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東方日報產評】港股流動性不改雙櫃台猶如花瓶 @ 2023-06-21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雙櫃台
概念:港股雙櫃台模式 , 港交所港幣人民幣雙櫃台
香港經濟日報指出,因為港股通投資人未能在首日參與雙櫃台,市場預計人民幣櫃台首日交易量會偏低。在首小時交易,騰訊人民幣櫃台成交人民幣(下同)1,460萬元,涉27筆交易,較港幣櫃台同一時間有逾5,700筆交易、25億港幣成交,明顯較少。另一藍籌友邦人民幣櫃台暫未有成交。
香港經濟日報今天報導,港交所今起推出「雙櫃台」,24家大型港股新增人民幣櫃台,供投資者以人民幣買賣股票,並可作跨櫃台交易。首批納入「雙櫃台」名單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中移動等,總市值占港股總市值逾三分之一,並占港股日均成交約4成。
所謂「雙櫃台模式」即港股市場設立港幣和人民幣兩個櫃台,分開交易兩種貨幣股票,允許投資者跨櫃台自由轉換以縮小價差,同時引入做市商以解決流動性問題。這意味同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可以用港幣也可以用人民幣計價,投資人既可以用港幣購買也可以用人民幣購買。目前,港交所已公告24檔雙櫃台證券。
國信證券指出,雙櫃台模式是首次在海外市場有如此大規模的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交易,港幣與人民幣雙幣報價的落地有望吸引更多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雙櫃台模式與「擴容互聯互通」的政策組合拳有助於擴大人民幣雙向跨境資本流通的渠道,為香港證券市場帶來更多增量交易,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農銀國際報告指出,雙櫃台模式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舉措。隨著離岸人民幣資產類型的供給擴大,持有離岸人民幣資產(如離岸人民幣存款、離岸人民幣債券、離岸人民幣股票)的機會成本將會降低。擴大離岸人民幣計價資產的供應范圍,有利於優化離岸人民幣資產持有人的回報,進而促進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流通。相信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在不久的將來也將向南向港股通的中國內地投資者開放。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的推出,是香港市場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重要一步。「雙櫃台模式」可以為離岸人民幣提供更多資產配置選擇,有助於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對於港股市場,中長期維度下,雙櫃台模式有助於改善港股流動性和成交活躍度,進一步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港交所營運科交易部聯席主管郭含笑認為,「初期人民幣櫃台的流動性可能不會太好」,但雙櫃台莊家機制可以讓人民幣櫃台的流動性有所保證,並且將使人民幣和港幣櫃台兩邊的價差降到最低。香港交易所19日在香港證券市場正式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人民幣可以直接買港股。陸專家指,有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通社)
「雙櫃台模式」是指港股市場設立港幣和人民幣兩個櫃台,分別交易兩種貨幣計價的股票。雙櫃台模式的推出,可以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貨幣偏好選擇買賣貨幣,避免在投資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匯兌成本和匯率風險,在此基礎上能夠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目前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此舉為境外人民幣拓寬投資標的范圍和使用渠道,令在境外持有人民幣的持有者更樂於長期持有人民幣以及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同時,相關機制設置也為人民幣櫃台提供了流動性支持,增加人民幣計價股票的流動性和吸引力。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雖然人民幣計價股票並非首次推出,但雙櫃台模式可讓投資者跨櫃台交易,推動交投及股票的定價效率,對人民幣的流動性、應用程度都有所提升。他表示,香港在中央的支持下,與人民銀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確保香港有充足的人民幣流動性,未來會繼續擴闊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的渠道,提升相關基建,建立更廣闊的離岸人民幣生態系統,包括推動將人民幣櫃台納入南向港股通。
對此,中信證券預計,在人民幣櫃台可納入港股通交易機制下,境內投資者買賣人民幣計價的港股便可規避換匯成本和匯兌損益風險,更為利好南向高頻交易者。整體來看,預計設有人民幣雙櫃台的個股短期將受益於新增的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而在未來若納入港股通交易體系,也將受益於境內資金的流入,中長期維度,將有效緩解港股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推動優質公司的估值修復。不過,中信證券提醒,港股通納入交易范疇的方案仍在研究規劃階段,此外目前二次上市標的尚不能納入港股通,即便未來此類標的可以使用人民幣交易,是否能納入港股通尚不可知。
【信報財經新聞】「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今日(19日)推出。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歐冠升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表示,港股是世界上第一個實施兩種貨幣櫃台結構的市場。這種全新的模式能夠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地位,同時將便利人民幣在港股市場交易中的使用,拓寬人民幣投資產品范圍。
港股通以人民幣計價,但港交所在綜合考量後,還是選擇小步快跑的節奏,先推出雙櫃台模式,下一步計劃則是允許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賣人民幣櫃台
港交所(00388)推出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交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將會加快,短期目標將人民幣計價股票納入南向通。人民幣櫃台首日順利啟航,成交逾1.6億人民幣,港股整體交投則逾1,000億元。不過,有報道指,有會計師行預計今年近100只新股來港上市,集資規模有望至1,800億元,但市場表現仍取決於內地刺激政策及美息走勢。
從首日交易情況來看,上市的24只雙櫃台證券股價現分化。截至收盤,9只個股上漲,其中中國移動-R漲1.89%、恆生銀行-R漲1.52%,吉利汽車-R漲0.55%;其余15只個股下跌。從成交額來看,中國移動-R、騰訊控股-R、中國平安-R、中國海洋石油-R等4家公司證券首日人民幣櫃台成交額均在千萬元以上。從人民幣和港幣價格比率來看,上述24只港股雙櫃台價格比率與港元兌人民幣匯率偏差都較小。「偏離度基本保持在±0.50%之間,反映了市場的有效性。」一位港股投資者對記者表示。
「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昨日正式推出,24只雙櫃台證券的港幣櫃台及人民幣櫃台,成交額分別為292億港元及1.63億元人民幣,其中人民幣櫃台中,中移動(80941)成交額最高,達5520.19萬元,最少的長城汽車(82333)成交額僅1.67萬元;但中國移動(941)及長城汽車(2333)港幣櫃台成交分別高達8.75億元及3.5億元,兩個櫃台成交之間差距懸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相信,雙櫃台有助推動港股交投上升,以及提高股票定價效率,下一階段工作就是將人民幣計價產品納入南向通。
劉剛認為,雙幣計價有望吸引更多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尤其是長期價值型投資者,從中期來看吸引更多人民幣資金沉澱,進而有望提升港股交易的活躍度和交易量。而從更長期的維度來看,雙櫃台模式對於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也有重要意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及離岸人民幣的最大市場和清算中心,其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保持資本賬戶相對管制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啟動第一日反應淡靜,港交所(0388)跟隨大市低收逾1%。
消息面上,港交所昨日正式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為發行人和投資者提供港幣和人民幣計價股票的選擇,但內地投資者暫時無法通過港股通參與雙櫃台模式。對此,香港金融業界的高管們分別在不同場合表態,將積極推動雙櫃台模式納入港股通交易。
投資入門|港交所雙櫃台懶人包:股息、交易費點計?8條人民幣雙櫃台Q&A+投資者4個必知
此外,業內普遍認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上線後將進一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下一步發展方向或是聯接人民幣櫃台與港股通交易,讓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以人民幣計價的港股市場。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