加半成。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指,雖然上半年錄得不俗的投資收入。但下半年投資環境仍然非常不明朗,美國政府的經貿政策立場缺乏可預測性,在影響國際資本流動之余,亦會影響企業的盈利和投資決策,例如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局勢惡化,不但會令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亦可能觸發市場樂觀情緒在短時間內逆轉,引致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此外,美國聯儲局貨幣政策的調整步伐,以及市場對美國政府償還債務能力的關注,也可能影響美元資產,以及美元兌其他貨幣的表現,而外匯估值變化頻繁,估值上調未必能在下半年持續。
受惠香港以外股票投資收益按季扭虧為盈,加上外匯投資收益按季急增2.37倍,外匯基金今年第二季度錄得投資收益1152億元,較第一季度的792億元增加45.4%,累計上半年外匯基金投資收益為1944億元。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稱,下半年的投資環境仍將非常不明朗,因此將續作防御性部署,維持高流動性。
近期,關於香港金管局發牌形式的揣測不絕於耳,余偉文的發文起到以正視聽的作用。他指出,要以穩妥、可持續的原則落實《穩定幣條例》。穩定幣作為新興的支付工具,將逐漸進入傳統金融體系,有必要防范市場和輿論過度炒作。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