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以色列突發24小時最後通牒!全球市場大恐慌:股市跳水、黃金暴拉、油價狂飆4% 提供者FX168 @ 2023-10-16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油價 以巴沖突
概念:以巴沖突油價
國際油價在亞洲時段回軟,扭轉上周五升勢。市場觀望以巴沖突發展,若果其他國家涉入,或會進一步推高油價,對全球經濟造成打擊。
IMF將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下調至2.9%,低於今年的3%。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目前要衡量以巴沖突的影響尚嫌「太早」,但強調IMF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指出過去幾天內,油價已經上漲超過4%。
以巴沖突引發動蕩 國際油價大漲
以巴沖突影響有限 國際油價下跌
國際油價開盤後飆漲5% 憂以巴沖突擴散沖擊油市
不過,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16日受訪表示,照理來說,以巴沖突將影響油價波動,促使資金湧向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以及美日歐元等貨幣避險,進而影響股市、債市,但目前來看,影響相對有限。油價方面,主要是美國已是全球最大產油國,有很多方式,如釋出戰備儲油來調節油價,美元也相對強勢,再加上目前中東國家僅有伊朗態度較為激進,使得國際油價並未持續大幅攀升。
油價在人們擔憂以巴沖突恐卷入中東其他產油國、美國加碼制裁俄油的影響下飆高。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西德州中級(WTI)原油11月期貨13日終場大漲5%、收87.1美元,創4月3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過去一周勁揚4.2%,為9月1日以來最大單周漲勢。以巴沖突讓市場對區域性的原油生產感到擔憂;中東占據全球超過1/3的海運原油貿易。
黃國英資產管理創辦人黃國英坦言,以巴沖突過往地區矛盾長期存在,市場恐懼情緒不及俄烏戰爭劇烈。沖突爆發後,油價雖一度急升,但形勢喘定後,國際油價隨之下滑,周內紐約期油甚至回吐,低見每桶82.6美元。他預測除非伊朗、美國或其他阿拉伯國家再行介入,否則油價上漲空間有限。
石油股今年大幅跑贏大市,中石油(857)年初至今累升近58%,並自6月起於高位反覆整固,近期大致於6.05元至5.35元之間上落,技術上於150天線(5.38元)具支持。國際油價於上周初因以巴沖突升溫而急漲,中石油並隨局勢及油價走勢止跌回升,其後油價因市場消化沖突未有干擾原油供應而回落,亦限制中石油反彈勢頭。不過,市場料以巴沖突對市場潛在風險仍然巨大,或續推動油價走高,加上中石油上半年營運表現明顯改善,以及息率高逾8厘,料可繼續為股價帶來支持,不妨逢回收集。
【明報文章】正當俄烏戰爭陷入泥沼、台海危機的霧霾揮之不去之際,突然爆發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之間的激烈沖突震驚世界,除了引發油價飆升等市場的即時反應之外,所有國際政治的觀察家,都在注視這場突如其來的以巴沖突,將如何牽動俄烏戰爭後的全球格局。
世界沖突的發生,除了擔憂傷亡,經貿所受到的影響是另一個矚目焦點。目前金融市場上對於以巴沖突的見解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油價若持續上揚,恐會導致美國欲降低核心通膨的努力白費,年底前升息的可能性就會大增;另一派則認為,因為沖突的關系,導致資金大量移向美國國債,公債殖利率會下跌,進而壓縮美聯儲升息空間。但以近日美國公債殖利率走勢來看,市場顯示是較傾向後者心態,原因在於投資者對美國能夠管控中東局勢有一定信心;此外,美聯儲的鴿派更頻發訊息,表示年底前升息機率不高。但若不幸,美國無法壓制中東局勢,則有極大可能導致美歐從對烏克蘭的支援抽手,美國財政被迫擴大支出、物價被迫上揚、全球需求可能進一步衰退,全球經濟恐將陷入停滯性通膨,這是各方皆不樂見的情況。
朱澤民接著指出,他認為以巴沖突未來是否進一步影響到通膨情勢,關鍵在於國際油價怎麼走;如果以巴沖突情勢擴大,間接影響國際油價,就可能進一步牽動台灣物價走勢。
以巴沖突緊繃升高,引發市場擔憂油價蠢動竄升。台塑化分析,以、巴兩國都未產油,對油品供給不會造成直接影響。明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穩定油價及通膨是各方共同訴求,以當前美國排除伊朗參與的宣告看來,沖突應會盡力控制在加薩走廊。尤其美國持續放寬對委內瑞拉管控,也與沙國協商,解決油市緊繃的因應籌碼提高,預期油價短線內會在每桶85~95美元價位震蕩。
在中東沖突可能擴大的預期下,上周五紐約期油大漲5.77%,收在每桶87.69美元,周線收漲近6%。布蘭特期油收漲5.65%,報每桶90.89美元,周線收漲7%。分析師表示,伊朗卷入以巴沖突將成為油價飆升的導火線。
以巴沖突國際油價、金價漲 學者:不會重演1970年代滯脹危機
姜光宇表示,雖然台股相對穩健抗跌,不過趨勢短線要看以巴沖突,短期主要關注後續發展,若沖突擴大必定影響油價,油價上漲將影響市場認為景氣變不好,也會連帶影響股市。
經濟學家與市場策略師預期,以巴沖突加劇恐對於全球市場帶來連鎖反應。他們密切觀察是否有更多國家卷入這場沖突,因為這可能進一步推高油價並使得資金湧向避險資產。
油價直漲+以巴沖突 美10月消費信心摔5月來最低
【時報記者任佩雲台北報導】近期市場關注以巴沖突擴大,上周市場資金明顯轉入債市。今早台股開盤重挫逾百點,而台股掛牌的債券型基金獲資金挹注,長天期的債券型基金也呈現走揚。包括國泰20年美債(00687B)、富邦美債20年(00696B)、元大美債20年(00679B)、復華20年美債(00768B)、中信美國公債20年(00795B)、永豐20年美公債(00857B)等全面翻紅。 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基金經理人鍾郁婕表示,以本次以巴沖突來說,因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並非產油國,且觀察其他中東產油國的反應,多數國家主要公開呼吁以巴雙方克制,並未有明顯支持某一方的舉動,預估較不會發生過往聯合減產而導致高油價的情況。目前來看,市場主要將沖突視為區域性事件,較難發展成全球性的影響,故目前評估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有限。 鍾郁婕指出,甫公布的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7%,略高於市場預期的3.6%,主因汽油價格和住房成本大漲,但排除波動性較高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CPI年增率自前月的4.3%降至4.1%,創下兩年來最小增幅,符合市場預期,數據顯示美國通膨維持降溫趨勢。 此外,
另外,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繼續承諾維持原油穩定供應,市場對於以巴沖突可能危及中東原油供應的憂慮進一步降溫,國際油價連續第二天回落,中石油(857)跌1.8%,收報5.62元,為表現最差藍籌,中海油(883)亦跌1%,收報13.52元。以巴沖突早前一度推動油價上升,但相比早前俄烏戰爭,本次油價的升幅其實較為微弱,其後更轉勢回落。其他基本金屬價格亦普遍下跌,反映市場相信以巴沖突不會引發大規模地緣政治危機,同時亦擔心經濟復蘇不似預期,對資源的需求未有太大增長,因此暫不建議投資者在該板塊上部署。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費城半導體及NASDAQ重摔,台股盤中指數大跌150點!雖然上周多位美國聯准會(FED)官員聯袂放鴿,讓市場對於11月到12月升息預期降低,但市場擔憂以巴沖突擴大,油價急漲通膨再起,地緣政治可能失控,恐慌情緒增溫,致使上周五美國科技股及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收低,拖累今天台股的電子類股,在台積電(2330)及AI個股持續走弱下,台股指數以低盤開出,廣達(2382)、技嘉(2376)、金像電(2368)、奇鋐(3017)、健策(3653)等指標股續弱,僅川湖(2059)、勤誠(8210)相對較強,市場轉趨保守,中小型股僅有基亞(3176)、創威(6530)、升華(4806)、驊訊(6237)、京晨科(6419)、天剛(5310)、紅木-KY(8426)、倫飛(2364)盤中股價亮燈漲停。 在群龍無首下,台股指數一度大跌150點,下探16623.59點,截至11點15為止,加權股價指數約16644.03點,下跌138.54點,成交量約1472.66億元;OTC指數為214.95點,下跌1.28點,成交量為438.75億元。 今天盤中上市各類股以造紙類股表現最佳,上漲1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