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港鐵可加可減方程式引入本地物業利潤為扣減有議員倡再檢視| 無線新聞TVB News @ 2024-03-27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港鐵 加價
概念:港鐵可加 , 票價封頂機制今年加價
港鐵今年又加價!政府統計處今日(26日)公布去年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為5.2%,連同早前公布數據計算,得出今年加價3.2%,在不追加去年1.85%延後加覆下,數字就已觸發方程式封頂機制,超過去年第4季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變動的3.09%,故按機制今年港鐵最多只可加至封頂的3.09%。
港鐵根據票價調整機制,今年可加價5.05%,但由於觸及封頂機制,最多可加價3.09%。
【點新聞報道】港鐵今日(26日)宣布,根據可加可減機制,票價今年加價3.09%,預計6月生效。今次是方程式引入港鐵物業利潤計劃後連續兩年加價。目前港鐵計算票價調整的方程式為:(0.5×上一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0.5×上一年12月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再扣減與港鐵香港物業發展利潤掛鉤的「生產力因素」。
港鐵根據票價調整機制,今年可加價5.05%,由於觸及封頂機制,最多可加價3.09%,至於超出上限的加幅,可以延後追加。
張欣宇指出,一個可持續和有效的票價調整機制,不應經常觸及封頂上限或需延後加幅,以今年為例,加價幅度當中的1.85%便是由上年度 (2023/24) 延後至本年度實施。現時,不少公共事務都相繼加價,市民生活百上加斤,相信廣大市民都不希望港鐵加幅可經年累積,變相「保證加價」。張欣宇促請政府和港鐵盡快進一步檢討票價方程式,回應市民期待,同時改善港鐵員工薪酬待遇,增加港鐵人手,挽留資深專業技術員工,提升港鐵的服務質素。
港鐵宣布今年加價3.09%,稱已照顧了市民的負擔能力。立法會議員張欣宇稱,對港鐵「加到盡」表示失望,指該機制表面上客觀、公平及自動,但卻經常性觸及負擔能力上限及封頂,延後加幅更要滾存到未來的年度,建議當局檢討票價調整機制:「其實呢個機制本身系有一定問題,過去十年即使考慮到疫情,經濟唔好慨時候,我地已經有四次觸發封頂機制,即系港鐵四年都加到盡。」
港鐵說,今年票價封頂機制安排發揮了作用,平衡市民的負擔能力和公司維持現有鐵路的保養、提升及更新工作的需要。
運輸及物流局回應《星島頭條》查詢指,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是一個公開、客觀及具透明度的機制。政府與港鐵於上年共同完成機制檢討,使機制在穩定票價和維持港鐵財務可持續性兩方面取得平衡。在新機制的封頂效應下,港鐵今年實際票價調整幅度為+3.09%,較方程式得出幅度為低,反映有關安排能為市民把關,照顧市民的負擔能力。
港鐵表示,今年票價封頂機制安排發揮了作用,照顧了市民的負擔能力,亦會繼續為乘客提供恆常票價優惠。
港鐵說,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升5.2%,而去年1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增加2.4%。按票價調整機制方程式,計算生產力因素帶來的減幅,得出加票價3.2%。不過,港鐵設有封頂機制,實際票價加幅不可超出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變動,去年第四季按年增加3.09%,因此今年港鐵票價加幅封頂為3.09%。
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表示,港鐵票價再一次在封頂機制下「加到盡」,反映上年修訂後的票價可加可減方程式設計仍然過於寬松,形容「數字設計不合理」,未有充分反映港鐵盈利水平,對此表示失望,認為一個可持續和有效的票價調整機制不應經常觸及封頂上限及時常延後加幅。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今日(26日)表示封頂機制發揮了緩減加幅作用,因港鐵「可加可減」機制引入「負擔能力上限」,規定不能超出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按年變動,港鐵公司因此未能完全依足方程式加價5.2%。他又指,過去港鐵每逢加價往往帶動其他公共交通機構跟從,預期稍後時間將有其他公共交通機構陸續申請加價。惟鑒於本港經濟仍處於復蘇初期,不少市民仍然面對減薪裁員壓力,擔心加價導致基層市民生活開支百上加斤。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的年度結果將於今日(26日)下午公布,根據機制,港鐵每年加價設有「上限」機制,即不能高於前一年第四季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按年變動,如果觸及封頂機制,港鐵今年6月最多可加價3.09%。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