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港大料本港去年GDP增3.3% 今年增長1.9%至2.7%|本地|商業電台 881903 @ 2024-01-11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港大 經濟 香港
概念:港大香港經濟 , 本港今年經濟增長
香港大學預測,去年第4季香港經濟按年增長4.5%,按季加快0.4個百分點,主要由內部需求帶動。去年全年預測按年增長3.3%。
港大表示,去年上半年經濟恢復至2.2%增長,2023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加快,第三季錄得4.1%增長,主要由內部需求帶動,預期去年第四季香港經濟增長4.5%,2023年全年預計增長3.3%。
港大指出去年上半年本港經濟增長2.2%,去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加快至4.1%,主要受到內地需求帶動。港大又預期去年第4季本港經濟增長4.5%,全年增長3.3%。
【NOW新聞台】香港大學預期,本港2024年經濟增長將介乎1.9%至2.7%,並認為經濟於2025年後才有望改善,並指聯系匯率制度對香港利多於弊。 "}");
有趣的卻是,港大綠皮書引用領英的數據,發現疫情期間留在香港的領英用戶共計二十五萬六千人,來港約三萬二千人,離港約二萬七千人,意味著香港人才出現淨增長。研究同時顯示,淨流入香港的領英用戶中,主要來自美國、內地和印度,由於內地人較少使用領英,估計流入香港的內地人口可能比實際多。此外,香港人口至去年中,大致回復到二〇一九年底的高峰,政府去年首九個月批出共十萬張工作簽證,反映流入香港的內地人口實際上或許多過領英數據。盡管綠皮書對於人才流失的說法提出不一樣的見解,參與研究的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鄧希煒覺得,人才淨流入主要是亞裔,呼吁各界謹記香港需要保留作為亞洲國際城市的自身特色,「若只變成中國一個城市,將無法吸引多元人才」。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預計未來5年本港醫療開支增長持續快過本地生產總值(GDP)的增速,令財政日益受壓,將超出港府所能負擔的水平。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王於漸認為,醫療支出是香港在財政方面的最大挑戰,在人口老化下,相關開支非常龐大,當局需仔細思考如何融資,直言「比起房屋及貧富懸殊,問題更大」。 人口老化嚴重 財政難負荷 報告解釋,人口老化是推高香港醫療衛生開支的首要因素。2022年65歲及以上的長者共159萬人,為香港人口五分一;推算至2036年將達241萬人,占總人口三分一。隨著長者人口增加,所需醫療服務相應增多,估計未來幾十年,人口老化為醫療衛生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財政壓力。 報告提到,1990至2020年期間,香港醫療衛生總開支的年均增長率為5.6%,而GDP增長率僅3.4%。尤其在2017至2019年疫情前的3年,醫療衛生開支增速更不斷加快,增長率分別擴至6%、6.5%和6.9%。事實上,醫療衛生開支增速在2010年已開始超過GDP,2023年更是GDP增速的兩倍,預測這趨勢至少持續到2028年。若香港在未來幾十年,每年輸入約5萬個年輕淨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今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 2024》,港大首席副校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王於漸指,全球經濟面臨衰退壓力,今年本港經濟增長不樂觀,但他認為要擴闊視野,「只看香港無希望,放眼國際希望好多」。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同日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預測去年全年按年增長3.3%,而今年首季經濟按年實質增長放緩至2.1%,全年增幅介乎1.9%至2.7%。
另外,港大、科大、浸大和城大獲捐款的金額下跌,以港大跌幅最多,由21/22年度約10.2億,跌至22/23年度約6.4億,減少約3.8億。中大、理大、教大和嶺大捐款收入則上升。中大22/23年度錄得約5.6億,按年升約9,000萬,增幅為多的一間 ;教大上年度則錄得1.7億,按年升約7,000萬。中大於年報形容,「成功在這困難的時間」籌得約5.6億,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大學仍然不遺余力地向各方籌募捐款有關。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