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二手樓價指數單周回升0.24% - 3660670 - 信報網站hkej.com @ 2024-01-12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連跌 樓價 樓市 指數 中原 按周
概念:樓市連跌 , 樓價指數按周
反映本港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7.57,按周升0.24%,結束7周連跌,但繼續在2017年2月中水平徘徊。大型屋苑指數及中小型單位指數都微升,同樣結束7周連跌。大型單位指數按周升0.68%。
四大分區指數兩升兩跌,九龍區樓價終止7連跌,指數回升至142.12,新界西樓價按周微升,不過,港島區及新界東樓價則偏軟,後者已連跌8周,指數最新報161.14。","SEQUENCE":"4"},{"NEWSTYPE":"TEXT","VALUE":"
本港樓價終止七周連跌,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7.57點,按周升0.24%。
過去一年樓市顯著回落,樓價接連下跌,跌勢仍然未止,按政府私人住宅樓價指數,整體樓價已連跌7個月,最新樓價指數回落至自2017年初的近6年低位,換言之過去幾年入市的買家,幾乎全數都要「蝕」,過去一年蝕讓成交大幅增加,不少半新樓更加是「蝕多過賺」,部分物業跌價幅度更高達3至4成,按指數計算比對於2年多前的樓價高位,現時樓價平均跌幅已達2成以上。
樓市跌勢未止,樓價指數按周再跌0.93%,除創6周最大跌幅,更連跌7周累挫4.37%,回落至近7年低位。多區低價及蝕讓成交湧現,鰂魚湧康景花園3房失守600萬元,僅575萬元成交,造價貼近2房戶。
大公報報導,2023年樓市顯著回落,二手交投轉趨淡靜的同時,整體樓價亦接連下跌,跌勢仍然未止。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整體樓價已連跌七個月,最新樓價指數回落至自2017年初的低位。換言之,過去幾年入市的買家,幾乎全數都要「蝕」,過去一年蝕讓成交大幅增加,不少半新樓更加是「蝕多過賺」,部分物業跌價幅度更高達三至四成。按指數計算,比對於兩年多前的樓價高位,現時樓價平均跌幅已達兩成以上。
去年下半年樓市陷入膠著狀態,11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已連跌7個月,創近7年新低。樓市價量齊跌下,按揭數字亦相應地受影響,根據金管局住宅按揭調查顯示,去年首11個月新取用按揭貸款宗數及金額為47,398宗及2,259.9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8,393宗及2,822.75億元,分別減少10,995宗(18.8%)及562.76億元(19.9%),宗數創有紀錄以來(26年)新低,金額則創近7年的首11個月新低。政府去年推出多項減辣措施,加上市場預期減息效應,料成效將於今年逐漸浮現,一二手交投亦將見反彈,惟按揭數字一般滯後反映,加上轉按市場將大幅萎縮,料按揭市場將先跌後回穩,預計今年新取用按揭與去年相約。
至於「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37.56點,按周跌約0.9%,連跌20周,2023年全年樓價跌約5.8,創逾七年新低。
三、樓市長年暢旺,房子的資產屬性增強,投機氣氛很強,也加大了財富分配的差距。過去20年的樓市發展,改善了居民居住環境和城市建設,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卻也越來越明顯。而房產占77%的中國家庭財富,若樓價調整,廣大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會身家縮水,削弱他們的消費意欲,情況已經在去年國內的涉及消費物價的指數中反映來。但盡管樓價不理性增長對經濟有許多不利影響,政府還是會避免樓市崩盤,去年下半年推出的穩樓市措施就是為了避免樓價跌勢過急和更多發展商違約事件發生。從去年樓市的表現來看,中國能有效抑制樓市風險。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