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周劍琴 - 【中特估】中特估翻炒內銀股拼息率拼派息增幅- 香港經濟日報- 投資頻道- 即時行情- D240126 @ 2024-01-28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央企
概念:央企考核市值管理
在通信領域,華泰證券研報認為,電信運營商作為科技行業國有企業標桿,有望長期受益於我國數字中國及AIGC等新技術的發展,建議關注電信運營商板塊投資機遇。祖亞昆證券認為,通信板塊中國移動(600941)、中國電信(601728)、中國聯通(600050)、烽火通信(600498)、信科移動(688387)等央企有望迎來價值重塑,市值管理有望進一步提升。
1月25日|據中新經緯,中國電信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關於市值管理,因為最近提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中國電信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面有相應動作,市值管理也是我們在研究的一個方向,一直在積極探索和研究中。」他提到,目前有一些措施,包括之前的增持和其他的市值管理相關動作。24日,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表示,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
袁野再說,大陸央企有效投資大幅增長,2023年中央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5.09兆元年增11.4%,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2.18兆元年增32.1%;中央企業淨資產收益率6.6%、股東回報保持較好水准。陸國資委24日宣布,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將進一步研究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圖/取自中國網)
國資委又指,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引導央企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及時透過應用時間化增持及回購等手段,穩定預期回報投資者。
謝小兵表示,前期已經推動央企把上市公司的價值實現相關指標納入到上市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中,在此基礎上,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核,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格隆匯1月25日|港股中特估板塊集體走強,其中,中鋁國際暴升41%,遠洋集團升超15%,中煤能源、中核國際、中國民航信息升超8%,中國信達、中國航天萬源、中國石油股份升超6%,耐世特、時代電氣、中國中車、中國華融、中國鋁業、中船防務升超5%。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表示,將著力推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質量,強化投資者回報。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介紹,國務院國資委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從直接手段來看,未來央企或可通過鼓勵回購、提升現金分紅比例、加強股權激勵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市值優化管理。從政策目標來看,未來央企負責人考核或將既對市值的相對變化做考核,同時也將對估值的絕對水平提要求。未來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將有助於提高央企對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上市央企的可投資性。另外,國投證券研報指出,央企市值考核要求重磅發布,建築央企市場回報值得期待,疊加降准釋放流動性,看好本輪建築央企市場表現。2023年建築央國企基本面穩健,建築央企龍頭市占率持續提升,國企改革推進下經營指標改善有望帶來估值提升,關注低估值優質基建央企。
受市值管理將納入央企業績考核消息刺激,央企板塊1月25日走勢強勁,並帶動滬指收復2900點關口。截至收盤,中國石油、中國聯通、中國交建、中國動力、中信出版等逾20家央企漲停,中國石化大漲近8%,中國電信大漲7%。業內人士認為,國企改革與價值重估有序推進,可關注現代產業突破、兼並重組整合、提升分紅回購等三條投資線索。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表示,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是對央企考核體系的完善,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這一改變將會提升企業對市場表現的關注,促使央企與資本市場加強溝通交流,實現價值再發現,有助於推動央企的估值水平提升。
不過,央企這麼多,哪個央企會比較重視市值管理,並最終在考核中拔得頭籌?我們很難知曉。這時候,包含一籃子央企股票的央企類指數自然就是佳選。以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最佳。因為其選擇在港上市央企中分紅方面比較好的上市央企股票,然後打包組合。可以說在資本要素方面直接市值管理上的「分紅」這點上,就比其他央企類更進一步。而且當前滬港AH溢價指數當前在160點位附近,也就是港股相較於A股來說,具備相對意義上的估值性價比。
央企考核市值管理相關消息很快傳導到金融板塊的投資人群體。在近兩日上證E互動上,有投資者詢問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希望加強回購注銷和管理層收入與市值掛鉤。
本次特殊點在於,首次將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而非之前三次提到的企業考核,更加強調央企市值管理對市場情緒的引導作用,明確提出要加大現金分紅力度,將央企負責人的利益與央企市值深度掛鉤,迫使負責人高效地治理企業,逐步形成「高效治理-業績改善-市值管理有效-負責人利益增加-高效治理」的良性循環,提升中特估央企的核心競爭力。
「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日前,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點題」,開啟了央地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層面積極作為的全新篇章,也牽引出這兩天「中字頭」股票全線大漲的上行K線。1月25日,包括中國交建、中國聯通、中煤能源等在內的多家央企集體漲停。市場的熱烈反響,來自「市值管理」概念與「更好回報投資者」的內在關聯。
申萬宏源證券進一步指出,另一方面,絕對低估值央企具備修復空間。A股央企內部估值同樣分化,以大建築為代表的部分央企估值極低,具備較大修復空間。此外,若後續「將市值管理納入考核」的政策落地,此類上市公司深度破淨,也是市值管理動力最強、邊際改善最大的方向。
對於國資委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方正證券認為,第一,從「規模考核」到「市值考核」會加速國企壟斷稀缺資產的重估進程;第二,國企考核模式變遷反映出「從發展到安全」的歷史使命變遷;第三,考核模式變遷也會強化國企壟斷「稀缺資產」的高股息趨勢;第四,行業配置堅守「八二法則」:80%中長期配置高股息「稀缺資產」+20%短期博弈預期過度向下超調的地產鏈。
性價比再度凸顯,考核市值或將成為新一輪央企價值重估的關鍵催化。2022年11月21日易會滿主席初次提出「中特估」時,A股央企PE、PB分別為9.01、0.93;截止最新,市場持續調整後央企整體PE、PB回到了9.80、0.95,與當初基本持平,其性價比依舊凸顯。此外,自2023年初國資委將考核體系更新為「一利五率」後(圖2),本次首次明確表示「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以此為指揮棒引導上市公司「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極高的安全邊際+ROE持續改善的預期+考核市值的政策催化,央企新一輪價值重估值得期待。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