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部署與你有關! - 神州 - 香港文匯網 @ 2024-12-15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中國 政策
概念:中國政策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信建投在其報告中表示,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需要高度關注會議的主題詞,這決定了來年宏觀經濟主線以及政策導向。例如,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題詞是「房住不炒」及「三去一降一補」;2017年會議主題詞是「深化供給側改革」和「破、立、降」;2020年主題詞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和「強化反壟斷」。
瑞銀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由於美國可能提高關稅,未來兩年中國政府可能會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她補充道,這包括在即將召開的工作會議上對2025年采用更具支持性的政策基調。
會議指出,要自覺用黨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既把握大勢、堅定信心,又正視困難、保持清醒。要全面貫徹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標引領,著力實現增長穩、就業穩和物價合理回升的優化組合;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各項工作能早則早、抓緊抓實,保證足夠力度;強化系統思維,注重各類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放大政策效應。要緊抓關鍵環節完成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結,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針對制約發展的深層次障礙和外部挑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針對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制約,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針對企業經營中的關切訴求,加強政策支持和優化監管服務;針對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持續用力推進風險處置。要大力提升抓落實的效能,充分調動基層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還有兩個特殊背景:一方面,中國在今年四季度改變施政思路,大力刺激經濟,市場希望看清這種政策趨勢是否會延續;另一方面,2025年,中國將面臨特朗普上任帶來的關稅威脅,為中國經濟當前的主引擎「出口」投下陰影。
逆周期調節並不鮮見,但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意味著更多的政策空間與可能。事實上,貨幣政策的改變,只是超常規逆周期調節的一個切入點。未來,超常規逆周期調節的著力點,將從貨幣政策擴展至包括財政政策在內的更多領域。值得期待的是,隨著超常規逆周期調節的加入,明年一攬子政策組合拳的力度、精准性和協同性有望進一步提高,它們將合力托舉中國經濟進入新的增長通道。 (作者:顧陽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政策如何調整【債市周報】政治局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接連召開 2024宏觀政策如何定調?【權益周報】市場短期上行動能偏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行業布局有何指引?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詳解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最大的政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汪濤:如何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4年要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五個關鍵詞、四大經濟主線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的基調
此次會議提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明明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可能通過提升額度、拓寬使用范圍等方式加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此前表示,「兩新」政策下一步安排,一方面將開展加力支持「兩新」政策效果評估,總結延續好的經驗做法;另一方面將研究提出未來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的政策舉措,待履行相關程序後適時公開發布,持續以「兩新」政策推動群眾受益、企業獲利、經濟向好。
中共最高決策層星期一(12月9日)承諾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刺激仍在減緩的經濟,強化明年的經濟增長。這是中國當局約14年來首次放松貨幣政策。
《新華社》在政治局會議為經濟工作會議吹起「前奏」前夕,連發六篇《當前中國經濟問答》系列文章,當中涵蓋經濟增速、內需提振、企業經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六大熱點問題,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這是重磅會議召開前的吹風。
作為判斷當下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的最權威風向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近日舉行。在本次會議上,湧現了多個新提法、新表述備受市場關注。《財經夜行線》欄目推出特別節目,《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表述”如何帶來經濟“新變化” 》,邀請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做客演播室,一同探討相關話題。在明年工作的總基調中,在保留去年“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基礎上,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額外增加了“守正創新”的表述。對於如何理解“守正創新”,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守正創新”就是堅守“正確”道路,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徑。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在7月份的時候,中央就及時研判經濟形勢變化作出了增量政策的部署。在9月下旬,中央及時把握時機,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一攬子增量政策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明年經濟工作的部署,無論是在政策的力度上,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在我國宏觀調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在宏觀經濟治理中的前瞻性、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INVESTING.COM - 中國將於周三(11日)啟動為期兩天的高層年度經濟會議,預計此次會議將提供更多關於刺激計畫的線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周三開幕,會議結束後將於周四發布公告。此次會議是中國最高決策機構的集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為「2025年中國經濟怎麼干」指出方向。會議有哪些新論斷、新研判、新提法、新舉措?2025年如何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將在本周召開,會議將初步確立2025年經濟發展基調及政策取向,討論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財政赤字等相關決議,但可能2025年兩會才會公布具體量化指標。考慮到全球局勢復雜度明顯上升,尤其是美國政府換屆後全球經貿形勢面臨不確定性,也不排除從會議到2025年兩會正式宣布之間,政策仍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我們預計,會議所提出的總體政策基調維持積極態勢,隱含的經濟增長目標或在5%左右,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表述上仍偏擴張。地產、化債方面,現階段可能主要聚焦已頒布的政策執行,如拓展「白名單」項目貸款、推進收儲政策,及妥善完成存量隱性債務置換等;新增政策可能著力於促進消費及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等領域。
備受市場期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2日閉幕,會議討論了2025年的主要經濟目標和政策基調,會議精神與我們此前預期和本周政治局會議基本一致(參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與往年類似,主要政策目標和大部分政策支持措施將於2025年3月的兩會前後公布,而非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次會議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同時面臨國內需求不足和外部環境變化的挑戰,不過會議並未直接提及美國加征關稅的風險。因此,會議要求2025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並將大力提振消費作為核心要務。會議強調著力實現增長穩、就業穩和物價「合理回升」的優化組合,後者直接呼應了當前持續的通縮壓力,這也會是穩定市場預期和優化政策設定的重要抓手。此外,會議要求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並促進居民收入增長。總體而言,本次會議為穩增長設定了更積極的宏觀政策基調,不過諸多政策細節仍待確定和公布。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業內人士認為,本次會議整體定調積極,明年宏觀政策有望繼續加碼。
早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習近平已於星期一(12月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為2025年的經濟藍圖定調。特別是針對明年的貨幣政策,此次會議首次打破一貫的「穩健」基調,轉而提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表述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被外界廣泛解讀為中共高層對明年經濟前景充滿危機感。此番釋放的所謂「鴿派立場」包括積極降息、降准、擴大財政支出及刺激經濟增長,顯著提高了市場對明年政策「加碼放水」具體力度的期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把舵定向。
本站訊 (馬寅初經濟學院供稿)中國經濟前沿2024會議於11月25-26日在堪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舉行。本次會議聚焦中國發展與能源轉型,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致辭,來自澳大利亞、中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與地區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參加了會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前院長姚洋教授、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創院院長張中祥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教授應邀作了主旨報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宋立剛教授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中國經濟研究項目主任周伊曉副教授作了會議總結。
中新網12月13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多家外媒稱,此次會議吸引投資者密切關注,以了解中國的經濟政策方向。外界普遍認為,中國政府更加果斷地推出強勁措施來引領經濟增長,彰顯出中國穩增長的決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