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強詞有理:香港玩完?|評論|港澳|on.cc東網 @ 2024-02-19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香港
概念:香港經濟玩完
對於羅奇撰文分析「香港玩完(HONG KONG IS OVER」,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星期三(2月14日)在龍年首個交易日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對這些悲觀和終結的言論「完全不同意」,她強調過往20至30年間不時有人預測香港經濟玩完,但每次香港都證明實力和韌力,並創出新高。
不過,本港財金官員並不認同「香港玩完論」,港交所(0388)主席史美倫作出回應指,不同意羅奇的說法,她稱每次香港經濟或股市遭吹淡時,「每次都返來兼創新高」。
葉劉反駁香港玩完論,指經濟發展不能只看股市,強調香港有排玩。
文章最尾的部份,或許是羅奇對「香港玩完」的真情剖白。他直言,香港根本難以走出以上三個因素所造成的「困境」,因為香港並沒有選擇自己道路的政治自決權力。即使有人認為,近日所有關於中國經濟與中美斗惡的壞消息已反映在港股折讓上,而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或許可以短暫反彈,但抱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需要看到北京有更多行動。不過,在等到這些事情出現以前,香港可能已深陷中國自制的陷阱中。
沒錯,香港玩完——那個炒樓穩賺、置業等如置富的香港,已經玩完。幾個月前,地產商陳啟宗不就是說了嗎?「隨著土地供應增加,樓價便會放緩。事實上,這種趨勢經已開始。本人預計這不僅僅是周期性的轉變,而會是系統性的轉變。」但正如他同時指出,「這不代表香港經濟會沒落」,還說「長遠來說,這個轉變會令香港更具競爭力」。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曾是中國概念「大好友」,也是鼓吹華爾街投資中國的關鍵人物之一。但他日前撰文直指「香港玩完了」(HONG KONG IS OVER),因為攸關香港命運的三大因素「本地政治、中國大陸經濟、美中關系」均難改善。
【明報專訊】新正頭大年初十,筆者先祝讀者們十全十美,龍年大吉。自去年初香港疫後向全球對外開關,本地經濟復蘇的速度較預期遜色,加上恆生指數由2018年高位33,000點,跌至上星期五收市約16,340點,單看指數就冇左一半。全世界不少「專家」都跑出黎提出「香港玩完」、「香港已死」的言論。而有「中國大好友」之稱,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上周一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以《我很痛心地說,香港已玩完》(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 )。
香港真的玩完了嗎?未必。早在回歸前,西方媒體就斷言「香港已死」,結果被重重打臉,這次又如何,只能留待時間證明。若是單從股市的表現來看,香港情況確實不妙,日本股市距離歷史高位僅一步之遙,連台灣和印度股市也氣勢如虹,唯獨香港股市一直在反覆尋底。但真實情況是,香港股市攙雜了太多其他因素,甚至已淪為政治市,根本不能反映經濟實況。所以,從股市低迷就斷定香港玩完,未免以偏概全。
對於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撰文指「香港玩完」,許正宇認為本港在態度上必須有自信,回看本港金融市場,在個別產品或板塊,包括資產管理及風險管理業務等,發展得很好。在債市方面,本港亦發展得很好,例如在過去9個月,在香港發債超過約5000億美元,比同期多約7%,亦有很多機構選擇到港發債,本港的優勢很明顯。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