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日央行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分析料日圓匯價長線仍偏強| 無線新聞TVB News @ 2024-01-24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日央行 政策 日本 通脹 負利率 不變 日圓 央行維持
概念:日本央行維持負利率政策不變
【NOW新聞台】本上月核心通脹連續兩個月放緩,為日本央行下周議息時,繼續實施負利率政策提供支持。 ","SEQUENCE":"1"},{"NEWSTYPE":"TEXT","VALUE":"
日本央行的謹慎態度反映了日本通縮的歷史,以及在調整貨幣政策立場之前需要持續的通脹和工資增長證據。
在貨幣政策決定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釋放的信號可謂「鷹鴿參半」。植田和男表示,預計日本經濟將繼續逐步復蘇。他表示,若價格目標實現在望,將考慮是否還應維持負利率政策。植田和男強調,將根據通脹情況決定是否采取負利率措施,並將根據經濟數據決定是否在退出負利率政策後進一步加息。
日本央行官員多次強調需要保持極度寬松政策以支持日本經濟增長。近期日本通脹壓力緩和跡象表明,日本央行沒有立即收緊政策的壓力。
日本央行公布議息結果,將基准利率維持在負0.1厘的歷史低位,10年期國債孳息目標維持在0%附近,符合市場預期。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表示,可以確定經濟正逐漸步向預期水平,核心通脹預期約1.9%,非常接近2%的目標,但基於物價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難以說出距離退出超寬松政策仍有多遠。他指,若通脹目標實現在望,日本央行會考慮是否應結束負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維持貨幣政策不變,央行季度報告顯示,貨幣政策委員會預計2024財年核心CPI升2.4%,去年10月預期為增長2.8%;扣除食品與能源的通脹率預期為1.9%,與去年10月預期相同。
日本央行23日維持貨幣政策不變,暗示對通脹實現目標的信心略微增強,不過沒有明確暗示何時可能結束負利率。
日本央行曾負責制定貨幣政策的一位前執行董事更表示,日本央行可能將受到年度薪資談判結果的鼓舞情緒,這可能將為今年春季結束負利率政策鋪平道路。“春季進行的年度薪資談判的結果很有可能比去年高出4%,”日本央行前董事前田榮治(EIJI MAEDA)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補充稱,這是因為日本央行一直在尋求確認的積極價格增長機制已經處於運作之中,“日本央行需要確認薪資與通脹之間的良性循環已經形成。”
1月會議日央行整體表態與2023年12月一致(參見《日央行暫時繼續維持超寬松政策》,2023/12/20),對於退出寬松仍然較為謹慎,部分可能受到1月能登半島地震的影響。但日本基本面仍然支持日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受益於勞工市場偏緊、工資增速回升以及政府減稅,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有望轉正,推動消費增長;工資上漲、政府能源補貼退坡將支撐通脹維持在高位。根據工會發布的指引,2024年春季工資談判(春斗)的目標是「至少5%」,較2023年目標(最高5%)更加積極。預計3月春斗工資增速維持較高水平。往前看,若3月春斗工資增速維持在較高水平,則將增強日央行對於通脹回到目標水平的信心,推動日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3月或者4月會議是可能的時點。若日央行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考慮到美歐整體處於降息周期,貨幣政策周期分化意味著日元有較大的升值「彈性」。
日本央行周二發布政策聲明稱,維持-0.1%的短期利率不變,並維持收益率曲線控制參數。該行將從4月起財年的通脹預期從2.8%下調至2.4%,這意味著價格漲幅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超過央行2%的目標。日本央行維持前瞻指引不變。
「我認為通脹不會像日本央行預期的那麼強勁,但會穩定在 1% 到 2% 之間,日本央行可能會繼續預測通脹在 2% 左右,這樣他們就可以改變政策。」
日本央行前委員會成員SAYURI SHIRAI稱,日本央行希望以穩定的方式實現2%的通脹率,因此「現在不是(政策正常化)的合適時機,因為日本消費非常疲軟,而且實際工資漲幅很低。」
根據日本政府數據,繼11月通脹率下降0.2%後,12月通脹率繼續下降0.1%,同比增幅從11月的2.8%降至2.6%,是2022年6月以來的最低漲幅。通脹放緩將困擾日本央行,因為如果此時選擇通過放棄已實施近10年的負利率來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則面臨由通脹放緩進入徹底通縮的風險。除日本央行的政策偏向外,美元/日元前景將同時受美國債券收益率波動影響。
日本央行近10年來一直維持負利率政策,工資/通脹循環仍不確定,能登半島地震和政治丑聞也使央行謹慎行事。最新季度展望報告對未來工資和通脹的評估將影響政策走向。市場預計在今年3月或4月可能會取消負利率。
2. 貨幣政策緩慢地走向正常化,財政政策繼續擴張。在通脹的壓力下,日央行正在考慮進一步從超寬松狀態脫離,當下的狀況是:短端考慮負利率的退出,而長端YCC的放松已實際推進。日央行官員暗示若勢頭良好,早於數據即可采取行動,因而市場預期早至4月日央行即可能宣布退出負利率政策。貨幣政策路徑對短期的宏觀擇時相當關鍵,而要判斷其中期經濟效果,需更關注政策空間和節奏。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