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幣中間價下調17點 報7.1986兌一美元 @ 2023-09-11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概念:在岸人民幣
在岸人民幣收報7.3279兌1美元創逾15年半低位
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如此之大,以至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危險地接近2%交易區間的低端。周四,在岸人民幣匯率跌至16年低點。
美元持續強勢,疊加內地進8月出口續跌,人民幣在岸價一舉跌破去年11月低點,更刷新2007年12月26日以來最低位,報7.329,見16年最弱;離岸價格則跌見一個月新低,貶至7.3455。
早前消息人士指,國有大行在離岸市場收緊人民幣流動性,推高沽空人民幣成本,並於在岸市場釋放美元流動性,紓緩人民幣跌勢,而外部美元稍為回落,亦有助人民幣企穩。
內地經濟復蘇緩慢,美國加息預期再升溫,在隔夜美元繼續上行下,人民幣今日(7日)持續受壓,離岸及在岸價雙雙回落至7.32關口附近,每百港元兌逾93人民幣。大行認為,內地經濟疲弱是人民幣走弱的主要因素,即使官方出手托市,人民幣匯率也難改受壓的局面。專家預料,離岸人民幣最快本月跌至7.5算,「屆時有意北上的港人,可以重手買入。」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 7.3510 元兌 1 美元,為 2007 年 12 月以來最低,離岸人民幣則報 7.3665 元兌 1 美元,為 10 個月低點。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准會9月將按兵不動,但預估11月升息機率仍超過 40%。美元指數上周五(8日)變動不大,紐約匯市收盤微跌0.03%至105.06,總計過去一周該指數累漲0.7%。英鎊尾盤報1.2459美元兌1英鎊,貶幅為0.1%,本周累積下挫1%;歐元尾盤持平於1歐元兌換1.0699美元,累計貶幅超過5%;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351元兌1美元,離岸人民幣則報7.3665元兌1美元,為 10 個月低點。日元尾盤下滑0.3%至147.6日元兌1美元。
彭博本月7日一篇報道稱,人行已連續54日將中間價訂在較市場預期價格強,創下2018年有紀錄以來最長紀錄,眾所周知中間價影響在岸人民幣價格,在岸的帶動離岸,但近年中國希望以本幣進行國際貿易,結果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巴西、印尼及澳洲等國從出口商品往中國的交易賺取大量人民幣,但幾乎不約而同將手上人民幣回流至香港離岸市場,就算四大國有銀行傾盡手上美元護盤,仍然難阻離岸人民幣的跌勢,再倒迫在岸人民幣低處未見低。
離岸價面臨破底,在岸人民幣(9月8日)收7.3450,創2007年12月以來近16年新低。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指出,8月進出口均有所改善,實際進口量已實現連續6個月同比正增長,表明內需相對穩定。我們維持對人民幣年底前小幅升值的預測,預計年底前人民幣匯率升值,瑞銀將2023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測從6.95調整為7.1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紐約梅隆銀行方面認為,美元/在岸人民幣中間價走高,說明中國央行允許人民幣匯率有更大的彈性。中國央行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在1美元兌7.1969元,較周二的水准調低了0.3%,不過仍較市場預測均值偏強。
美元指數續強,更站上105,也使得亞幣表現仍舊疲弱,日圓兌美元已快貶破148,未見日本央行有實質進場干預動作,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同樣也貶到7.365價位,新台幣也承壓,加上台股也無力,央行也不得不放手,只能順勢讓新台幣貶破守了許久的32元整數關卡,9月8日周五收32.008元,貶1.3分。但累計1周下來,新台幣仍貶值了1.47角,並貶破了央行「32元」防線。
近期美元表現強勢,在岸、離岸人民幣快速走弱。在岸人民幣上周五(8日)下午盤以7.3415作收,較前一交易日走貶136點或0.19%,繼續刷新去年底以來亦是15年多的低位,整周走貶782點或1.08%。
美元兌日元攀逾 0.8% 至 147.66 日元,為去年 11 月以來最高。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升逾 0.4% 至 7.3010 人民幣。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繼續在6個月高位徘徊,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早跌至逾2個月新低,報7.215元兌1美元,較上日跌164點子。 在岸人民幣於夜市交易進一步跌至16年新低,離岸價就一度觸及7.36關口,創逾10個月新低。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首席投資官兼金融市場總經理顏劍文表示,內地經濟悲觀情緒未見逆轉,需要留意美國下周公布8月通脹數據會否反彈,如果加息預期重新抬頭,導致美元持續偏強,不排除人民幣繼續走弱,並進一步下試7.4水平。 顏劍文關注,人民銀行會否於7.36至7.37水平,進一步加強調控力度,阻止人民幣跌勢。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