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進出口數據超預期下滑,澳元/美元看跌至這一關口! @ 2023-08-09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出口 中國
概念:中國進出口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8日電)中國海關總署公布7月份進出口情形,出口年減率達14.5%,創下2020年2月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最大減幅。分析指出,中國出口成績欠佳、內需消費不振,中國經濟復蘇拉動引擎力道被削弱。
中國進出口數據超預期下滑,澳元/美元看跌至這一關口!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二(8月8日)亞市不平靜,人民幣中間價連續兩天上調115點後,反向下調185點或0.26%,報7.1565兌1美元,為7月12日以來最低。中國7月貿易順差擴大,進出口數據的降幅超出預期。美元/人民幣短線沖高,接近突破7.2194,而離岸人民幣一度失守7.23關口。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公布今年7月貿易數據,無論進口還是出口皆遜預期。以美元計價,7月進出口總額跌幅擴大至13.6%,錄4829.2億美元;出口按年跌14.5%,遜預期的跌13.2%,亦是近3年半最大跌幅;進口按年跌12.4%,遠遜預期的跌5.6%。分析認為,中國目前外需比內需更疲弱,惟下半年進口表現有望較出口為佳,加上進口價格已觸底,料未來量價會回升,有助緩解進口負增長壓力。
中國7月份進出口下降速度遠快於預期,進口按年下降12.4%,出口萎縮14.5%,為中國經濟復蘇步履蹣跚和全球需求疲軟的跡象,人民幣、澳元和新西蘭元下跌,澳元兌美元跌0.97%報0.6509。美元走強,美匯指數最新升0.62%至102.684。 歐元兌美元跌報1.0944。 美元兌日圓升報143.1。 英鎊兌美元跌報1.2712。 美元兌加元升報1.3482。 美元兌瑞士法郎升報0.8763。(ME/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指出的那樣,「在中國對世界關閉的三年里,出口幫助支撐了中國經濟,但在2023年,由於全球高通脹和利率上升抑制了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中國的出口表現不佳。」過去3個月,出口均同比下降,6月份下降12.4%,進口也下降6.8%。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顯示,制造業活動也已連續4個月收縮,反映出出口環境明顯減弱,削弱了預期中的中國經濟復蘇引擎之一。
以人民幣計價,前七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3.55萬億元,增長0.4%。其中,出口13.47萬億元,增長1.5%;進口10.08萬億元,下降1.1%;貿易順差3.39萬億元,擴大10.3%。(SL)
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進出口降幅遠超預期,進口同比下降12.4%,出口收縮14.5%,這是中國經濟復蘇步履蹣跚、全球需求低迷的又一跡象。
人民幣走弱,加上中國進出口數據差過預期,港股一度挫近400點,失守250天牛熊線。
中國海關總署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石油進口量為4369萬噸,即1029萬桶/日,進口量較6月份下降18.8%。與此同時,中國整體進口同比下降12.4%,出口同比下降14.5%。出口下降速度為2020年2月以來最快,降幅大於分析師預期的12.5%。
中國7月進出口降幅再擴大,按美元計年減13.6%,其中,出口下降14.5%,進口下降12.4%,降幅皆大於預期。累計今年1到7月的出口年減5%,進口年減7.6%。
經濟 經濟數據表現 宏觀分析 中國市場 遜於預期 進出口 中國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二季度以來,中國月度進出口規模穩定保持在3.4兆元以上。7月,中國進出口3.46兆元,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准,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5.7%,較2020至2022年同期均值高4.5%。整體看,中國外貿進出口運行平穩,符合預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昨公布七月外貿數據,以美元計,七月出口年減百分之十四點五,跌幅比上月擴大二點一個百分點,創下二○二○年三月疫情爆發以來新低;七月進口年減百分之十二點四,跌幅擴大五點六個百分點。七月進出口數據均大幅遜於市場預期,尤其是進口,市場原預期跌幅收窄,顯示內需依舊疲弱。出口欠佳及內需不振,大陸透過外貿拉動復蘇,挑戰巨大。
7月美元計出口跌14.5%進口降12.4%遜預期;中國首7月對美國出口降13%,進口
中國7月進出口降幅再擴大 出口降14.5%
人民幣價回落,加上中國7月進出口數據差過預期,港股周二(8日)低開229點後,跌幅一度擴大至425點,低見19,112點,收市跌353點,報19,184點,大市成交1046億元。恆指8月開局至今累跌894點,市底已經轉差?後市會唔會繼續弱?仲可否憧憬內地推出慨一系刺激經濟政策?
內地上月進出口數據差預期,加上人民幣下滑,港股曾挫逾400點,失守20天(現處19328)、250天牛熊線(現處19297)和50天線(現處19185點),國指與科指跌幅更大,全日挫逾2%。
中國海關總署8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的進出口數據的跌幅都超出了專家們的預測,這給政府出台更多政策以遏制經濟下行走勢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往前看,進出口降幅可能放緩。出口方面,雖然外需壓力仍在,但可能會逐步的改善,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海外高利率環境雖然可能繼續,但已邊際走弱。美聯儲加息已至尾聲,歐央行最新會議對於未來加息的確定性不置可否。二是去年高基數效應將在四季度有明顯的改善。三是隨著國際能源價格開始企穩,價格因素對出口金額讀數的支撐也有望在三、四季度出現邊際改善。四是二季度人民幣匯率存在階段性貶值,對中國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的提升作用可能在四季度有所體現。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A股周二上半場在利空數據干擾下,勉力貼在平盤上下移動,但傳出地產業指標型人物遭公安機構帶走,大盤頓時吹起了涼颼颼的秋風,滬指一度急吐0.7%,終場收低約0.3%。深市和創業板各跌約0.4%和0.5%。地產類股領跌,因大型民營地產商的流動性憂慮與腐敗問題挫傷市場情緒。經濟數據顯示,中國7月進出口貿易皆比預期差很大。其中,以美元計價,中國7月出口年減14.5%,創下2020年2月暴跌40.6%(疫情期間)以來最大跌幅,比上月(-12.4%)擴大2.1個百分點,比市場預估衰退13.2%還糟,連續四個月年比出現負增長。同月進口年減12.4%,為1月衰退20.9%以來最差,較上個月(-6.8%)擴大5.6個百分點,連續十個月年比出現負增長,遠不及市場預估跌幅縮小至5.6%的水准。
【財訊快報/劉敏夫】歐洲股市周二盤初下跌,隨亞洲多數股市下滑跌勢起舞,因中國進出口貿易數據疲弱,引發市場憂心。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盤中下跌1.64點或0.36%,報458.04點。開盤後,20檔產業類股漲少跌多,醫療保健類股指數上漲0.01%,表現最為亮眼。反觀,大宗商品類股指數下跌1.34%,表現不盡理想。歐洲主要股市大抵下跌,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盤中下跌0.36%,報7,526.93點;法國CAC40指數下滑0.51%,成為7,285.55點;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滑落0.47%,報15,875.75點。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出口和進口雙雙下降,且降幅超越預期。以美元計,7月份中國出口年比值下降14.5%,跌幅大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13.2%。當月進口年比值下跌12.4%,跌幅也大於經濟專家預估的5.6%。目前市場還將關注焦點放在本周稍晚發布中國和美國的通膨數據上,因為這些數據對國際金融市場具有影響力。市場分析師表示,財報季期間公布的經濟數據繼續放緩,通膨數據成為交易員關注的主要數據。此外,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上半年獲利大幅萎縮,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同時,洲際酒
【投資入門|中國經濟】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就「7月內地外貿數據」的評論如下:內地7月外貿表現進一步轉弱。整體出口按美元計按年減少14.5%,跌幅大過市場預期的13.2%,連續三個月倒退,亦為近三年半以來最大跌幅。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