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大新銀行(02356)確認支持金管局一次性物業按揭貸款特別安排 @ 2024-12-05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金管局 按揭
概念:最高八成按揭貸款 , 金管局一次性放寬樓花按揭
金管局表示,過去三年,官方住宅樓價從高位下調超過25%。部分購入樓花住宅物業並選擇建築期付款的用家,在申請按揭貸款時,可能遇到物業估價低於成交價的情況,面臨額外籌措首期的困難。與此同時,部分銀行向金管局表示,希望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幫助這些有實際困難的用家。當局平衡各方面的考慮後,認為在銀行物業按揭貸款業務風險得到妥善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協助於樓市高位以建期買樓的用家。
金管局今(4日)向銀行發出指引,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容許放寬最高按揭貸款成數和「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的監管要求,以便銀行可靈活協助於2021至2023年選擇了建築期付款的樓花住宅物業用家完成物業交易。金管局特別安排下,銀行可以向合資格用家提供最高8成的按揭貸款,而「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為6成。本港各大銀行表態支持金管局是次特別安排。
就金管局今日向銀行所發出的指引下,對於購買大額樓花物業的業主來說無疑是一件喜事。而就1,500萬以內的買家,雖然按揭成數並無大轉變,但現時申請高成數按揭不用透過按揭保險申請,能夠即時節省保費,銀行亦能夠一次過審批,不用再透過按揭保險二審。至於「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調整至六成亦能夠讓貸款人更容易達到銀行的入息要求,從而爭取更高的貸款額及減輕「上會」壓力。(SL/W)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是次金管局為樓花住宅物業按揭貸款作出特別安排,做法適時,可協助早年以樓價高位購買樓花物業,並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解決因現時樓價回調約兩成半,並未能額外籌措首期而未能上會的問題,估計能協助過千名樓花買家更易上會;另外,放寬供款入息比率上限亦可助買家更易通過入息審查。
中銀香港個金產品總經理周國昌表示,中銀香港歡迎及支持金管局今天宣布的一次性特別按揭安排,放寬於指定期間以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住宅物業用家的按揭申請成數及供款比率,以緩解其申請按揭時,因物業估價低於成交價而所面對的資金周轉壓力。該行會繼續全力配合監管機構的政策,以滿足市民大眾置業的需求。
《港樓》金管局放寬樓花物業最高按揭成數及監管要求 仲量聯行:助建期買家「上會」但仍存危機
本地樓價3年跌去兩成半,不少高價時以「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住宅物業的市民,在申請按揭貸款時,物業估價已低過成交價格,銀行批出的按揭貸款額亦減少,買家須另補的首期差額有時高達百萬,甚至有人「撻訂」收場。為減輕買家壓力,金管局向銀行發指引,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容許放寬最高按揭貸款成數由七成上調至八成,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由五成上調至六成,協助於2021至2023年以建築期付款的樓花住宅物業用家。按揭業界人士表示,銀行做「白武士」直借八成,新盤估價不足有救,將減輕買家負擔及撻訂風險。
王美鳳提到,樓價自2021年高位跌兩成多,2021年至2023年買入樓花並選用建期的買家,倘現時准備申請按揭上會,甚至因樓價下跌而出現估價不足,實質按揭成數下降並需增加首期差額。她續稱,金管局的特別安排可幫助樓花買家,面對估值不足仍可基於按揭成數提高而毋須補付首期差額順利上會,避免因手頭資金不足而面臨違約和撻訂風險。
金管局今日宣布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容許放寬最高按揭貸款成數和「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的監管要求。根據最新安排,銀行可以向合資格用家提供最高八成的按揭貸款,同時上調「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至六成,以協助於2021至2023年選擇了建築期付款的樓花住宅物業用家完成物業交易。
金管局昨日(4日)向銀行發出指引,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容許銀行可以向合資格用家提供最高80%按揭貸款,以及上調「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至60%。相關特別安排涵蓋於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並以建築期付款的自用樓花住宅物業。
樓花減辣|金管局一次性放寬樓花按揭 高位入市建期買家可做8成按揭 放寬供樓入息比例上限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措施某程度上是將風險轉嫁予銀行,因為放寬樓花按揭上限至八成後,若置業人士透過銀行申請一按,借足八成,毋須再經對估值更嚴謹的按揭證券公司,由銀行因應風險可控原則,評估是否為樓花物業提供更高估值。
受高息、宏觀經濟影響,樓價過去3年持續下行,令在高位入市的置業人士上會出現困難,甚至被逼撻訂,為協助這批業主,金局管向銀行發指引,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在銀行按揭貸款風險妥善管理的前提下,容許為合資格樓花買家放寬按揭成數,由最高七成上調至八成,供款人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亦由五成上調至六成。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