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內地上季GDP增長4.9% 勝預期統計局:今季續向好有信心全年增長5%達標- 20231019 - 經濟 @ 2023-10-21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中國 增長 內地 預期 第三季
概念: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
【明報專訊】內地周三(18日)公布的第三季GDP增長4.9%,好過市場預期,再有大行上調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其中瑞銀從4.8%上調至5.2%,料可達官方的5%增長目標。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指出,高頻數據顯示9月和10月上半月主要城市房地產銷售小幅改善,全球科技周期觸底幫助出口量止跌企穩,居民在十一黃金周的消費也在持續復蘇。
該行發表最新報告指,內地經濟活動在8月開始回穩,並在9月進一步改善,第3季4.9%的經濟增長好過預期,主要受到消費增長,及9月進口和出口按年跌幅收窄所帶動。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 將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 由百分之4.8, 上調至百分之5.2, 明年增長預測就由百分之4.2, 上調至百分之4.4, 她認為, 第三季經濟增長動能較預期強, 高頻資料顯示, 9月及今個月上半月主要城市房地產銷售小幅改善, 隨著全球科技周期觸底, 實際出口量有望止跌企穩, 同時十一黃金周資料表明, 居民消費持續復蘇, 預計未來幾個月房地產活動將逐漸企穩, 明年房地產活動跌幅將收窄, 對經濟增長的拖累將有所減弱.
外界關注,在習近平再斥資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之際,卻漠視中國內部的民生及經濟問題。財經評論員顏寶剛周四(19日)對本台指,雖然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長超預期,但中國內部經濟未見好轉,民間投資額仍錄得負數,內地通貨緊縮問顯嚴重等,如今再投資8千幾億予「一帶一路」,實際效用成疑。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內地首3季經濟增長5.2%,為完成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打下非常好的基礎。初步測算,只要第4季經濟增長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
對於內地經濟的影響,她指2011年跨國公司占中國出口54%,今年首8個月跌至不足30%,跨國公司不再把內地視為全球制造基地,中國出口增長主要由內地私營企業(POE)推動,但她預計這不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因近年淨出口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僅在1%至3%間。
,內地經濟有所改善。部分疲軟表現或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拖累經濟增長,但其他產業正彌補這
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優於預期,ING銀行亞太區研究主管ROBERT CARNELL表示,內地零售銷售彌補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的疲軟走勢,使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進一步增長。盡管當中存在細微差距,並且非全然向好,但從數據的深入分析可見傾向支持增長看法。
IMF將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預測下調,分別由原來預測的5.2%及4.5%,降至5%及4.2%,與內地樓市疲弱有關。同時指出內地樓市將出現長期調整,短期內引致內地發展商面臨更大財務壓力及資產質素惡化加劇,對致內地2025年經濟規模較預期低1.6%,屆時全球經濟規模會低0.6%。
他續稱,中國股市因應今日發布的經濟數據而小幅上升,但隨後回吐部分升幅。隨著增長重回年度增長目標軌道,投資者不太可能會見到所期待的更多刺激政策。
本屆廣交會有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上屆同期大幅增長。據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統計,廣交會對區域經濟的拉動效應達到了1:13.6。作為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第一期重點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集中展示電子及家電、車輛及配件、照明、化工產品、五金及工具等項目。
四方八面的逆風仍未止息,更有變本加厲之勢,這正是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境。得接受一個事實,乃中國經濟經歷多年的高增長,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規模擴大下,要維持昔日的高增長實不容易,得務實看待經濟增速放緩的現象,更多著眼於內部經濟質量的提升。雖然房地產危機目前拖著經濟復蘇的後腿,但就只有徹底糾正依賴房地產放任發展的增長模式,將資金引導至創科、金融等服務業,更好地支持制造業升級改造,中國經濟始能重建出更平衡、更具競爭力的長期增長點。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