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調查顯示企業對明年經濟審慎樂觀 逾六成受訪企業今年營業額有增長 @ 2024-12-15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總商會 財赤 經濟
概念:香港經濟 , 財赤千億總商會
除經濟復蘇疲弱,港府亦要面對高赤字這個難題,雖然面對逾千億元財赤,但總商會認為毋須太擔心,又指政府早年撥款到未來基金的投資,在高息環境下帶來以倍數計的回報。總商會又稱,若為未來發展而持續投資,即使錄得赤字亦要接受,建議政府發債融資應對財赤問題。
香港總商會發表最新經濟增長預測,預期香港明年實質經濟增長為2.3%,對比今年為2.4%。總商會經濟師馮凱盈(圖右)指,在作出最新經濟預測時,已考慮中美貿易戰因素;雖然香港對美國的直接出口只占比很小比例,但由於香港是重要轉口港,且在供應鏈占據重要位置,一旦出現「貿易戰2.0」,香港無可避免受影響。
【總商會/經濟預測/財赤/凍結人手】香港總商會早前發表2025年經濟預測,預測明年實質經濟增長將由今年的2.4%放緩至2.3%,整體通脹率為2%,近4成商戶看淡前景。
「財赤規模的擴大可能不是危機,反而是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大在基礎設施、教育和醫療等關鍵領域投資,推進經濟向前的重要契機。」梁海明表示,盡管當前財赤高於預期,但考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主要經濟體、港幣與美元掛鉤、經濟基礎穩固,以及財政儲備充足等元素,相信政府仍擁有較大的財政空間以支持經濟增長。
但對於香港來年經濟,企業就未算樂觀,看淡的占比有44.3%。總商會預測,港經濟仍面對內外挑戰,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略降至2.3%,商品出口的增長更會由今年的8.9%大幅降低至2%。不過伴隨三跑、啟德體育園等啟用,本地零售回暖,零售銷售增長將由-6.9%轉正為2%。
財政司長陳茂波本月初公布今年度(2024/25)的財政赤字估算,由2月預算案時預計的481億元倍增至約1000億元,料本港將連續第三個年度有千億財赤。香港總商會今(12日)就「商業前景問卷調查」舉行記者會,總商會主席陳瑞娟認為,社會對1000億元財赤「唔需要太擔心」,並表示本港政府發債比例只占GDP約6%,遠低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債務水平,認為在為投資本港經濟發展前提下,港府仍有空間運用這個工具作融資。
香港總商會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在11月12日至26日向企業進行調查,共收到219份有效回覆,近57%來自中小企。企業普遍對明年前景審慎樂觀,有31%企業預期來年業務增長,45%認為維持不變。逾44%企業看淡香港來年經濟,25%估計維持不變,逾18%表示正面。
總商會預料,香港今年實質經濟增長2.4%,相信新大型基建項目如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和啟德體育園的啟用,將促進長遠經濟增長,提升競爭力。(完)
香港總商會預測今年香港實質經濟增長2.4%,低於政府預估的2.5%,並估計明年經濟增長放緩至2.3%。主席陳瑞娟認為,結果與調查進行時氣氛有關,她引用世貿組織指,香港及內地經濟已做得比其他地區好,又說全球地緣政治較動蕩,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難免有挑戰,要尋找新資金,企業對來年看法審慎樂觀。她相信,近期中央表示明年會放寬貨幣政策及擴大財政支出,有助提振信心,減少地緣政治帶來的負面影響。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本年度財政赤字預計激增至1000億元,引發社會對公務員減薪的討論。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表示,若公務員減薪可能會影響士氣,建議當局從調整加薪幅度著手,減少支出。她同時呼吁,毋須過於擔心財赤,香港仍有空間發債融資,以支持未來可持續發展。 本港將會連續3個年度財赤破千億元,陳瑞娟稱,明白社會關注,但不用過於擔心,財赤主要由過去疫情和社會動蕩累積而成。她指赤字固然需處理,惟應分清楚經常性開支與資本性開支的分別,若資本開支是用以支持未來可持續發展,認為有關投資需要繼續,所產生赤字都要接受。 預測明年出口僅增2% 總商會支持政府發債融資作持續發展,政府債務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不高,遠低於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香港尚有空間進行融資,亦不會影響一般市民。 對於外界討論公務員減薪,陳瑞娟提到,港府尚有許多工作推進,減薪絕對影響公務員的士氣,故希望從公務員加薪幅度方面著手。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亦指出,減薪會打擊士氣,幫助不大。港府在2003年沙士後曾對公務員減薪,他形容當年經濟環境更差,有別於現時私營機構仍願意加人工,建議港府從其他方面提高內部效率。 總商會預測
香港總商會今(12日)舉辦記者會公布經濟預測,指今年全年實質經濟增長為2.4%,低於政府預估的2.5%,明年經濟增長則放緩至2.3%。
香港總商會早前預測本港明年實質經濟增長,將由今年的2.4%放緩至2.3%,整體通脹率為2%。總商會總裁楊偉添今日(13日)指,盡管商戶在加收關稅等陰霾下,對前景較為審慎,但仍有近6成看好或認為維持不變。至於千億元財赤方面,他認為從健康財政狀況來看是值得關注,但情況不至於「沒有未來」。
【明報專訊】香港總商會昨公布今年「商業前景問卷調查」,44.3%受訪企業看淡未來12個月經濟前景,較2020年新冠疫情首年更高,悲觀情緒創近年5年新高(見圖)。調查亦顯示企業對未來在港投資趨審慎。政府期望企業投資北部都會區,被問在此背景下如何看企業投資意欲,總商會總裁楊偉添稱北都對香港新經濟發展是「重要一環」,而企業「當然在商言商」,要看回報及能否配合公司策略,而非「碎片式、淨系為了投而投」。
香港總商會發表明年經濟預測,料香港實質經濟增長2.3%;今年預測增長2.4%。明年通脹率預測2%,按年相約。總商會主席陳瑞娟在記者會上指出,明年經濟預測審慎樂觀且有信心達標,考慮到明年地緣政治不確定情況下,內地亦預期推出經濟刺激措施及舉辦大型活動以推動本港旅游業。
總商會亦發布對明年經濟的預測,預計明年香港經濟增長將由今年的2.4%放緩至2.3%。此外,總商會的年度商業前景調查顯示,約40%的企業對前景持悲觀態度,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關稅等因素增加了不確定性。然而,楊偉添也指出,盡管商業前景較為審慎,仍有接近六成商戶對未來持正面或穩定態度。
對於財赤問題,總商會主席陳瑞娟認為社會不需要太擔心政府財赤,政府早年撥款到未來基金在今年的回報加倍,對財政有一定支持。她亦認為需要分開看待來自經常性支出及資本性支出帶來的赤字,需要接受因為持續發展而出現的赤字,並支持政府發債籌資。她亦建議避免減薪影響公務員士氣,但可以檢討薪資加幅。雖然香港經濟仍面臨內外挑戰,但總商會指三跑道系統及啟德體育園等大型基建項目,將促進長遠經濟增長,提升本港競爭力。
香港在李家超領導下經濟未見起色,但香港總商會最新的調查則「唱好」,表示對明年經濟展望「審慎樂觀」,預測本地經濟及零售額都會有增長,只有1.8%企業表示會減薪。對於港府連年財赤過千億,商會主席認為是疫情及「社會動蕩」積累,毋須太擔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