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星SMS登記系統疑遭破解 銀行正淘汰OTP驗證 - 20250215 - 要聞 @ 2025-02-15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短訊
概念:發送通訊辦 , 號開頭詐騙短訊
通訊事務管理辦公室2023年底推行「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已登記的公司及機構傳送短訊時,寄件人名稱以「#」號開頭。近日有市民收到懷疑是詐騙短訊,內有疑似釣魚網站,但發送人名稱以「#」號開頭。通訊辦回覆稱,不排除有不法份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正聯同電訊商及警方作進一步跟進。警方指,正與相關部門了解及跟進。
就傳媒查詢有關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的懷疑詐騙短訊,通訊辦回應,電訊商會攔截由非已獲認證的發送人透過互聯網發出的偽冒短訊,發訊機構必須向通訊辦提交申請及所需證明文件,經審批後方可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並使用「#」號發出短訊。通訊辦網站已列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於「短訊發送人登記冊」內,以供市民參閱。
通訊辦2023年底推出登記制,只有已獲認證的公司才可使用#號開頭發出短訊,以打擊短訊詐騙。
在登記制下,只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才可使用其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而電訊商會攔截由非已獲認證的發送人透過互聯網發出的偽冒短訊。一般而言,發訊機構必須向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提交申請及所需證明文件,經審批後方可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並使用「#」號發出短訊。通訊辦網站已列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於「短訊發送人登記冊」內HTTPS://APP2.OFCA.GOV.HK/APPS/SSRS/ONLINEENQUIRY?LANG=ZH_HK),以供市民參閱。
通訊辦近日接獲市民查詢,懷疑收到詐騙短訊,發訊人以「#」號開頭,通訊辦調查後,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正聯同電訊商和警方跟進。通訊辦2023年底,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獲認證公司或機構,可以使用「#」號開頭名稱發訊息,協助市民識別發訊人身分,打擊詐騙。
詐騙短訊、電話日日不斷,不但滋擾不斷,一不少心更易成為受害人。通訊事務管理辦公室早於2023年底,推行「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讓已登記的公司及機構傳送短訊時,寄件人名稱以「#」號開頭,方便市民辨別。但近日有市民收寄到送人名稱以「#」號開頭的短訊,但內有疑似釣魚網站,懷疑是詐騙短訊。據悉,通訊辦已經報警求助。
通訊辦指,當市民收到非以「#」號開頭的發送人名稱,或以電話號碼顯示的短訊時,須保持高度警覺。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要向身分未經核實的短訊發送人披露個人、銀行戶口或信用卡資料、轉帳金錢或開啟短訊內的超連結,以免蒙受損失。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昨日知悉有「#」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懷疑詐騙短訊,警方需要與通訊辦等相關部門了解原因,重申市民需要提高警覺,又說「防騙視伏APP」自去年2月提供公眾舉報可疑電話和網站的功能,過去一年平均每日接獲超過900個可疑電話舉報,可疑網站每日超過120個,鼓勵市民透過平台舉報,擴大「防騙視伏器」資料庫。
近日有市民收到懷疑詐騙短訊,內有疑似釣魚網站,但發送人名稱以「#」字開頭。通訊辦回應指,近日有接獲市民查詢,稱收到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的懷疑詐騙短訊。已隨即聯絡當事人及與相關電訊商展開調查。不排除有不法份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正聯同電訊商及警方作進一步跟進。
有市民報稱收到由「#」號開頭的詐騙短訊,即由已獲認證的公司發出。通訊辦指不排除有人透過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送。通訊辦指近日接獲查詢,有市民稱收到已認證公司發送文字訊息,但內文有可疑連結,擔心短訊登記人制度被騙徒冒用。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內地曾發生同類事件,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無線電通訊設備,設立假的發訊息基站,不但阻擋電訊商信號,更可發送自行編制的訊息。但需經過相關基站才會收到,估計影響范圍不大。通訊辦已聯絡當事人,會與電訊商及警方進一步跟進。何先生說:「很多時訊息我很少按,例如收到銀行訊息,可上銀行應用程式查證,如是真的正常銀行程式都有,訊息純粹是看一看,不會按進連結。有很多方法證實,例如提供的連結會否有奇怪的拼法、是否平日提供服務的訊息等。」歐先生稱:「我覺得政府做得不夠,監管方面很多漏洞、破綻,讓他人做到(詐騙),已經有進步、改良了,現在比以前好了好多,但仍未夠好。」
【明報專訊】釣魚SMS騙案一季騙款逾千萬元,通訊辦前年底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登記帳號以「#」號開頭,助市民識別短訊真偽,推出一年多疑已被騙徒破功。有市民前晚收到聲稱由順豐速遞以「#SFEXPRESS」名稱發出、含超連結的短訊,但單號資料有可疑,向順豐查詢後確認為詐騙短訊。通訊辦稱不排除事涉無線電干擾器。有專家估計騙徒以「偽基站」技術干擾電訊商網絡,強制將附近市民的手機信號連接到裝置,繼而發出冒認的詐騙短訊,促政府徹查是否涉技術漏洞或電訊商疏忽。通訊辦回應稱正聯同電訊商及警方跟進。有議員表示事件嚴重,打擊登記制效用及公信力。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