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外媒:曲克稱蘋果今年晚些時候將披露人工智能計劃 @ 2024-02-29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蘋果
概念:蘋果放棄電動車
小米做手機起家,雷軍長期鎖定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蘋果。不過蘋果研究造車10年後選擇放棄,雷軍2021年3月30日宣布斥資100億美元造車,如今小米SU7電動汽車已經亮相,即將在3月正式發表,預計第2季量產交車。
對於蘋果放棄造車的消息,雷軍2月28日也在微博發文稱:“看到這個新聞,非常震驚!我們深知造車難度,3年前依然做了無比堅定的戰略選擇,認認真真為米粉造一輛好車!”
他認為,從眼下競爭格局來看,智能汽車目前的主要戰場在中國,但蘋果的戰略布局在過去幾年里出現了較大偏差,疊加強敵扎堆,內卷嚴重,很多企業利潤微乎其微。從經營的角度來講,貿然進入這樣一個競爭格局,不符合蘋果和投資人的利益。「蘋果取消造車是顛覆式創新的技術時機未到,或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是階段性暫時放棄,可能是當下的無奈『優選』。」
也有可能是意猶未盡,雷軍今日下午再次蹭起了蘋果,並打起了營銷的主意。雷軍在微博發文稱蘋果退出造車後,蘋果用戶選購智能電動車,小米SU7 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一位曾參與蘋果造車的蘋果前員工向財新分析,蘋果在造車領域萌生退意已久,「電動車市場已經太卷了」,2023年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實施價格戰,擠壓了幾乎所有汽車企業的利潤空間。2024年,特斯拉競爭對手RIVIAN也在2月宣布裁員10%。
報道稱,「泰坦計劃」內部的一些員工將轉移至蘋果公司的AI部門,而從事汽車硬件工作的其他員工可能會被裁員。《華爾街日報》則稱,蘋果已結束了其長達10年的努力,這一努力曾被視為有可能改變汽車行業。在「造車」經多年轉型後,蘋果面臨的難度不斷增加,該公司此前已耗資數十億美元,試圖趕超特斯拉(TESLA)在這場「電動車變革」中的領導能力。
不過,蘋果電動汽車項目進展並不順利,不斷經歷人事動蕩、項目延遲、調整目標等一系列挑戰。蘋果這一造車計劃被視為有可能改變汽車行業。有報道評價,蘋果公司放棄了長達十年的造車努力,也放棄了該公司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項目。
股價反映了資本市場對於蘋果造車的態度,放棄或許是及時止損。從2014年首次被媒體報道籌備造車至今,蘋果公司沒有拿出足夠創新的汽車技術和產品,反而內部汽車團隊幾經重組和戰略轉變。
文章指出蘋果並未放棄造車,而是明晰了其智能車的規劃與發展路徑,計劃在兩年內推出原型車。文章還介紹了蘋果汽車的第一性是切割時代的智能車,強調了蘋果式的審美理念與文化對產品的影響。文章講述了自動駕駛的重要性,以及蘋果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和轉變。
理想汽車CEO李想則指出,「蘋果放棄造車,選擇聚焦人工智能是絕對正確的戰略選擇,時間點也合適。」他認為,「人工智能會成為所有設備、服務、應用、交易的最頂層入口,蘋果的必爭之戰。且汽車大獲成功的必要條件仍然是人工智能。」
易車訊 針對今早外媒曝出的蘋果公司已決定放棄造車計劃的傳聞。小鵬汽車董事長,UC優視創始人何小鵬表示,去年還討論過,汽車行業新進入者會在2024年內全部出牌,但除了蘋果。2024年後的十年會進入淘汰賽和全明星賽。但沒有想到蘋果在2024年出了這樣的牌。
而理想汽車CEO李想認為,蘋果放棄造車,選擇聚焦人工智能是絕對正確的戰略選擇,時間點也合適。李想認為,做成了汽車,大獲成功,蘋果會增加2萬億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車大獲成功的必要條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車的電動化是上半場,人工智能才是決賽。
為了慶祝蘋果放棄造車,馬斯克在X上轉發了蘋果放棄造車的消息,並附上一個致敬的表情符號和一支香煙。
從整個大環境看,蘋果大舉砍掉造車項目的背後也是電動車市場的轉冷。據彭博社預測,2024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將不超過9%,而過去三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65%。蘋果的這一決策公開後,特斯拉CEO馬斯克在X上進行了回應。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特斯拉作為行業領頭羊,或許會是蘋果此次抉擇的最大受益者。
蘋果放棄造車轉向AI,晚了嗎?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