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5點 報7.1992兌一美元 @ 2023-08-23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概念:中國經濟 , 點子人民幣中間價兌美元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2023年08月21日電)中國經濟前景日趨暗淡促使人民幣走軟,人民幣中間價今天上調19點,1美元兌人民幣7.1987元;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雙雙跌至7.3以下。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於其專欄指,人民幣近期走弱,由於美國聯儲局持續加息,令美匯指數走強,另外,內地經濟基本面狀況不理想,經濟確實還在復蘇中,但很多數據比較弱及比預期差,房地產投資及消費均出現大幅度回落。加上內地近期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及逆回購利率,美國加息,內地減息,息差進一步擴闊,這對人民幣有貶值壓力,導致資本有外流壓力,最近從內地金融市場流出資金量比前一個階段明顯增加,經濟運行不理想,股市亦在下挫。另外,他續說,出口增速明顯回落,令外匯收入減少,市場容易形成人民幣供應多,而美元相對少的局面,這種供求關系不利於人民幣匯率穩定,亦拖低人民幣。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匯市場周二新台幣兌美元匯價走升,因美元指數周一小幅回落後,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召開前,周二美元指數轉趨盤整偏弱,多數亞幣趁勢回升,加上中國人行穩匯,台幣也跟著走強,與此同時,周二台股走升,加權指數上揚0.34%,也助長台幣匯價氣勢。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周二以31.938元作收,與前一交易日比較,台幣匯率升值2.7分。銀行間新台幣兌美元最高成交價為31.910元,最低成交價為31.955元,成交量為7億8,200萬美元。中國房地產業危機四起,經濟下滑壓力大,中國人行一系列降息措施,令人民幣承壓,不過,有消息指稱中國出手干預匯市,多家國有銀行奉命進場拋匯,使人民幣又回到7.2價位,台幣等多數亞洲貨幣壓力也跟著減輕。不過,整體而言,由於市場注意力轉向本周稍晚時在傑克遜霍爾召開的全球央行年度研討會上,市場交投略顯冷清,短期內仍需觀察台股以及人民幣走勢。
中國央行周二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定為1美元兌7.1992元人民幣,而彭博社交易員和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預期中值為1美元兌7.3103元人民幣。這是自彭博社2018年開始調查以來與預期的最大差距。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二(8月22日)亞市,美元/人民幣早盤一度下挫7.266,隨後反彈至7.288。中國央行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定為1美元兌7.1992元人民幣,官方的修正越來越強於共識。盡管中國央行持續「出手」救市,但華爾街突發警告,這無法改變人民幣貶值的結局,且市場正在目睹中國與美國的名義利率差異幾乎創紀錄地擴大。
在市場開盤前,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設定為7.1992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調5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987。人民幣在中間價上下浮動2%。
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央行既想提振經濟,又想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事實證明兩者難以兼顧。
【直擊亞市】中國央行繼續對抗人民幣空頭!美元走弱逼近103,鮑威爾恐鷹聲難改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中國國有銀行采取行動穩定急挫的離岸人民幣(CNH),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一小彈,其余五大基本金屬齊步走高。由於對中國促進經濟增長的最新一籃子措施感到失望限制漲幅。GMT 1611,三個月期銅周線連三黑後小漲0.5%,報每噸8,280美元,市場擔心中國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和需求疲軟,導致期銅周線連續三周探底。
RIGHTMOVE網站周一表示,8月英國房屋平均要價跌1.9%,創2018年以來8月份的最大單月跌幅,突顯英國央行(BOE)連續升息引發抵押貸款成本上升,導致賣方降低對其房產價格的預期,打壓英鎊兌美元至1.2708低點。隨後三位知情人士稱,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將於本月底訪問中國,旨在穩定已跌至數十年來最低點的英國與中國關系,而且路透報導中國國有銀行采取行動穩定急挫的境外人民幣,限制美元走勢,帶動英鎊兌美元回升至1.2766高點。預估今日英鎊兌美元支撐於1.2720-40,阻力於1.2820-40。(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提供)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上周發布《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申人民幣匯率都不會單邊走貶,而是會保持雙向波動。恆指公司指,從基本面來看,匯率上行風險可能對港股估值產生積極影響,若某只股票的報表貨幣為人民幣,而其交易貨幣為港幣(與美元掛鉤)時,人民幣升值將推高其等值港幣的公司盈利、自由現金流等。
如果他們能夠阻止人民幣的下跌,或許債券銷售會有一些暫時的緩解,但如果我們回到長期視角,這正在演變成更為結構性的問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反覆失望將導致人民幣持續承受壓力,特別是在美國經濟增強的情況下。這將導致越來越多的中國國債被拋售。這也將結束國家外匯儲備累積的主要原因,而外匯儲備的積累原本是為了遏制人民幣的升值。
【大紀元2023年08月21日訊】(新唐人環球直擊8月21日完整版)中國經濟惡化,人民幣兌美元,再次跌破7.3;美韓聯合軍演,金正恩視察東海導彈試驗;喬治敦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解析美日韓強化同盟;紐約第41屆印度日游行,法輪功隊伍受歡迎。
汪濤還將2023年底美元兌人民幣的預測從6.95調整為7.15。報告稱,美元走強和中國經濟復蘇弱於預期,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可能不及此前預測。鑒於美國經濟韌性較強,美國利率水准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准,支撐美元保持高位。
中國消費者支出的下降損害了在華開展業務的公司,例如美國科技企業和歐洲奢侈品集團。中國經濟疲軟也意味著對石油、礦產和其他工業基礎材料的需求減少。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每年購買數十億美元的美國農作物和機械。
美國7月議息會議紀錄偏向鷹派,而且零售趨升難言加息結束,市場押注美國利率維持高位。中國7月經濟受壓,央行上周超預期「減息」,難以扭轉人民幣跌勢,但其後釋放強烈穩匯率信號,人民幣收復部分失地。8月11日至8月18日,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按周下跌0.62%,至7.2845。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按周下跌0.64%,至7.3064;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按周上升0.59%,至7.2006。
受創的人民幣短暫升至一周高位後再度走軟,仍受累於對經濟的疑慮。中國央行周二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定在7.1992元,比路透的預測高1,105點,央行試圖在離岸人民幣上周觸及九個半月最低的7.349元後支撐人民幣匯率。
(中央社台北17日電)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中國政府盼救經濟的同時也要穩定人民幣匯率,但事實證明兩者難以兼顧;房地產壞消息不斷,人民幣跌向紀錄低點,恐將拖累整體經濟更進一步威脅金融穩定。
中國青年失業率在6月為21.3%,連續第三個月錄得新高。官方停發7月數據,導致市場往負面解讀,推斷青年失業率數據非常難看。這並非無中生有,因為7月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都很難讓人樂觀。同時,經濟社會領域發生的一些事件,似乎也反映了經濟下行的事實。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8月7日未能支付兩筆美元債券票息,震撼各界,8月14日公司股價在港股市場跌幅超過16%,至0.82港元,創歷史新低。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國有銀行積極吸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此舉提高了做空人民幣的成本,離岸人民幣一度跌至1美元兌7.3元人民幣的弱勢水平,隨後開始走強。
上周五紐西蘭央行(RBNZ)助理總裁西爾克表示,中國經濟疲軟及全球增長放緩,對RBNZ在2024年底前維持隔夜拆款利率不變的計畫構成風險,並隨著中國第一大房產企業碧桂園陷入美元債償付困境,另一家中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亦考慮進行債務重整,而且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恆大向美國破產法院申請債權人保護,加劇市場對中國經濟低迷的擔憂,令人民幣承壓,即使中國政府努力穩定人民幣匯率,但避險意願升高,重創作為人民幣和中國整體風險流動性替代品的澳幣和紐元,拖累歐元兌美元自1.0893高點下滑。
美元兌10國集團所有貨幣都走弱。在中國人民銀行實施了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人民幣中間價後,離岸人民幣匯率企穩。中國央行繼續打擊人民幣空頭。一個月離岸人民幣銀行間利率躍升至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的人民幣是否已經有可能取代美元?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所前所長萊斯利·利普希茨近撰文指出,長期以來,中國、俄羅斯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一直對美元的「過度特權」感到不滿,這些國家反對美元在國際貿易和官方儲備中扮演的世界貨幣的角色,以及美國國債作為全球安全資產的地位。美元的「過度特權」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對美元的需求,為美國為其巨額經常賬戶赤字和預算赤字融資提供了便利。作為一項外交政策工具,美國把美元「武器化」加劇了這些國家和其他一些國家的不滿情緒。 有人可能會認為,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的角色會讓人民幣對美元構成威脅,但除非其他國家能夠獲得人民幣用於持有以及在貿易中使用,否則人民幣無法扮演美元的角色。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