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陳茂波:需審時度勢逐年考慮消費券措施 @ 2023-07-02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陳茂波 經濟
概念:消費增長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另外,本月16日將發派第二期電子消費券,陳茂波說,政府沒有想過將消費券作為長期措施,如果外圍環境改善,整體經濟好轉,不一定需要再加大力度撐起本地消費。被問到本港經濟逐步復蘇,會否意味明年停止派發消費券,陳茂波說,目前言之尚早,鑒於外圍環境波動,政府需審時度勢,逐年考慮。
他表示,經濟增長三頭馬車中,出口今年持續下跌,4月份下跌16%;而受地緣政治、歐洲經濟差和美國加息影響,料出口於下半年仍面對較大挑戰。但消費則有所反彈,如4月入境旅客達290萬人次,恢復疫情前的五成,零售貨值和餐飲亦已恢復九成,市面暢旺。他估計,香港全年經濟增長要依靠消費和旅游服務輸出,同時要留意香港經濟易受外圍環境影響。
香港經濟主要動力之一的進出口貿易持續倒退,最新的5月數據顯示,進出口的跌幅都比預期差,以致今年頭五個月的累計出口貨值按年跌16.3%,進口累計貨值跌13.4%,貿易逆差增至1750億港元(下同,摺合約204億歐元)。財政司長陳茂波則早已進行心理預期,明言香港經濟至今主要是靠消費來「頂住」(即「支撐」),不敢直言可保持3.5%至5.5%的經濟增長預測上限。經濟學者袁偉基亦對進出口貿易前景不樂觀,聲言全年的進出口不拖累經濟增長已經很好。
至於消費是鞏固本港經濟復蘇的最重要手段,特區政府大力推動消費市場,一方面派發消費券;另一方面通過保住中小企業,從而保住背後大量就業職位,亦即保住消費能力。事實上,過去幾個月消費增長快速,4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達347億元,恢復到疫情前80%有多;首季食肆購貨總額達90億元,恢復至疫情前近九成,成為鞏固經濟復蘇的最重要動力。他料本港下半年經濟將好過上半年,相信包括利率在內的外圍因素將在下半年轉趨穩定,屆時將帶動香港整體經濟氣氛,預測今年經濟增長3.5%至5.5%。
在「開心香港」主題活動現場,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後,香港經濟活力不斷恢復,希望活動帶來的愉快氣氛可以激發更大的正能量,帶旺本地消費、提振經濟。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活動上致詞,稱香港經濟的「三頭馬車」中,出口方面仍面對挑戰,今年以來下跌10%以上,商界投資雖有增加,但對經濟的效益需要一段時間才顯現,故此期望零售及旅游業能「加把勁」支持香港經濟。他相信今次零售協會舉辦的購物節,能為未來2個月以至未來半年帶來開心氣氛。他說,香港在4月至5月的訪港旅客數目回升到290萬人次,為疫情前的五成多,零售業及餐飲業銷售都回到疫情前近九成水平,相信下半年在運載力恢復及舉辦多項大型盛事支持下,訪港旅客數字會再增加。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今(29日)公布將在7月1日至8月31日,舉辦「香港開心購物節 - 食玩買返曬黎」,提供價值約15億元禮遇。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旅客的消費力亦減弱,較疫情前低一至兩成,期望開心購物節過後,可重塑本港購物天堂的美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表示,本港「三頭馬車」之一的出口業仍面對挑戰,今年下跌10%以上,期望零售與旅游業能支撐本港經濟。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指,業界滿意派發消費券安排,但預期下期消費券的效應或不及以往熾熱,期望購物節帶動消費氣氛,提升消費券作用。她又指,訪客旅客人數已逐步回升,但速度未及預期,業界在五一的生意恢復至疫情前約一半,內地旅客消費力亦較以往下跌一至兩成。她表示,內地旅客過往或特意來港消費,現時多在香港有特定活動再順便消費;期望隨著內地經濟復蘇,相關旅客消費力會進一步提升。
香港出口連跌5個月造成壓力 陳茂波:經濟增長靠消費和旅游輸出
特首李家超政府上任快一年,香港經歷了疫後通關及復常,但經濟復蘇的力度依然不足,拼經濟、拼發展,仍是港府未來重要任務。李家超和財爺陳茂波都認為,消費和旅游是下半年復蘇的重要引擎。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