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零售銷售連跌九個月 業界料農歷新年銷貨額按年亦會下跌 @ 2025-01-04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零售
概念:本港零售業 , 月零售銷售按年跌
去年11月零售總銷貨錄317億元 按年跌7.3%差過預期
去年1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317億元,按年跌7.3%,連跌9個月。(港台圖片)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消費模式轉變及港元匯率偏高影響,1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繼續下跌。發言人指展望未來,國家推出多項提振內地經濟措施及惠港措施,包括自12月起恢復及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個人游簽注安排,加上特區政府各項提振本地市面氣氛的舉措以及就業收入增加,均有助推動旅客和市民在本地市場的消費。
政府發言人表示,受到消費模式轉變及港元匯率偏高的影響,1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繼續下跌。
本港零售銷售連跌九個月,跌幅遠高過市場預期。十一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317億元,按年跌幅進一步擴大,至百分之7.3,市場原本預期跌百分之3.4。首十一個月合計跌百分之7.1。期內,汽車及汽車零件跌幅最大,跌三成四;家具及固定裝置跌兩成;中藥跌一成九;珠寶首飾、鍾表及名貴禮物跌半成。政府發言人預期,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轉變,會繼續影響零售業表現,然而內地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恢復及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個人游簽注安排,加上本港推出提振市面氣氛的舉措,以及就業收入增加,均有助推動旅客和市民在本地市場的消費。
溫嘉煒估計,2024年零售銷售按年或錄得單位數跌幅,2025年表現或大致持平。並指本港去年11月零售銷售跌幅再度擴大,或由於期間內地加強「雙十一」促銷活動,導致港人北上購物意欲增加。深圳12月起放寬居民赴港「一簽多行」,加上進入傳統消費旺季,本港零售市道短期或見改善,但港人北上消費持續及訪港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中長線料繼續影響本港零售業發展。(JS/W)
大新金融集團(00440)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評論「本港11月零售銷售數據」,指2024年11月零售銷售跌幅再度擴大。零售銷售值按年下跌7.3%,連跌9個月,創三個月最大跌幅,跌幅大過市場預期的3.4%及大新的3.3%。總銷貨值317億元,連續兩個月處於300億元以上,惟較10月有所回落。大部分主要類別均延續跌勢,其中耐用消費品表現明顯轉弱,銷售值由6%增長轉為下跌近22%,當中汽車相關銷售值跌幅擴大至逾34%;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銷售值按年下跌18%,為2024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奢侈品銷售值跌幅由逾11%收窄至逾5%,衣履銷售值跌幅亦收窄至約6%。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去年1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17億元,按年跌7.3%,連續9個月錄得跌幅。扣除價格變動後,總銷貨數量臨時估計按年跌8.3%。
本港去年11月零售銷貨值317億元 按年跌7.3%超市場預期
政府統計處昨日(2日)公布,2024年1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17億元,按年下跌7.3%,相比市場預期按年跌3.4%。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解釋,去年11月零售數據跌幅按月擴大,主要受高基數影響,去年10月本港受惡劣天氣及黃金周假期日數減少,導致當月的基數較低,到去年11月則返回較真實的情況。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解釋,受到消費模式轉變及港元匯率偏高的影響,去年1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繼續下跌。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則認為,近月香港零售額介於290億港元至約300億港元,由於去年11月並無長假期,港人留港消費,在沒有節日帶動下,零售額錄得317億港元尚算不錯。
香港去年11月零售銷貨值317億元,按年跌7.3%超市場預期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