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國統局:上季內地金融業GDP按年增6% 房地產業倒退2.7% @ 2024-01-18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經濟
概念:中國經濟增長
近期,多個國際機構和商業機構都調高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為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康義表示,對2024年經濟走勢的預判,首先是要看到會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但是更多的是有利條件、是優勢。綜合起來看,面臨的機遇要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在不斷積累增多。2024年的中國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
惠譽亞太區主權評級董事 傑瑞米·祖克:很明顯,去年中國經濟經受了內外部多重因素的挑戰,即便如此,中國經濟仍然實現了較好增長,相比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讀 中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稱,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高於年初確定的5%左右的目標。李強是地位僅次於習近平的中國二號人物。他還堅稱,經濟增長是在沒有使用大規模支出或信貸項目等高風險或短期措施的情況下實現的。
在中國官方將公布2023年GDP增速的前一天,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達沃斯稱去年中國經濟增長了5.2%左右,旨在讓全球商業精英相信投資中國市場是一個機遇,而不是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李強周二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說,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能夠應對好跌宕起伏,將繼續為世界提供動力,長期發展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他還談到中國經濟對商業開放,並強調中國的外國投資潛力,因為中國龐大的人口正在快速城市化,以及中產階級預計將會增長。
中國經濟去年增長5.2%,2022年則僅增長3%。對於習慣了新冠疫情之前6%或更高增長速度的投資者來說,這是非常疲軟的表現。不過,除非政策發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近年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內容的「三新」經濟蓬勃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達到210084億元,同比增長6.5%。當前,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著內生動力不強、消費需求不足等新的困難挑戰,如何尋找中國經濟增長的新賽道新動能,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在此背景下,「三新」經濟在經濟轉型發展中呈現出的活力,使其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展望2024年全年經濟運行,在國際組織預期全球經濟發展將放緩的背景下,不少國際機構繼續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形勢。近期,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在內的多家國際機構都紛紛表示看好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2028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高於全球增速,顯著高於發達經濟體增速,在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中持續位居前列。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24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5%左右。
四是國際貿易市場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發達國家曾經以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壟斷優勢長期主導國際市場。隨著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其參與國際貿易以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提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到2040年,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中所占的份額將大幅提高,從35%提高到近40%,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將超過50%。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將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力量,正在改變國際貿易市場結構。
「觀察中國經濟表現,不僅要跟自己縱向比,也要跟其他國家橫向比。」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當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2023年我國經濟增速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成色好,好在發展步伐穩健。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良好穩固的基本面。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4年居世界首位;在預計全球貿易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出口實現小幅增長,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保持穩定;2023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特別是中國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堅持不搞強刺激,沒有以積累長期風險為代價換取短期增長,持續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綜合來看,2023年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績單。看總量,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同時經濟規模保持逐季擴大趨勢;看結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4.6%,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3%,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看民生,就業形勢總體改善,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下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1%,釋放經濟發展的民生溫度;看全球,5.2%的經濟增速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在攻堅克難中穩大盤,在爬坡過坎中壯筋骨,在逆勢而上中強體魄,中國經濟不僅繼續發生總量擴張的物理變化,而且不斷產生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化學反應,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充足後勁。
第一,經濟增長「勢頭好」。2023年四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環比都是正增長的,經濟規模也在逐季擴大,這種回升向好的勢頭也是比較好。從實物量指標來看,發用電量、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投資、進出口等大多數實物量指標的絕對量都大大超過2019年的水平。有些實物量指標低於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主要還是與房地產相關的產品產量指標。這也反映出經濟運行是在整體好轉。國際組織上調了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了0.4個百分點,經合組織上調了0.1個百分點,這表明國際社會看好中國2024年經濟發展前景。
央視網消息:1月13日,《新聞聯播》報道了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3個月上升、水利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結合近期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可以看出,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在不斷提升,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正不斷釋放。
新產業快速增長、糧食產量再創新高……2023年中國經濟運行數據17日公布。回望這一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供給需求穩步改善,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
2023中國經濟年報出爐:居民收入增速跑贏經濟增長,消費成最主要動力
2023年,我國5.2%的經濟增速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根據世界銀行對2023年各主要經濟體GDP和增速的預測進行估算,中國經濟增量將是美國的1.5倍左右,是歐元區的16.5倍左右。如果從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個角度來看,2023年中國比美洲、歐洲還有日本加在一起還要多。
【2023年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國內生產總值(GDP)超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穩步提高,達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長5.4%……1月17日出爐的中國經濟年報顯示,2023年我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績單。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5.2%,呈現前低、中高、後穩的態勢,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
【國家統計局局長: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17日在發布會上表示,觀察中國經濟的表現,不僅要跟自己縱向比,也要跟其他國家橫向比。2023年我國5.2%的經濟增速不僅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我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新經緯APP)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布了2023年度中國經濟的一系列重要數據,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全年GDP同比增長5.2%,高於去年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中國經濟的實際走勢再次從外部一些悲觀論調、唱衰甚至崩潰論中脫穎而出,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潛力。根據世界銀行對2023年各主要經濟體GDP和增速的預測進行估算,中國經濟增量將是美國的1.5倍左右、歐元區的16.5倍左右,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美洲、歐洲還有日本加在一起還要多,仍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經濟增長引擎。
中國網財經1月18日訊(記者 李春暉)作為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恢復發展的一年,中國經濟在2023年的表現備受國內外關注。昨日(17日),「成績單」終於揭曉:2023年中國GDP增長5.2%,供給需求穩步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