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法國貿易部副部長:與中國就歐洲白蘭地關稅進行談判財經新聞Financial News @ 2024-11-06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歐盟 電動車 關稅 中國
概念:中方向世貿 ,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
中國正式提交申訴可能令雙方本已爭鋒相對的關系進一步惡化,2023年中國和歐盟的雙邊商品貿易額達到7390億歐元。歐盟對加關稅的決定做了辯護,稱經調查中國政府補貼行為令國內汽車業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
一些中國車企(如比亞迪)已通過在歐盟或位於歐洲自由貿易區的土耳其設立工廠來應對關稅。另一家中國汽車制造商零跑汽車與斯特蘭蒂斯(法國品牌標致和雪鐵龍,以及美國品牌吉普和克萊斯勒的所有者)成立了合資企業,這將使該公司能夠在歐洲的工廠生產電動車型。
她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利潤是在中國市場的兩至三倍,因此關稅不太可能傳導到消費端。中國電動汽車存在巨大的過剩產能,不可能在國內消費掉,而且歐洲市場似乎傾向於混合動力汽車,中國電動汽車銷量不如預期。這些都會使得中國電動車企保持目前的價位。」
中國商務部早前表示,堅決反對歐盟在電動汽車反補貼案調查的不公平、不合規、不合理的保護主義做法,堅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反補貼稅。歐盟的保護主義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正常國際貿易秩序,不僅阻礙雙方貿易投資合作,延緩歐盟自身綠色轉型,亦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努力。(FC/W)(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鍾。沽空資料截至 2024-11-05 16: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鍾。)
在調查認定中國的政府補貼削弱歐洲汽車產業之後,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最高達35.3%的關稅,此舉激怒了北京。中國星期三(10月30日)抨擊歐盟的決定,稱對裁決結果
《環看天下》:歐盟正式向中國電動車征額外關稅 雙方再談判
歐盟上個月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征收高達35%的進口關稅,聲稱中國的出口不公平地削弱了歐盟的競爭力。除非能夠達成友好協議,否則該等關稅將持續五年。
歐盟於布魯塞爾時間周二晚間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發布了有關實施關稅的規定,從周三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更高的關稅。此前雙方已歷經了數月的談判,中國威脅進行報復,汽車行業懇請避免事態升級。
具體來說,歐盟對中國制造商征收的關稅分別為:比亞迪17%,吉利18.8%,中國國有上汽35.3%。吉利旗下擁有極星和瑞典沃爾沃(VOLVO)等品牌,而上汽集團則擁有英國名爵(MG),後者是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之一。
但岡特說 ,如果仔細分析,在某種程度上,北京對電動車關稅的反應相對溫和。針對歐盟豬肉、乳制品和白蘭地出口的報復顯然會對生產者造成傷害,但這些出口在近年來要麼停滯不前,要麼下降。中國在奶粉方面變得更加自給自足,進口黃油和奶酪的數量也減少。此外,由於在非洲豬瘟對養豬業的大量投資,中國目前豬肉供應過剩,因此減少從歐洲的進口實際上會穩定國內價格。同時,中國向歐盟的電動車出口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增長市場。
另據國際在線報道,歐盟不顧成員國間的巨大分歧和歐洲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以及眾多國際主要汽車制造商所在地,歐盟的這一加征關稅決定在德國汽車業界引發了廣泛反對。
近期歐美各國紛紛質疑中國政府過度補貼電動車、太陽能板等新能源產業,可能導致產能過剩,威脅全球市場平衡。歐盟稱,中國每年300萬輛電動車的過剩產能,是歐盟市場規模的2倍;考慮到美國和加拿大已對其施加了100%關稅,中國電動車最有可能大量湧向歐洲。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在沒有業界申請的情況下,歐盟機構執意對中國的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並加征高額關稅,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將損害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損害歐洲消費者利益,損害歐盟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希望歐方以建設性態度與中方繼續推進磋商,展現誠意和靈活性,尋求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摩擦擴大升級。
獲提名擔任下任歐盟貿易專員的MAROS SEFCOVIC出席歐洲議會相關提名聽證會時表示,中國與歐盟就進口電動車價格下限的協議,須與歐盟加征額外關稅具相同效用且可執行。他表示,即使采取價格下限措施,效果亦須與進口關稅相等,且可執行,並指這對歐盟絕對是關鍵。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