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預計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將成長2% @ 2023-04-28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美國 經濟 預期 首季
概念:美國首季經濟放緩
【明報專訊】受利率上升、借貸成本向上及通脹高企等因素影響,美國經濟增長顯著放慢。美國首季GDP初值,按季折合成年率增長1.1%,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增幅,並較第三及第四季分別為3.2%及2.6%的增幅顯著放緩。雖然消費者支出繼續推動美國首季經濟增長,惟商業及住宅投資放慢,拖累了整體經濟。庫存放緩,令上季GDP增幅減少了2.26個百分點。分析師普遍預期,受加息等影響,美國今年稍後的經濟將進一步降溫。
美國首季經濟增長放緩至1.1% 核心通脹高過預期
美國經濟表現遠遜預期,商務部公布,今年首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年率計按季增幅僅1.1%,只及市場預期的一半左右,並且較前一季度的2.6%大幅放緩1.5個百分點。GDP差劣的表現主要受到本地投資萎縮所拖累,特別是私人庫存減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放緩速度超過了預期,因為消費者支出加速增長被企業清算庫存所抵消。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年率為1.1%。路透調查預測為增長2.0%。民間庫存投資下降了16億美元,這是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次下降,可能對在年底前可能面臨衰退的經濟來說是個好消息。勞工部另一份報告顯示,在截至4月22日的一周內,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6,000人,經季節調整後為230,000人。續請失業金人數下降3,000人,至185.8萬人。美元周四上漲,因為低於預期的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被認為不太可能阻止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下周加息。市場已經將5月政策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定為近85%,之後暫停加息的可能性也被消化了。
分析員指出,首季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因為利率上升和通脹持續,目前普遍預期,經濟未來將進一
美國商務部4月27日公布,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放緩至1.1%,遠低過市場預期的2%。
美元上升,在美國首季經濟增長放緩至1.1%,及核心通脹高過預期的情況下,鞏固市場對聯儲局下星期再度加息的預期。
美國首季GDP增速為1.1% 低於預期
盡管美國首季經濟放緩,但FACEBOOK母公司META(美:META)首季收入超市場預期,刺激股價飆近14%,帶動美股漲幅擴大,道指最多飆557點;反映中國概念股表現的金龍指數反彈1.7%。
休斯頓LIPOW OIL ASSOCIATES的總裁ANDREW LIPOW說,「原油價格的小幅上漲是由過去幾天拋售後的空頭回補造成的,」周三,由於對美國經濟下滑的憂慮蓋過了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幅度大於預期的影響,指標油價下跌了近4%。 投資者正在關注經濟數據對能源需求的任何方向性提示。
首先,投資者最留心的是美國經濟數據,以判斷聯儲局加息路徑。本周觸目的經濟數據是周四的美國首季經濟(GDP)增長報告,還有周五的美國個人開支物價(PCE)指數及就業成本指數。
近期多項內地經濟數據表現亮麗,由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升4.5%,以至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擴至10.6%等,均遠勝預期。唯獨與工業相關的首季工企利潤總額差強人意。
美國首季GDP初值增1.1%,遠低市場預期的2%,但隔晚美股不跌反升。對此亨達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表示,數據反映美國經濟衰退機會增加,但相信情況輕微,毋須太擔心。同時美元弱勢持續,亦有利科技股,並有望帶動股市表現。至於港股近期成交淡靜,反映投資者偏向保守,大股東減持潮亦拖累市場氣氛,但料影響不大,預期恆指維持在19,400點至20,200點的大型區間上落為主。
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1.1% 低於市場預期
五一長假臨近,港股今日(28日)反覆上落。美國昨晚公布今年首季經濟以年率計按季增長1.1%,低於市場預期,美股受科技股升勢帶動,道指及納指隔晚(27日)各升1.6%及2.4%;執筆之時,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率跌至3.458厘,日央行稱會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美匯指數升至102.01,道指期貨最新跌168點或0.5%,納指期貨最新跌0.3%。中央政治局今日召開會議,當局指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關鍵所在,指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上證綜指今日升37點或1.1%,收3,323點,深證成指升1.1%,滬深兩市成交額共1.12萬億人民幣。
重型機械制造商CATERPILLAR(美:CAT)一直都被視為衡量經濟盛衰的風向儀,集團首季收入按年升17%,至159億美元,高過市場預期約152.5億美元,期內調整後每股盈利按年急增超過70%,至4.91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3.78美元。
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已經擺脫了去年的增長困境,修復性復蘇已經全面展開。但是經濟也存在著明顯的矛盾。第一個是消費復蘇和收入預期低迷之間的矛盾,餐飲、旅游、會展的火爆和大宗耐用品消費的低迷形成強烈對照,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以及增長預期不理想。第二個是融資熱烈和實體投資不足之間的矛盾。今年首季社會融資數據無論在數量還是在結構上都很好,但是對國企以外實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沒有想像的大。
報告還顯示,美聯儲密切關注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上漲4.2%,高於預期的3.7%。經濟學家把高通脹和經濟緩慢增長同時出現稱為「滯脹」,在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國出現過。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