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歐美出口減廣交會展商拓俄商機俄客:來華采購方便可人民幣結算- 20230416 - 中國 @ 2023-04-18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廣交會
概念:中國廣交會
「辦好第133屆廣交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說,對中國而言,廣交會展位是企業走向世界的橋梁;對世界而言,廣交會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與中國企業合作構建安全、可靠、高效的供應鏈創造機會,也為他們搭上中國經濟復蘇和發展快車提供平台。
黃世聰:「其實廣交會所在的廣東省,也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經濟火車頭,跟對外貿易的一個櫥窗。如果廣交會是這麼的冷淡,那當然暗示著中國對外貿易,可能以今年來看的話,還是一個非常慘淡的狀況。」
【大紀元2023年04月17日訊】號稱歷史上最大的「廣交會」15日開始。「廣交會」歷來被視為中共「對外經濟最重要的窗口和風向標」,官方大力粉飾宣傳「盛況」,但參展商則吐槽沒有什麼收獲,質疑展方有意制造出進場大排長龍的場面,事實上外國人寥寥無幾,滿屏都是中國人。
廣交會是我國目前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被譽為「中國第一展」。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實現了規模擴大、題材優化、雙線融合、質量提升四個新突破。作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展覽總面積從118萬平方米增至150萬平方米,展位數量從6萬個增至近7萬個。線下展企業從2.5萬家增至約3.5萬家,新參展企業超過9000家。線上展企業近4萬家,上傳展品已超過300萬件,其中新產品近80萬件。
毫無疑問的是,本屆廣交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4月15日,廣交會大會領導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巡視第133屆廣交會並調研。王受文指出,廣交會是聯通中國與世界貿易的橋梁。「廣大企業要充分利用廣交會平台,廣泛深入接洽采購商,積極拓展出口市場。廣交會要越辦越好,不斷優化創新線上線下辦展模式,幫助企業獲取更多訂單。」王受文強調,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外貿企業要堅定創新信心和勇氣,不斷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受三年疫情防控政策影響的廣交會近期終於恢復線下活動。然而場館遇冷、交易減少,昭示著中國進出口貿易疲軟。有專家分析說,今年三月中國進出口總額激增是受防控解封影響,中國制造商在追趕去年拖延的訂單,但這個紅利將很快耗盡。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正在舉行的第133屆廣交會上,參展企業中,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達到了5700家,創歷史新高,中國制造正在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而持有終身廣交會入場券、多次參加廣交會、生意額巨大的美國商人 STEVE NEUMAYER 在會中則向大家現身說法,介紹他多年來參加廣交會的經驗和成果。他並鼓勵有興趣與中國做生意的商戶,踴躍參加本屆的廣交會。當天在線上出席會議的中銀美國行政副總裁喬磊也向大家介紹中銀美國分行的業務,而廣交會外事辦副主任余意則解釋有關如何參加本年度廣交會的線上線下注冊程序指引與業務交流等詳細信息。
今天(4月16日)是第133屆廣交會開幕第二天。本屆廣交會共吸引了226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和參展商。參會外商表示,看好中國經濟,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
創辦六十余載的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是外貿企業展示風采、走向世界的國際化平台。本屆廣交會,南京企業聚焦智慧、綠色、科技、健康等國際貿易新趨勢,逐「新潮」秀「新品」,向全球客商亮出「南京智造」的創新實力,全力以赴爭訂單、拓市場。
與此同時,余淼傑對中國外貿形勢表示樂觀,「發展經濟最重要的是人來人往,今年廣交會開幕兩天的客流量累計超過66萬人次,說明其它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經濟復蘇的重視,企業應該增強信心」。
「這兩天參展感受到客流量非常大。我們參加過4年廣交會,此次帶來了公司的最新產品參展。希望可以將本土產品銷往海外更多市場,也希望與中國企業達成合作。」ERDINC KUCUK表示,中國市場龐大,消費力強,希望通過新技術和新設計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公司品牌。
在海爾的展位內,一位來自土耳其的采購商亞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上一次來中國還是2016年,此次參加廣交會想看一下中國有什麼新產品、與中國企業有什麼新合作方式。亞酷2013-2016年曾在廣東中山古鎮開LED燈廠,這次他陪合作伙伴一起,想看看能否與中國企業合作,在土耳其開設空調工廠。
央視網消息:4月15日—19日是廣交會第一期,聚焦電子及家電、照明、車輛及配件、新能源領域,開幕以來的表現和熱烈氛圍遠超預期。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風向標」。本屆廣交會的火爆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外貿的創新、韌性以及中國「智」造的蓬勃活力。新展館擴容升級滿足大型器械展覽需求
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日前在廣州開幕。為支持辦好本屆廣交會,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日前出台政策,明確對部分進口展品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廣州海關、稅務部門也發布服務保障措施,助力企業享受相關政策紅利。這些舉措有力促進廣交會提升進出口融合水平,推動建設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展會平台,促進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
創辦六十余載,廣交會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本屆展覽總面積達150萬平方米,線下展企業約3.5萬家,新參展企業超9000家……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廣交會,實現了規模擴大、題材優化、線上線下融合、質量提升4個新突破。
「廣交會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廣交會在促進中國與西班牙乃至全球的貿易合作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班牙特樂士公司總裁祖安·巴薩甘那稱,在過去的20多年里,該公司通過廣交會與中國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建立了更多更好的關系。其對廣交會全面恢復線下展,感到非常高興和期待。
央視網消息:第133屆廣交會從4月15日—5月5日分三期舉辦。4月16日,廣交會副秘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文仲亮在出席「中國—非洲西亞經貿合作新機遇」論壇時表示,廣交會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平台。
在傑克看來,在廣交會能遇到客戶、遇到合作伙伴、遇到朋友,這不僅是他們和廣交會的故事,也是巴西的公司和廣交會的故事。中國是巴西的主要貿易伙伴,廣交會是巴西商人訪問中國的主要目的地,包括傑克在內的眾多巴西商人都對第133屆廣交會充滿極大期待。「因為在廣交會我們可以找到最好的供應商和最好的產品。」他說。
作為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促進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台,廣交會有力帶動了中國進出口貿易的蓬勃發展,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互動。
正值繁花時節,花城春意盎然。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舉行。這是疫情三年後首次全面恢復線下舉辦的廣交會,也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召開的首屆廣交會。
4月15日,第133屆廣交會一期在廣州拉開帷幕。廣交會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風向標。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