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港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增至44萬伙公營房屋占30.8萬個- 香港- 香港文匯網 @ 2023-11-01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供應 萬伙 未來
概念:萬伙未來 , 一手私樓潛在供應
政府今日(30日)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23年周年進度報告,在私人住宅單位供應方面,政府指會繼續多管齊下以滿足在下一個10年期內13.2萬個單位的私營房屋的供應目標,在未來五年准備好可興建約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就較短期的供應,截至9月底推算,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預計約為10.7萬個單位,按季增2千個單位。房屋局指,期內建築中但未預售的單位數目維持約6.8萬伙;已落成的貨尾單位增加至約1.8萬伙,以及已批但未動工土地,即「熟地」供應,2萬個單位,兩者各按季增加一千個;估計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較上季增加2,000伙,至約10.7萬伙。當局補充指,新私人住宅項目的建築期各有不同,視乎個別項目情況而定。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比去年的同一估算多出1萬個單位,而房屋局早前公布的未來5年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為14.18萬個單位,整體亦較上一個五年期預測增加約1.3萬伙。他認為這些政策有助於縮短公屋上樓的時間,若未來5年有關單位如期落成,估計在2027年,公屋輪候時間或能下跌至4.6年。
社會對住屋需求保持殷切,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資料顯示,2024至25年度至2033至34年度(下稱未來10年)的公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合計達到44萬伙,屬該目標連續4年維持43萬伙後首度回升。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未來10年公營房屋的需求量為30.8萬伙,而政府已經覓得土地足以興建約4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超額完成約10萬伙,大大縮短輪候上樓的時間。
新一份施政報告指,預料未來10年公營房屋建屋量為41萬個單位,超額完成約10萬伙。房屋局昨日(26日)公布未來五年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房委會和房協合共可提供14.1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文件首次披露2028/29年度項目的細節,單是房委會已預計有2.66萬伙落成,不論是居屋還是公屋/綠置居均遍布在港、九、新界,是罕見有較多選擇的一個年度。
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私樓供應13.2萬伙 5年內准備8萬伙私樓地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未來10年可供發展土地(俗稱「熟地」)供應預測,以及未來5個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造地情況,預計熟地供應共約3370公頃(見表),可提供約51.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以及約1122萬平方米經濟用途總樓面面積,當中逾半熟地來自交椅洲人工島及北部都會區。本報對比去年土地預測,當局今年預測明確提出「新田科技城」為其中一個土地來源,最快2027/28年度提供土地。有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認為,今屆政府土地預測較實在,並反映政府「可以將基礎建設做得快」。有民間團體認為部分造地計劃已規劃多年,非今屆政府功勞,另指當局收回棕地計劃愈來愈慢。
《經濟通通訊社30日專訊》房屋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10.7萬伙,按季增加2000伙,重回歷史高位。
房屋局公布,截至9月底止,一手私樓市場已批但未動工土地,即「熟地」供應,按季增加1000個至20000伙,期內,由於新盤放慢銷售步伐,推高現樓貨尾至18000個,建築中單位及已出售樓花數量則維持於第2季水平,累計未來3至4年,估計有10.7萬個一手供應,按季增加2000個。
新一份《長遠房屋策略》今日(30日)出爐,最新推算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2萬個單位,較總房需求的42.43萬伙,多7,700伙。不過,房屋局有別於以往慣例,在計算需求時,未有更新殺房戶的數字,僅沿用去年12.75萬伙的水平,並強調統計處最新數據為過渡性房屋推出前,以此推算會「扭曲環境欠佳住戶的房屋需求」。
至於一手住宅潛在供應重回歷史高位。房屋局公布,截至9月底,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按季增加2,000伙,至約10.7萬伙。另外,政府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23年周年進度報告,下一個10年期總房屋需求為43.2萬個單位,政府因而將供應目標定於44萬個單位。
【信報財經新聞】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表示,房屋局數據預計未來三至四年間約可提供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為10.7萬伙,雖然最新潛在供應比上季增加2000伙,重回歷史高位,但在市場普遍認為樓市進入下行周期的大環境下,未必會在短期內轉化為實際落成量,而「減辣」措施的作用相信還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在數據中反映。
陳茂波表示一手私樓供應未來可維持於3至4年內約10萬伙的高水平,另於2023年起5年內私樓平均落成量1.9萬伙單位。
月底公布未來十年長遠房屋供應,料未來10年提供41萬伙房屋。建議延長白居二按揭保證期,由目前30年延至50年;成立「解決殺房問題」工作組,制定劣質殺房標准。
政府估算未來10年公營房屋需求量為30.8萬伙。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政府已「覓得」可建41萬伙公營房屋的土地,「超額完成」約10 萬伙,可望大大縮短輪候上樓時間。根據官員說法,有關土地供應主要來自北都及交椅州人工島等政府主導項目,然而大規模收地及填海一日未正式開始,所謂「覓得」土地,不過是紙上談兵。當局表示,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可達17.2萬伙,較現屆政府上任時的5年期(即2022/23至2026/27年度)約10.5萬伙,多出逾6萬伙,惟必須指出,當中其實有3萬伙為臨時性質的簡約屋;粉嶺高球場建屋計劃前途未卜,稍有差池,逾萬公屋單位隨時泡湯。萬一造地建屋不似預期,告別殺房隨時又要無限期拖延。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