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日本去年第4季GDP跌0.4% GDP跌至全球第4|財經|商業電台 881903 @ 2024-02-16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日本
概念:日本經濟衰退 , 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日本經濟去年第四季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年率意外跌0.4%,市場原先預計為增長1.1%,因家庭及企業削減開支。由於去年第三季經濟亦萎縮3.3%,意味著日本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 以美元計算,日本遭德國超越失去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地位,同時亦讓日本央行會否自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的情況變得更加復雜。在經濟數據公布後,日圓無大變動,現報150.427兌一美元,而日股亦未有受影響,日經指數現漲1.06%或401.43點,報38,104.75點。 上季日本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0.2個百分點,不過國內經濟活動依然疲軟,通脹持續抑壓開支,私人消費及企業支出分別拖累經濟下降0.2個百分點及0.1個百分點。(MN/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有線新聞】日本去年第四季經濟按季倒退0.4%,連續兩季錄得按季收縮,陷入技術性衰退,被德國取代,跌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位置。但有分析認為,未必會影響日本退出負利率政策的步伐。
數據還確認了日本按美元計算的經濟規模在2023年下滑至全球第四位,德國現在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數據弱於預期,將使日本央行退出負利率政策的前景更加復雜。彭博上月對經濟學家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預計日本央行將在4月份自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
對於日本經濟,劉春生認為其衰退有歷史根源,自廣場協議後,日本面臨「失落三十」。雖然日本多次試圖尋找經濟增長引擎,但似乎都選錯了方向,特別是產業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已落後於中美。所以,日本經濟衰退不是一個新的話題。
日本經濟連續兩季出現收縮,陷入技術性衰退。日本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跌百分之0.4,市場原本預期增長百分之1.1;另外去年第三季,由下跌百分之2.9,向下修訂至下跌百分之3.3。有分析指出,日本國內需求疲弱,拖累經濟連續兩季出現萎縮,陷入技術性衰退,估計將令央行退出負利率政策的部署變得更復雜。市場原先預期,日本央行將在四月結束負利率政策。另外,以美元計價,去年日本經濟規模跌至全球第四位,而德國重登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經濟再生擔當大臣新籐義孝表示,第3大經濟體地位被德國超越代表日本有需要推動經濟結構改革,創造新階段經濟增長。新籐義孝指政府將部署所有政策,協助實際工資增長,尋求可持續及由需求驅動的經濟增長。
據《彭博》報導,日本內閣府周四(15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最後三個月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 0.4%,前季也衰減 3.3%,代表經濟陷入衰退。在《彭博》調查的 34 名經濟學家中,只有一人預料日本經濟衰退。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表示,日本經濟的萎靡不振與復蘇舉步維艱並非始於疫情影響,而是泡沫經濟崩潰後長期慢性衰退的延續。除人口老齡化加劇、經濟增速遞減規律、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嚴峻等因素外,政府經濟政策失誤也是導致近年來日本經濟持續低迷的原因之一。
受內需乏力拖累,日本上季經濟意外陷入衰退,以美元計算的整體經濟產值持續萎縮,掉到德國之後,也把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地位拱手讓...
惠譽評級首席經濟師布萊恩·庫爾頓(BRIAN COULTON)表示,這種變化主要反映日圓兌美元的大幅貶值,而不是德國經濟成長超過日本。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2023年GDP成長率下降0.3%。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政府周四(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底日本經濟意外陷入衰退,將全球第3大經濟體的位置讓給德國,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也引發了日本央行(BOJ,日銀)何時可以結束超寬松貨幣政策的質疑。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去年底日本竟意外陷入衰退,將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頭銜拱手讓給了德國,並讓人懷疑日本央行何時才會開始讓長達十年的超寬松貨幣政策退場。 分析師警告,由於中國需求疲軟、國內消費低迷不振以及豐田汽車部分產線停工均顯示經濟復蘇之路充滿挑戰,日本本季經濟恐將再現萎縮。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資深經濟學家YOSHIKI SHINKE表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為內需主要支柱的消費與資本支出低迷不振。因缺乏主要的成長驅動力,目前日本經濟仍將持續失去動能。 日本政府周四公布,繼2023年第三季(7~9月)國內生產毛額(GDP)大跌3.3%後,日本第四季(10~12月)GDP與去年同期相比再跌0.4%,遠不及市場預估的年增1.4%,並宣告陷入GDP連2季萎縮的「技術性衰退」。 與上季相比,日本去年第四季GDP萎縮0.1%,延續第三季的季減0.8%,並遜於市場預估的季增0.3%。 盡管許多分析師仍然預期今年日本央行將讓大規模貨幣激勵措施逐步退場,但疲弱的GDP數據可能讓人質疑該央行的預測,即薪資持續上揚將支撐國內消費,並
今天的官方資料顯示,一度預測將成為世界第1大經濟體的日本,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被德國超越,滑落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另外,最近10年後期,印度的GDP料將超越德國和日本。
日本內閣府今(15)日指出,日本社會2023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已被德國超越,痛失了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寶座,跌至第四名,對此,日媒擔憂,這般結果恐導致日本的國際話語權降低!本文將帶您一同掌握日本GDP衰退的4大主因!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如今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排在德國之後。在2010年以前,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被中國趕超。日本去年的名義GDP(NOMINAL GDP)為4.2萬億美元,德國為4.4萬億或4.5萬億美元--取決於匯率。
2023年年日本最後三個月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收縮 0.4%,而第3季數據向下修正至跌 3.3%,意味住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2023年日本名義GDP為591.482萬億日元,約4.2106萬億美元,然而,根據上個月德國公布的數據,德國的2023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以美元計算為4.5萬億美元,意味以名義GDP計的全球經濟體排名之中,日本世界第三降至第四。
在《彭博新聞》訪問的34位經濟學家中,只有一位認為日本GDP在2023第四季會出現萎縮,其他都認為會成長1.1%,最後卻事與願違。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南武志指出,市場雖然確實期待央行在今年3月或4月份結束負利率,但是現在卻「吹起了北風」;經濟學家木村太郎也說,第四季GDP的意外收縮讓日本陷入技術性衰退,更讓人強烈懷疑日本央行是否會貫徹一月份發出的信號、迅速改變當前的(超寬松)政策。有趣的是,日本股市15日依舊沖破3萬8000點、續創34年新高,這也使得日本經濟的真實狀況陷入一團迷霧。
周四,日本政府報告顯示,日本去年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下滑0.4%,前一季度萎縮幅度經修正後為3.3%,遠低於此前經濟學家預期的增長1.1%,連續兩個季度的GDP環比下降意味著日本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
2023年即將結束時,雖然一些富裕國家的經濟產出下降,但歐洲和日本的就業市場仍然緊張,就像美國一樣。因此,許多經濟學家不願將英國和日本的經濟低迷描述為全面衰退。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日本意外地陷入了衰退,已經失去了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轉而被德國取代。#2024宏觀展望#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