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港府料第3季經濟增長放緩 暫不調整全年經濟增長2%至3%預測 @ 2025-08-03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增長
概念:第二季經濟增長 , 陳茂波料第三季經濟持續增長
貿易方面,香港2025年上半年商品整體出口貨值同比上升12.5%。「這顯示外貿需求持續復蘇,為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出口增長不僅為香港經濟增長注入額外動能,也顯示出香港與內地及國際市場的緊密聯系持續深化,更反映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地位依然穩固。」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說。
自2023年至今,中國香港特區GDP已連續10個季度錄得增長,但不少當地居民似乎感受不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總就業人數仍在不斷減少。有分析認為香港近年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對外貨物貿易和金融活動,並未直接帶來新增的就業機會。
相關報道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葛明:以人工智能推動香港經濟結構多元化夜讀精選|陳啟宗:香港經濟不能主要依賴房地產陳啟宗:香港經濟不能主要依賴房地產【市場動態】調查顯示香港經濟料加速 競爭對手新加坡增長將放緩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香港經濟如何承壓前行、穩中求進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如何穩住香港經濟香港經濟復蘇不及預期 多位港府官員建議優先與海外通關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2022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調整 疫情之下,香港經濟如何揚帆再啟航【市場動態】澳洲會計師公會調查:明年香港經濟可錄溫和增長 疫情仍是最大障礙
智通財經APP獲悉,7月31日,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積極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議員議案進行總結發言。他表示,香港政府已采取多項措施拓展經濟增長點,包括加強內聯外通、招商引資,升級轉型、推動創新等,此外還積極利用香港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文化、旅游、體育、教育等的優勢,配合外來機遇,專門發展有長遠潛力的范疇,打造產業多元化。
趙揚指出,隨著中國企業持續展現創新能力,中資資產的估值進一步獲得投資者認可,而恆指第二季度整體上升,交易量亦處於高位,因此由金融活動帶動的GDP增長預料將保持在較高水平,本港經濟正逐步回暖。他預計,本港的進出口貿易將穩步增長。隨著「中國制造」與「中國創新」在全球的地位不斷攀升,本港金融市場有望持續向好。金融業的復蘇將進一步帶動本地整體經濟改善,並對其他相關經濟活動產生正面影響。隨著全球地緣政治政策塑造新的經濟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雖面臨多項挑戰,卻同時蘊含發展新機遇。穩定的經濟環境有助國際社會持續看好香港,進而提振本地就業市場與服務業,推動香港經濟邁向更全面的復蘇。
【陳茂波預計香港第三季度經濟保持增長】財聯社8月3日電,今年上半年,香港經濟持續向好,第二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實質上升3.1%。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3日)表示,香港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約3%,第二季度保持勢頭,主要原因是出口推動增長力度大。他預計,第三季度香港經濟仍會持續增長,期望隨著旅客訪港、盛事活動舉行等有利因素,能夠利好資產市場及營商環境。(大灣區之聲)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市民反映對經濟增長「有數字、無感受」,說明「真經濟」與「感受經濟」之間仍存在落差。這一現象提示我們,經濟增長之下的結構性問題不容忽視。部分增長成果仍集中於個別行業或高收入群體,基層市民、中小企業、青年群體的獲得感不足。產業結構偏重傳統領域,新興產業尚未規模化,經濟融合度和包容性有待提升。與此同時,房價、教育及醫療負擔沉重,公共服務體系資源配置不均,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眾對經濟改善的感受力。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發表網志指,香港創科產業已成為經濟增長重要引擎,2023年「制造及新型工業產業」增加價值為768億元,按年增長7.6%,占本地生產總值約2.6%。工總的研究結果亦表明,2023年香港工業占本地GDP約4.4%,與工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更占16.2%。
展望未來,香港經濟的信心依然堅定。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亞洲尤其是中國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加上特區政府多項提振消費氣氛、吸引投資、開拓多元化市場以及推動經濟增長的措施,將會繼續為香港各個經濟環節提供堅實支持。然而,外圍環境不確定性依然高企,香港經濟以後的表現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外圍因素如何演變。
政府公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向國際社會闡明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各項優勢,以及香港未來發展前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估計,本港下半年經濟增長會維持,未來政府會用好啟德體育園等基建,舉辦更多盛事,做到人丁旺,氣氛好,旅客持續增長,將有助本港零售消費市道。
渣打國際業務總裁洪丕正認為,貿易戰升級至最差情況,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及需求的機率不是很高。他指,香港經濟較6個月前樂觀,但不能所有行業一概而論,北上消費或對零售及餐飲行業有較大影響,但金融市場頗活躍,內地資金流入,加上股市及新股市場暢旺,保險及財富管理行業對本港亦有正面發展。
摩根士丹利、瑞銀相繼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一定程度反映市場低估中國經濟增長潛能。事實上,即使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在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呈現下跌,但今年多國對中國投資仍呈現不俗增長,其中瑞士、日本、英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68.6%、59.1%、37.6%,而東盟對華投資增長8.8%,可見中國繼續是全球投資樂土。
本人今日(7月30日)於立法會就議員議案「積極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提出修正案並發言,本人提出於原議案加入「寵物經濟」。本人認為,在龐大的國際及內地市場,寵物經濟是香港極具潛力的新經濟增長點。
2025年8月3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經濟在第一季度增長約3%、第二季度實質增長3.1%的基礎上,預計第三季度將繼續保持增長。他指出,出口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並期望旅客訪港及盛事活動等有利因素將改善資產市場和營商環境。
貨物進口增長也從第一季的7.2%大幅提升至第二季的12.7%,服務進口增長率則從4.7%加速至7%。因此,由於貨物進口和服務進口的強勁增長顯著抵消了貨物進口和服務進口增速的增幅,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第二季度大於第一季度,盡管兩者的貢獻方向相反。據該行計算,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第二季GDP增長的淨負貢獻為1.8個百分點,這是自2023年以來首次成為GDP增長的拖累因素。
財政司司長:經濟方面,如果我們看數字,正如剛才政府經濟顧問所說,我們去年錄得經濟增長,今年第一季亦繼續增長,第二季亦會維持增長幅度,整年來說,2025年都維持經濟增長。但經濟正在轉型中,一是因應地緣政治,二是面對科技變革,三是數字化轉型加快,這些都使得競爭十分激烈。所以香港經濟正轉型,這是結構性轉型──包括產業結構的改變。除了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外,推動我們下一步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創新科技,但創新科技不只是香港獨有。環顧全球,國家之間、經濟體之間的競爭,都圍繞創科的發展和應用,而這方面是需要時間來培育的。過去這段時間,我們積極培育創科產業,無論在投資和就業方面,相關增長都相當快,剛才我已用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的數字向大家說明。但同時,一些傳統行業,譬如大家剛才所說的零售和餐飲業,事實上是有壓力的,這個我們很理解。在政府來說,我們也想方設法提供一些支援。當然最大的幫助是人流更旺、生意更好,所以我們很努力舉辦更多盛事,又爭取內地來港旅客的購物免稅額度增加,這方面我們會繼續努力看看是否可以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而旅客來到,我們的旅游體育文化設施等各方面是否可以更加吸引?是否可有更多不同活動,讓旅客留更長時間?有更多人逗留,在這里的消費便更多。這是大家正在努力的方向。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