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不均衡的經濟復蘇失去動能 @ 2024-07-16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中國
概念: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遜預期,並創5個季度最低水平。分析人士表示,內需不足是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宏觀政策仍需重點在需求側發力。
連平預期,內地全年經濟增長可達到5.3%,今季或有更多刺激政策出台,近期亦可能降准,又估計美國減息前後,內地亦會減息10個基點。他又指,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家電及汽車銷售,下半年消費增長將好過上半年。下半年制造業投資或有較高增長,成為經濟增長第2大貢獻,僅次於消費;基建投資增速亦有望加快。
中國經濟:一季度GDP增長5.3%超機構預期 房地產仍是拖累
高盛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預期的百分之5,下調至百分之4.9。高盛認為,內地第二季的經濟增長遠低於市場預期,在國內需求疲弱下,中央有必要在今年余下時間推出更多的寬松政策,尤其在財政和房地產方面。
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增長遠低於預期,這是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和就業不穩定影響了國內需求,人們預期北京將需要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4.7%,惟未達預期的5.1%,亦是5個季度最低,較首季回落0.6個百分點;按月略增0.7%。上半年GDP按年增5%,同樣較預期的5.2%低。大行高盛、摩通隨即下調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分別降至4.9%及4.7%。而新出爐的「三頭馬車」數據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符預期,惟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僅升2%,遠低於預期的升3.4%,增速更創1年半最低。分析預期,內地須加強政策力道與提振內需,料今季內降准。
內地第2季經濟按年增長4.7% 低於預期
高盛發表報告表示,中國今年第二季GDP增長低於市場預期,6月經濟活動數據好壞參半,相關數據突顯內地經濟中持續存在的跨領域差異,即強勁的出口和制造業活動、相對穩定的服務消費以及仍然低迷的房地產活動。盡管內房投資依然低迷,且華南地區天氣條件不利,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回升,主要是受基礎建設投資改善的推動。
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第2季經濟按年增長4.7%,增速較首季回落0.6個百分點,創5個季度最低水平,差過市場預期的5.1%。
內地次季經濟遜預期 港股跌幅擴至逾200點、ATMJ跌勢加劇
另外,中國6月出口增長超預期,創下15個月來最快增速,但進口下降2.3%,遠不及市場預測2.8%。數據表明,在內房市場低迷,令市民擔心就業前景,並殃及消費信心,中國內地越來越依賴出口和制造業來推動經濟增長。
中國五月份工業產出增長低於預期 房地產業持續危機拖累經濟
內地上月出口增長是去年三月以來最高,好過市場預期,但進口轉跌,有分析認為,內地消費信心不足,內需疲弱影響進口表現。受到電子產品及新能源車出口需求帶動,內地上月出口表現好過市場預期。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六月份出口按年升百分之8.6,升幅較五月份擴大。不過,同期進口轉跌百分之2.3。以人民幣計價,六月份出口上升百分之10.7,進口下跌百分之0.6。有分析認為,進口轉跌反映內需疲弱、消費信心不足,內地房地產問題未完全解決,財政政策支持力度仍未足夠,將影響下半年進口表現。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稱:「對於內地來說,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就是地緣政治會否成為其中一個風險,令到很多的內地企業出口到其他地方時,可能受到一些限制。歐洲方面的需求,如果真的因為一些關稅,或一些貿易限制,令到有一些大的風險出現,我相信這方面會對於內地企業的影響會比較大一些。」綜合上半年,內地貿易進出口總值增長百分之6.1,東盟仍然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與東盟貿易總量增長百分之10.5,占外貿總值近一成六。
「內地出口將逐步復蘇,未來幾個月出口將維持中高個位數的同比增長。」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判斷。對於進口數據的表現,汪濤分析,「其他產品」的進口同比調整幅度較深,是整體進口數據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原因。余向榮指出,過度依賴外需會放大經濟波動,而提振消費、暢通內循環是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必要條件。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