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歐盟調查加征關稅中國電動車關稅是否必要朔爾茨:不太確信 @ 2023-10-01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歐盟 電動車
概念: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
不過,成本優勢絕非低價競爭,中國電動車在歐洲的售價遠高於國內市場。以上汽MG品牌的全球車型MG4為例,德國售價為32,312歐元(約合人民幣25.3萬元)起,而國內售價僅11.58萬元起。其實,中國電動車的成本及競爭優勢,得益於規模化生產和完善的供應鏈等因素,例如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一,在華設廠的跨國車企,亦從中獲益。所以,當歐盟指中國電動車行業獲政府補貼,「扭曲」了歐盟市場時,中方批評歐盟的反補貼調查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
綜合外媒報導,歐盟本月初針對中國補貼電動車商的行為啟動「反補貼調查」,26日更加碼宣布,包括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瑞典富豪汽車(VOLVO)母公司中國吉利汽車,目前只要是在中國生產、出口到歐盟的電動車,一律將面臨審查。
(中央社北京26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EU)貿易事務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今天說,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產業是否受中國官方不公平補助的調查,對象將涵蓋從中國出口車輛銷往歐盟的歐美車廠,包括特斯拉。
【時報-台北電】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德國也擬從2026年起禁止中國通訊巨頭華為和中興通訊制造的零組件參與國內5G網路建設。對此,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近日表示,希望歐洲在看待電動汽車和華為5G問題上展現更多開放和自信,並強調中國願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繼續深化與歐洲和德國合作。
出海迅猛的中國電動汽車似乎遭遇「絆腳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在歐洲議會時表示將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評估是否需要征收懲罰性關稅。她聲稱中國電動車通過高額政府補貼,以低廉價格扭曲了歐洲市場。據汽車咨詢公司INOVEV數據顯示,今年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8%由中國品牌制造,歐盟委員會預計這一數字可能在2025年達到15%。
2021年中國電動車僅占歐盟市場的2%,目前歐盟則成為中國電動車出口的最大市場,占了歐盟8%的市場,預估2030年達到30%。才剛剛結束的慕尼黑車展,幾乎一半的參展商都是中國制造商。
中美雙方這這一波互動行動讓歐盟頓感不妙,歐盟也派出高級官員訪華。按照官方公布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共同主持「中歐高層經貿對話」。中歐雙方圍繞宏觀經濟、貿易與投資、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合作等議題進行了坦誠務實的溝通交流,達成一系列互利共贏的成果和共識。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也與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會談,重點就電動汽車、5G等議題深入交換了意見。王文濤也重點就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表達嚴正關切和強烈不滿。
而正是如此,在中國電動汽車開始湧入歐洲大陸時,才造成了歐盟的擔憂。今年參加慕尼黑車展的所有展商之中,光來自中國的品牌就占去了41%。這不能不說使得業界大為驚訝。 歐盟很清楚,在美國對中國車特別反感、同時也並不像歐洲人喜歡綠色汽車的情況下,歐洲市場對中國來說絕對重要,因為它基本上是中國以外電動汽車唯一的主要銷售市場。中國無法簡單地轉向非洲或南美等其他地區,那里對電動汽車幾乎沒有需求。
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依然是德語報刊的關注熱點。《巴登報》指出,其實歐盟也為自己的電動車產業提供巨額補貼。《法蘭克福匯報》則批評說,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猛增不僅僅靠的是補貼,也因為其品質勝過歐洲競爭者,歐洲人最好先減少官僚習氣、振興本土產業,而不是采取貿易保護手段。
歐盟在本月中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應否征收懲罰關稅,而中方批評此做法是保護主義。對此,東布羅夫斯基斯解釋,歐盟對電動車行業的競爭持開放態度,但競爭必須公平。
(中央社台北2023年09月26日電)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24日與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會談時,就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表達磋商意願;杜姆布羅夫斯基斯則表示,歐方願與中方充分磋商,但也強調將在恪守世貿組織規則的基礎上開展調查。
其中1名消息人士指出,歐盟現在過度反應,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令人擔憂,另1人則承認可能爆發貿易戰。
據大陸外交部昨深夜消息,昨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同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通電話。王毅表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采取反補貼調查違反國際貿易基本規則,很可能擾亂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希望匈方繼續推動歐盟采取更積極開放的對華合作政策。西亞爾托回應稱,匈牙利不支持歐盟采取任何不利於公平競爭與合作的舉措。
歐盟前一陣子才盤點過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不管是稀土達九十八%或太陽能板、電動車電池,或其他關鍵東西的對中依賴,至二○三五年都暫難翻轉。此次歐盟出口大宗的汽車制造業強項,也將逐步因電動車價格不敵中國而遭滅頂。美日面對不穩定的國安依賴、經濟脅迫風險,早就著手分散經濟投資而轉往東南亞,加大投資東協、越南、印度。除了多樣化投資,歐盟先進立法、創新、反補貼都須多管齊下。但歐盟尤其德國仍鍾情於大市場,忽略這個大市場可能隨時翻臉不認人,也忘了過度依賴俄羅斯的代價。最危險的是大量的投資競爭者還會瞬間塑造出吞滅自己的對手,歐盟後知後覺與否,正面臨考驗。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