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調查:儲備加至760萬才夠退休 @ 2023-11-21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退休 回報 調查 投資
概念:強積金回報 ,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調查
提到受訪者對於強積金回報要求遠高於實際水平,曹偉邦認為,高回報來自高風險,如果未能承受過高風險,就應將目標期望降低;但不應過於頻密轉換投資組合,以換取更高回報。他強調,不能盲目追求高回報,因為若果供款太少,實際獲利金額亦可能不多;亦要視乎資產類別、退休後如何管理資產等。
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HKIFA)的調查發現,未退休的受訪者中,通常在37歲左右已開始規劃退休後的生活,較之已退休的受訪者在平均46歲才規劃退休後生活更早。但兩者均預期退休年齡約61歲。調查亦顯示,未退休的受訪者中,平均預計需要760萬港元,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香港投資基金公會(HKIFA)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曹偉邦表示,這個金額較以前的調查約500萬港元為多,主要因為要計及通脹的預期因素,另外,受訪者規劃退休的年齡由以往40多歲,提早至37歲,故亦可能會對退休後規劃要求金額有所增加。不過,受訪者平均預計儲蓄僅能維持17年的退休生活,曹偉邦稱,香港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5歲,故若受訪者計劃61歲退休,其退休後資金只能維持到77歲的生活開支,余下8年的生活便要另想辦法,一是預備多些資金、一是延遲退休,減少耗盡退休金。另外,調查亦顯示,65歲以下受訪在職人士要求強積金投資的平均回報率為11%,55歲以上和高收入人士的要求回報率更高;受訪者平均可承受風險為7.4%,高收入和55歲以上人士願意承受較高的風險。曹偉邦認為,11%要求回報是高的,要達至這個回報率,受訪者便要購買較高風險的產品,投資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HKIFA)對強積金計劃成員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發現,受訪者平均於37歲左右開始規劃退休,預期退休年齡約61歲。受訪者又認為需要760萬元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高收入的受訪者所需金額明顯更高;這筆儲蓄預計能夠維持17年的退休生活。
投資基金公會一項退休調查顯示,65歲以下的在職人士要求強積金投資的每年平均回報為11.4%,退休人士要求8.9%。公會建議,強積金受托人可將不同資產類別加入現有強積金產品,以提升經風險調整後的回報。
根據《遠見》雜志今年發布的調查,近六成民眾覺得退休金需准備超過千萬才敢退休,但對退休財務信心卻嚴重不足,因為作為退休金來源的前三名:退休年金制度、儲蓄或定存、金融投資商品,各自面臨破產危機、通膨侵蝕、經濟衰退、市場波動等挑戰。然而,市面上高股息ETF表現易因市場波動不夠穩健,國人的退休之路變得好沉重,急需新解方幫助卸下重擔。
他續指,在上述的情況下,需做好投資者預期教育,向其解釋高回報與高風險是相互相承,以及強積金的實際回報與預期或有偏差。曹又稱,在退休投資部署方面,投資者除了要考慮投資回報,還有考慮退休供款和投資資產類別,以及適時檢視強積金基金轉換,同時不主張投資者過於進取,建議他們或可更傾向穩健且多元化的投資。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