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首季GDP數據的五大看點 @ 2023-04-19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 經濟 首季 預期
概念:中國首季經濟增長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認為,今年零售增長雖未必會維持雙位數的強勁增速,不過近期內地通脹相當溫和,有助保持居民購買力,為零售和服務營造有利環境,認為內地消費增長可以持續。雖然外貿環境不利,但3月出口表現平穩,反映內地出口有一定韌力和供應鏈優勢,該行維持今年內地經濟6%增長的樂觀預期,只要內地服務業增長,能如2021年疫後首年達高單位數增速,就可達到以上目標;高盛亦指中國首季GDP增長勝預期,但維持全年6%GDP增長預測,並將次季的按季增長預測由原先的5.5%下調至4.9%。
不久前,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測第一季經濟成長率4.1%左右,這跟市場上普遍的看法相近。為何第一季度經濟會超出市場預期?
如果觀察中國第一季的經濟成長數據的細節可以發現,優於預期的成長主要是由消費所帶動。《彭博》指出,中國3月的零售數字明顯優於預期,較去年成長了10.6%,比經濟學家預測的7.5%高出許多。
匯豐環球研究報告指,中國內地首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生產總值按年增4.5%,增速是近一年來最快。匯豐指,首季經濟數據的良好開局,為內地經濟復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環球需求或將繼續放緩、勞動力市場壓力上升,加上房地產市場尚未完全回復穩定,內地仍需保持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延續復蘇勢頭。
中國首季GDP按年增4.5%,超出市場預期,大行瑞銀亦上調今年內地GDP增速目標至 5.7%,其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卻認為,內地GDP按季增長動能或見頂,料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放緩。
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數據昨日出爐,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8499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超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經濟學家預計,經濟恢復向好態勢仍會延續,預計二季度GDP可實現6%以上增長。
瑞銀則表示,得益於消費和房地產的強勁反彈,中國第一季復蘇強於預期,故此將今年的經濟預測從5.4%上調至5.7%。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19日電)中國官方發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4.5%,遠超外界預期。中國經濟學者分析,主要拉動中國第1季經濟成長的時間點在3月。而原本以為表現會比較疲弱的出口領域,反成為主要動力。
而復蘇不均衡,恰恰意味著復蘇或仍有很大空間。目前企業仍處於去庫存階段,對應於工業弱復蘇。但工業產銷率已經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位,工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降至2017年以來(除2020年首季外)最低位,繼續下降時間可能已不長久,一旦這些指標觸底企穩,預計會對工業構成利好。再加上3月出口大超預期,而出口領先於庫存周,因此下半年企業可能進入補庫存周期,對應於下半年工業復蘇可能比上半年更強。鑒於首季GDP已經大超預期,信達證券上修全年經濟預測,預計第二季GDP將達到8%以上,全年GDP將奔向6%。
國統局發言人付凌暉指,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逐步增強,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考慮到去年第二季受疫情影響基數較低,今年第二季經濟增速或較首季明顯加快,但隨第三、四季基數上升,增速會有所回落,若不考慮基數影響,總體全年經濟增長有望逐步回升。他說首季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認為中國經濟目前及下階段都不會通縮。
2023年中國第一季度GDP為28.5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4.5%,高於預期的4%及前值2.9%,國家統計局更指出︰「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顯加快。」雖然首季GDP勝預期,但港股在連升3日、累升472點後有獲利回吐,恆指低開139點,報20643點,早市跌幅曾收窄至40點,高見20742點,其後再度受壓,午後更跌穿早市低位,最多跌223點,低見20559點,收報20650點,跌131點或0.6%。
隨著嚴厲的「清零」防疫封城封控去年年底解除,中國經濟今年首季的成長率高於市場預期。不過,全球經濟增長減緩的逆風將為中國經濟帶來嚴峻的挑戰。
一、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本(2023)年4月14日發布的預估報告顯示,星國本年首季的經濟成長不如市場預期,年比成長率為0.1%,低於去(2022)年第四季的2.1%,是自2020年第四季以來最疲弱的季度成長。經季節性調整後,首季經濟季比萎縮0.7%,逆轉前一季的0.1%成長。其中,制造業年比從去年第四季萎縮2.6%擴大至本年首季萎縮6%,主要是受電子業拖累,為自2015年第四季以來最疲軟的表現。
中國經濟增長數據較預期佳,抵消美國聯儲局加息影響經濟增長的負面效應,國際油價變動不大。
中國官方今天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4.5%,創過去4季度以來最高。分析說,首季經濟數據略超預期迎來開門紅,顯示市場主體信心正在恢復,但3月各指標按月顯示復蘇走勢略下降,內需不足制約明顯。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內地今年首季經濟增長好過市場預期,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卓亮昨表示,內地及香港受惠於經濟活動正常化,復蘇勢頭良好,預料內地經濟能達到全年增長5%的目標,香港經濟可望按年增長近4%。
較早時,中國公布的首季經濟增長4.5%,優於市場預期。交易商稱,中國經濟前景較美國佳,資金從美匯流走,消息利淡美匯。人民幣兌美元升0.02%,至6.8824元。
消費帶動 中國首季GDP升4.5%勝預期
【明報專訊】內地去年底取消了大部分與疫情相關的管控措施,市場預期中國經濟今年將會出現明顯反彈,因內地居民的「報復式消費」會帶動零售業有強勁增長。故此,在去年11月港股大反彈中,消費及零售板塊也成為資金追捧對象。而事隔接近半年,內地經歷了新春假期及第一季後,消費品板塊到底能否達到投資者的預期呢?個別上市公司發布第一季業績概況,可以從中了解內地經濟復蘇的情況。
孟瑋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首季中國經濟發展實現良好開局。在全球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主要經濟體通脹居高難下的背景下,中國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事,實現了經濟較快回升,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4.5%,增速比去年第四季提高1.6個百分點,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中國今年首季經濟增長高於預期,但有聯儲局官員建議繼續加息,拖累道指下跌。
受惠於疫後消費快速回升,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勝預期,增速是四個季度以來最快。分析人士表示,於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下,預料第二季經濟增速繼續向上,但內需不足制約下半年或放緩。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雖然內地3月份經濟數據好壞參半,但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5%,超過市場預期,反映內地重新開放後復蘇非常強勁。至於3月內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3.9%,略低於預期;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升10.6%,主要由於對疫情敏感的餐廳銷售額增長顯著改善。
中國首季GDP超預期 汪濤:按季增長動能可能見頂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中國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5%,大勝市場預期的4%,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國民經濟企穩回升,開局良好,但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國內需求不足制約明顯,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認為,一季度GDP數據高於預期,主要是服務行業拉動,體現的是擠壓的消費需求和低基數效應。從增長動能來看,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並不好,內需不足仍是主要阻力。預計二季度在低基數效應下,GDP增速繼續摸高,但下半年會顯著放緩。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