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今日財經市場5件大事:OPEC+意外減產攪動整個金融市場作者Investing.com @ 2023-04-04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減產 油價
概念:宣布減產石油油價
(中央社利雅德2日綜合外電報導)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大國今天突然宣布,為穩定市場,將「預防性」每天減產超過100萬桶;消息宣布後,油價應聲大漲。
油價持續低位徘徊,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OPEC+)周日突然宣布「自願減產」,其中沙特阿拉伯宣布,自5月起每日減產50萬桶。
簡單而言,歐佩克+在去年10月宣布減產200萬桶/日情況下從5月起再度減產160萬桶/日,合計減產達360萬桶/日。這當中包含了俄羅斯此前宣布自3月起減產50萬桶/日(俄羅斯將50萬桶/日減產從6月底延長至2023年年底)。
歐佩克+意外宣布減產,國際油價進一步大漲
具體來說,沙特阿拉伯宣布將從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願將原油產量削減50萬桶/日伊拉克將減產21.1萬桶/日,阿聯酋將減產14.4萬桶/日,科威特將減產12.8萬桶/日,哈薩克斯坦將減產7.8萬桶/日,阿爾及利亞將減產4.8萬桶/日,阿曼將減產4萬桶/日。此外,俄羅斯宣布將減產50萬桶/日的措施延長至2023年年底。
其他OPEC+成員國也紛紛仿效。伊拉克宣布減產21.1萬桶/日,其次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減14.4萬桶/日、科威特12.8萬桶/日、哈薩克斯坦7.8萬桶/日、阿爾及利亞4.8萬桶/日和阿曼4萬桶/日。
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OPEC+)進行部長委員會線上會議前,多個成員國突然宣布減產,當中沙特能源部表明,減產是為了支持石油市場的預防性措施,俄羅斯亦宣布大幅減產50萬桶,各國累計宣布減產超過160萬桶,預期油價短期或會出現一番波動。
《經濟通通訊社3日專訊》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昨日突然宣布每日減產合共逾160萬桶,消息帶動英美期油在亞洲交易時段升逾半成,高盛隨即上調今年及明年油價預測,中海油(00883)及中石油(00857)今日曾齊飆逾半成,中石化(00386)亦曾升近3%,不過其後升幅均收窄,中石化更倒跌收市。值得留意,早前銀行危機曾拖累油價觸及15個月低位,OPEC+或因此而有所行動,但油價若飆升或加劇通脹,加息預期亦可能再升溫,現時高追油價風險高,而「三桶油」股價亦已升至高位。當然,如看好油價跌極有限,油股可待股價回調再吸納,以去年業績而論,首選中海油及中石油。
OPEC+突然宣布每日減產逾110萬桶,由5月起至年底,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將每日減產50萬桶,其他響應的成員國包括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及哈薩克等,非OPEC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則宣布於3月至6月實施的自願每日減產50萬桶,將持續至年底,意味從7月開始,市場上的原油日產量將較預期少約160萬桶。
油價於亞洲交易時段飆升,石油產生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突然於周日(2日)宣布,從5月起每日減產160萬桶原油。受到消息刺激,油價於亞洲交易時段急升近6%。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伙伴國(OPEC+)多個產油國二日意外宣布從五月起,原油日產量將減少逾一六四點九萬桶,三日亞洲市場油價一度飆漲百分之八,凸顯油國組織領袖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間的矛盾加深。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對此指稱,此舉「符合全球能源市場利益」,使國際油價「保持在一個良好水准」。
【OPEC+宣布5月起減產】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盟友組成的聯盟(OPEC+)4月3日(今日)將舉行部長級監督小組會議。於會議召開前,油組聯盟突然宣布減產合共逾100萬桶。於5月起至年底,油組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將每日減產50萬桶,其他響應減產的油組成員國包括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和哈薩克等。非油組主要產油國、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俄羅斯由3月至6月實施的自願每日減產50萬桶行動將持續到年底,意味於5月起,油組聯盟成員國額外每日減產超過160萬桶。連同油組聯盟去年11月起每日合共減產200萬桶,意味下月起每日減超過360萬桶,相等於全球需求約3.7%。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周日意外聯手減產,各國累計宣布減產166萬桶,將由5月開始生效,並一定持續至年底。高盛表示,考慮到OPEC+(油組及俄羅斯)的原油供應大幅減少,需求略為下降及法國儲備產能額外釋放,因此將今年底布蘭特期油價格預測調高5美元,至每桶95美元,2024年底布油預測調升3美元,至100美元。
此外,伊拉克將減產21.1萬桶、阿聯14.4萬桶、科威特12.8萬桶、哈薩克7.8萬桶、阿爾及利亞4.8萬桶、阿曼4萬桶,共164.9萬桶。這兩輪減產預估共將使全球石油產量在未來七個月內減少約3%。其他產油國不在原訂3日舉行的部長級會議宣布減產,極不尋常,顯示OPEC+覺得事態緊急,須立即減產,也讓市場備感意外。
至於OPEC+宣布減產後,其後續發展如何,陳寶郎指出,還要注意三大關鍵。首先油價終究取決於市場供需,原本第2季因煉油廠歲修,原油價格欲強不易,在OPEC+宣布減產後,會漲多少仍難判斷。另,歲修結束、進入7月後的供需狀況,也是重點所在。其次,不能忽視美國政府降低通膨的決心,是否可能使用戰略工具壓抑油價?第三、OPEC+減產聲明是否落實。
市場原本預計OPEC+將維持去年10月作出的減產200萬桶/日決定,但OPEC+上周日(4月2日)意外宣布,將進一步減產約116萬桶/日。此舉震驚了市場,周一開盤國際油價暴漲近8%。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僅強調,二日宣布減產是旨在穩定市場的「預防措施」,減幅不到該國去年每天平均產量一一五○萬桶的百分之五。名義上,俄國亦在二日減產的行列中,但俄方的每日減產五十萬桶措施,早在幾周前就已宣布。
這是OPEC+自從去年10月宣布每天減產約200萬桶以來最大幅度減產,物價飆漲在當時是即將舉行的美國期中選舉主要議題。拜登當時矢言,減產之舉將會造成「後果」,美國民主黨國會議員則呼吁凍結與沙烏地的合作。
外電報道,沙地阿拉伯及油組與伙伴國(OPEC+)宣布5月起進一步減產每日116萬桶。OPEC+上周六(1日)舉行視像會議,市場原預期現有每日減200萬桶的做法延續至今年底。
俄羅斯之前已表示日產量將減少50萬桶,直到今年底為止,以反制西方國家停止進口俄油及限制俄油出口價格等作法。但其他產油國並非在部長會議上宣布減產,因此極不尋常,顯示以沙國為首的產油國覺得事態緊急,必須立即減產。
石油輸出組織(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非OPEC產油國組成的OPEC+宣布一項自願性減產決定,讓OPEC+在年底前每天合計減產約115萬桶原油,立即刺激國際油價飆漲逾6%。
意外宣布減產凸顯了地緣政治博弈的激烈。去年俄烏沖突爆發後,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自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中東與美國關系也急轉直下,去年在油價較高時拜登曾訪問沙特斡旋增產事宜,但被沙特拒絕,這也間接使得俄羅斯與中東產油國逐漸成為利益共同體,此次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