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即時新聞- 中國財經- 人民幣跌穿7.3 在岸價收貶374點子 @ 2023-09-06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 在岸 經濟 美元
概念:中國經濟 ,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
面對人民幣連月偏弱,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美元指數6月以來雖有所回落但仍處高點,人民幣匯率在美元指數高位震蕩的情況下明顯承壓,後續人民幣回穩或轉為升值的關鍵因素,仍在於大陸國內經濟基本面的修復情況和持續性,尤其內需的修復更是重點。
但市場似乎沒有給中共央行面子。9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報7.2760,創一周新低。而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路走貶,並於午間盤後突破7.3的關鍵點位,最後收於7.3018,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74點,創8月21日以來最低。
報道指,國有大行在離岸市場收緊人民幣流動性,在岸市場方面,國有行早市時段於在岸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助緩人民幣跌勢。
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經濟學家HAO HONG說:「由於人民幣是所有資產類別的錨,當局正試圖通過這一措施穩定更廣泛的金融市場。」他說,加上強於預期的人民幣中間價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離岸票據,下調外匯准備金率表明央行關心美元/人民幣7.3的水平。
【彭博】-- 審計工作報告顯示,中國一些省分未能有效使用專項債發行籌集的資金,引發外界質疑它們刺激投資和經濟增長的能力。國金證券的趙偉等分析師發出的分析指出,在已發布2022年預算審計工作報告的25個省份中,80%的地區披露其專項債管理使用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包括項目准備不足、債券資金遭到挪用以及未及時下達資金。這些分析師周三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地方審計報告透露當前穩增長「堵點」之一是穩增長資金資金落地慢。地方專項債管理問題普遍存在和項目准備不足是可能導致穩增長資金落地慢的重要因素。北京方面一直在向地方政府施壓,加速發行專項債以增加基礎設施支出,並抵消房地產和民營部門投資的下滑勢頭。官方定下9月底為各省新增專項債全部發完的最後期限,並爭取在10月底前使用完畢。中國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為3.8萬億元人民幣(合5200億美元)。審計報告凸顯了這種方法的局限性,各省越來越難以找到夠好的項目投資。根據國金的報告,河南、江蘇、山西等地披露的專項債管理問題涉及金額較大。報告指出,最普遍的問題包括各省違規擴大使用范圍,項目准備不充分,資金下達不及時。河南省審計工作報告發現,86億元人民幣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人民幣兌一美元即期匯率(CNY)今日小幅高開後區間震蕩,收報7.2714,較上個交易日4時30分收盤價跌81點子。全日在7.2551至7.2759之間波動。
鑒於一系列經濟壞消息,美元/人民幣匯率於8月16日在離岸交易中創下16年來的高點也就不足為奇了。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國主要國有銀行在離岸貨幣市場買入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央行設定的固定匯率與離岸匯率之間的利差擴大至1000多個基點。
美元兌在岸人民幣報7.2595元,之前曾觸及7.2485,為8月14日以來最低水准。
美國經濟數據憂喜參半,美元指數反彈,不過,市場仍在等待美國最新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即便中國人行宣布將調降外幣存准率,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維持升勢,在升破7.24之後,再拉回到7.267附近震蕩,韓元則收小升在1318.8兌1美元,日圓兌美元也小升在145.5附近震蕩。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