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唐英年稱非常有信心北都區成為香港以至大灣區經濟增長重點 @ 2024-12-03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發展 北都
概念:北都都會區發展 , 企業簽署發展北部都會區意向書
港府積極推動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北都)發展項目,今日下午在政府總部舉行企業參與北都發展簽署儀式,行政長官李家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和發展局局長寧漢豪等多名官員出席,港澳辦、中聯辦及深圳市發改委亦會派代表參與,彰顯對北都項目的重視及支持。
唐英年:北都將成大灣區經濟增長重點領域 吁商界以香港整體利益謀發展
今天的活動彰顯特區政府決心帶領社會各界和市場參與,共同發展北部都會區的願景。今天我們共同簽署的意向書,展示我們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支持參與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我相信通過政、商、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將達成更多具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實質投資和項目,共同實現北都願景。
香港政府高姿態動員工商界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總部周五(29日)舉行「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在特首李家超及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等見證下,85間企業簽署「一般意向書」,另有超過30間企業簽訂與北都發展有關項目的「參與書」,總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港元。
【北部都會區/意向書/地產商/國企/李家超】政府動員工商界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今日(29日)下午在政總舉行「企業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共85間企業參與簽署意向書。商界投資講「計數」,但北都涉及香港長遠發展,發展商亦不得不「畫押」支持,本港四大地產商均有簽署,即長江實業、新地、恆地及新世界發展。其他地產商包括會德豐地產、太古地產、信和、恆隆、遠東發展、瑞安、鷹君集團等,也有多間建築公司參與。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葉文祺表示,超過80家企業參與今日的簽署儀式,體現各界對發展北部都會區的信心。他留意到發展商須為片區所有土地平整和建設基礎設施,並可保留住宅用地自行發展,其他大部分產業用地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完成平整後則交回政府發展。葉文祺認為,政府因此可節省平整土地的成本,但有關費用會反映在投標價上,好處是發展商無須一次過繳交高昂的地價,政府亦免卻土地平整的成本,可舒緩雙方的現金流壓力。此外,由於發展商在平整過程中可一並進行住宅設計,也可以壓縮項目發展時間。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增長的新引擎,以及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高質量合作的新平台,為各行各業提供優質的商機。他指出,政府決心帶領社會各界和市場力量參與投入,加快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北部都會區的土地發展、商業建設、創新科技等產業項目,包括「片區開發」的新發展模式,共同實現北部都會區計劃的願景,共建前景亮麗的未來。
特區政府在政府總部舉行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簽署儀式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企業與政府簽署意向書,表達支持和參與北都發展,超過80間共有85間企業簽署,包括長江實業集團、恆基兆業地產、新鴻基地產、信和集團、會德豐集團、匯豐銀行等。第二部分是簽署「企業之間就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有關項目的參與書」,35間企業的代表簽署協議,總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
參與是次簽署儀式的企業,包括香港四大發展商─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及恆基兆業,亦有眾多內地央企及國企,如中銀香港、中國中鐵國際、華潤置地等,展現企業對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支持和信心。
北都意向書|恆地等企業簽署32份項目投資協議 投資額達1000億元北都意向書儀式鄭雁雄李家超等見證 企業簽意向書後簽項目參與書北都意向書|​會德豐地產:北部都會區是2025年發展核心之一
中銀香港與9家企業簽署意向合作備忘錄 配合加大北都招商引資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85家企業日前在政府總部與特區政府簽署《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35家企業簽署與北都發展有關的項目協議,涉資逾1000億港元,北部都會區迎來發展新里程。多名政界人士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將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希望通過政商民合力,做好北都的開發發展,為香港經濟社會注入新的活力。
鄭雁雄續稱,北都是香港發展創科企業的主要地,香港工商界應投身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相信假以時日,能湧現一批國際一流創科企業;此外,北都破解香港住房、醫療、就業及青年等民生難題,工商界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對北都民生項目的資源投入,提升香港市民幸福感,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他提到,古往今來,「一呼而百應者勝,得道而多助者強」,政府的決心意志及發展規劃,一旦得到社會各界普遍認同、廣泛支持與積極參與,將迸發出無窮力量,北都開發是香港創新發展的重大行動、經濟增長點和創新突破口所在,也是香港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一招。
消息指,簽意向書儀式有兩個部分。除了企業與政府簽署意向書,表達「支持和參與」北都發展,部分企業亦會與其他企業簽署意向書。據悉,部分國企有意在港設立業務分部,看中有機會以較便宜地價,在北都覓地設立大樓的優點,希望「分一杯羹」。同時據指有電力公司有興趣與北都的超算中心合作,提供穩定電力,科企亦看中北都商機,希望有優惠條款買電。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指,發展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北都是創科產業主陣地,香港工商界應該投身北都創科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假以時日就可以有一流企業,為香港經濟提供更多活力。李家超致辭亦指,北都發展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需要社會各界投入,鼓勵商界從多方面參與土地發展,包括承投土地,修訂土地契約等。
鄭雁雄續稱,我們應當矢志改革圖強,攜手共建活力之城,香港要駕馭變數,贏得著數,社會各界都需強化改革創新意識,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北部都會區本身就是改革思維和創新精神的產物,香港工商界應當當好局中人、不做旁觀者,主動參與特區政府的試點措施,同心同行建機制、搭平台、推項目,攜手開創北都發展新局面,我們應當堅持創新發展,攜手共建未來之城。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發展創科產業的主陣地,布局了河套港深創科園、新田科技城等創新科技地帶。香港工商界應當投身北部都會區科創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相信假以時日,一定能湧現出一批國際一流創科企業,為香港經濟增添更多活力。我們應當積極回饋社會,攜手共建幸福之城。北部都會區開發為香港破解住房、醫療、就業、青年等民生難題創造了重要條件。香港工商界應當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加大對北部都會區民生領域的資源投入,實現企業發展與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動,助力提升香港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中銀香港(02388)副總裁王化斌出席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後表示:「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香港發展指明方向,要求香港充分利用 「一國兩制」 制度優勢,持續提升及鞏固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同時加大科創中心的建設。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發展新動力,相關的產業規劃及布局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定位高度契合,將為香港長遠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今天活動有多個工商界代表參與,反映業界對北都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以及投入到北部都會區建設的強烈意願。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北部都會區發展全速推進,為爭取商界支持北都發展,政府本周五將率領企業代表團考察北都,並舉行意向書簽署儀式,邀請企業支持和參與北都發展。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27日)在深圳出席香港工商界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合作活動後會見傳媒,被問及意向書中是否要承諾投資到北都的金額和項目,他強調沒有要求商界朋友作出投資承諾。
香港新聞網11月29日電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特區政府規劃的未來重點發展區域。特區政府今日(29日)在政府總部舉行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儀式,85間香港、內地及外資企業簽署參與北都發展的一般意向書,包括新鴻基地產、長江實業、新世界發展,以及恆基地產等地產商。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據他了解,除了企業會簽署意向書表達對北都發展的支持,企業之間也會簽署一些合作意向,銀行亦有代表參與。他認為今次做法可起到宣傳作用,給予大家信心,市場很支持發展北都,並透過政府主導、公私營合作發展。
李家超總結,北部都會區將成為香港與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高質量合作的新平台,以及香港增長的新引擎。今日有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代表,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創新科技、物流、旅游、金融企業等等。北部都會區擁有廣闊的土地和明確的產業定位,將為各行各業提供優質的機會。他鼓勵大家把握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機遇,積極投資土地開發、商業建設、創新科技等領域,攜手共創未來。
發展北都需要資金,資金背後需要的是創意以及執行能力,香港在這方面是有人才有資金有能力來推進的。特區政府要扮演領導角色,為北都定調。在新的國際經濟形勢下,香港需要有新思維,需要更積極主動地以大膽創新的方法發展北都,過去運行幾十年的土地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配合目前經濟和科技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進行一項世界級的世博會,可以為全力發展北都熱身。
昨日,在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等嘉賓的共同見證下,85間企業簽署意向書,承諾支持參與北區發展;同場還有35間企業代表簽署與北都發展有關的項目協議,總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此次「簽署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絕非所謂的「形式」,如此多企業積極參與,既說明了北部都會區所蘊含的強大機遇、對國內外企業的吸引力,也說明了香港工商界乃至全社會對加快北都發展的高度共識和積極擔當精神。各界相信,在中央支持下,工商界「馭變數」、「贏著數」,北都發展按下「快進鍵」,香港發展也將迎來更好的局面。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