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公布10萬億元刺激計劃,為地方政府紓困- 紐約時報中文網 @ 2024-11-10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萬億 地方 債務 中國 人大 化債
概念:中國人大常委會 , 萬億地方政府債務
此後中國經濟突飛猛進,離不開市、縣級政府的「超前建設」,除了通過發行債券獲取資金外,地方政府還成立城投公司,從銀行等渠道融資,進行城市建設。城投公司的債務並未列入預算管理,但政府確是背後的實際債務人。這部分債務,稱為隱形債務。
●一方面,解決地方「燃眉之急」,緩釋地方當期化債壓力、減少利息支出。這次置換,近三年密集安排8.4萬億元,顯著降低了近幾年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同時,由於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我們估算,五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他還指出,新增的6萬億人民幣舉債規模,疊加中國政府早前宣布,2024-2028年間,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人民幣化債,五年共計4萬億人民幣,等於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人民幣。另外,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人民幣,也將按合同償還,屆時三項政策協同發力,地方於2028年前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將從14.3萬億人民幣大降至2.3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年消化額也從2.86萬億人民幣大減至4600億人民幣,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
全國人大常委會周五宣布的融資計劃為這些措施增添了期待已久的支持,旨在幫助地方政府清理賬外債務。但經濟學家表示,這只能減輕地方政府債務的一小部分,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估計,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高達60萬億元人民幣。
此外,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加上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可以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上個月曾提到,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以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並稱這將是近年來出台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將大大減輕地方化債壓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截至去年城投公司總債務規模已超過60萬億元。
在談及中國政府債務水平時,藍佛安表示,從國際比較看,中國政府負債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他列舉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數據,2023年末G20國家平均政府負債率118.2%,G7國家平均政府負債率123.4%。同期我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為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國債30萬億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0.7萬億元,隱性債務14.3萬億元,政府負債率為67.5%。
中國人大常委會周五批准了中國國務院提出的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六萬億元人民幣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當天在記者會上宣布,除了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外,中國政府今後五年每年將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人民幣專門用於化債,五年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四萬億元人民幣。
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藍佛安表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解決存量債務風險的同時,必須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保持「零容忍」的高壓監管態勢,對新增隱性債務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主要從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監測口徑更全。財政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健全信息共享和監管協同機制,全口徑監測地方政府承擔償還責任的債務情況,動態分析、及時預警、防范風險。關於融資平台經營性債務,按照有關要求,金融管理部門已經研究制定了金融支持地方債務化解的政策舉措,我們將積極配合抓好現有金融支持政策落實。 二是預算約束更強。將不新增隱性債務作為「鐵的紀律」,持續加強預算管理,督促地方依法合規建設政府投資項目;對未納入預算安排的政府支出事項和投資項目,一律不得實施,堅決堵住地方違法違規舉債的途徑。 三是監管問責更嚴。強化收集新增隱性債務線索,及時掌握違規舉債新手段、新變種,推動監管從事後「救火補漏」向事前「防患於未然」延伸。嚴格落實地方政府違規舉債問責制。藍佛安還表示,將不斷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快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中國特色債務體系。
由於經濟下行,房地產危機未解,地方政府收入增長放緩、土地出讓收入下滑,外界估計地方債務規模超100萬億(人民幣,下同),當中地方政府債45億,城投平台債券11億,還有對企業欠款,債務償付壓力較大,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公務員發不出工資。
北京用「隱性債務」來描述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貸款、債券以及影子信貸。根據藍佛安的說法,2023年底中國國債30萬億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0.7萬億元,隱性債務14.3萬億元,政府負債率為67.5%。他希望「政策協同發力後」能夠在2028年前將地方隱性債務大幅降低到2.3萬億元人民幣。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