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銀行「手指擠兌」潮恐現!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呼吁:比照股市設熔斷機制 @ 2023-03-23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銀行 瑞信 香港 債券
概念:瑞信瑞信 , 香港銀行資本
被問到現時是否入市撈底好時機,王良享回應︰「香港上市銀行系,美國(銀行)就唔系。」香港銀行有發行AT1債券,在環球市場沖擊下,香港銀行的AT1債券均錄得下跌,匯豐AT1債券每1美元面值曾下跌逾5美分,至90美分下方。但AT1債券下跌並不代表銀行的資本下跌。債券價格下跌,只代表未來銀行再推出同樣債券時,投資人購買意欲降低。
歐美銀行業爆雷事件不斷,擁有166年歷史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近期陷入經營危機。在瑞士政府推動之下,瑞信最終以上周五市值約四成、僅30億瑞士法郎(約254億港元)的「蔗渣價」,賣盤予其競爭對手瑞銀集團(UBS)。股東蒙受損失之余,債券持有人下場更慘,因瑞信所有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下稱「AT1債券」)將直接撇帳,總值160億瑞郎(約1,350億港元)的債券淪為廢紙!專家警告,此先例一開,許多機構可能需要為此類債券進行減值撥備,繼而波及全球債市定價,最終「火燒連環船」拖累更多銀行。
【彭博】-- 在歐洲,瑞銀集團對一種在瑞信集團收購案中被全額減記的高風險債券依賴度最高。根據彭博計算,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相當於瑞銀最優質監管資本的28%左右。其比例僅略高於巴克萊,而歐洲16家大行的平均風險敞口約為16%。 「從資本的角度來看,如果AT1的融資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極端上升,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銀行尋求用普通股一級資本(CET1)取代AT1資本的情況,」高盛分析師CHRIS HALLAM在報告中寫道。推薦閱讀:瑞信之殤暴露AT1債券可怕真容:QUICKTAKE瑞信160億瑞郎(172億美元)高風險債券遭減記這一歷史性事件,給市場帶來了沖擊,而債券持有人認為股東應該最先承擔損失。歐盟和英國的監管機構周一重申,在其轄區內,股票的受償順序在債券之後。推薦閱讀:AT1債券成棄兒 歐洲官員匆忙救場穩信心 (1)AT1債券過去曾為銀行提供了更便宜的增資方式,但過去幾天的事件已顛覆了這一認知。根據彭博匯總的數據,歐洲大行的股權資本成本目前平均為13.4%。這低於AT1債券的平均殖利率,後者在瑞信債券減記事件後飆升至15.3%。根據彭博一項多貨幣指數,2月初,AT1債券的殖利率為7
【時報-台北電】瑞士信貸AT1債全數歸零,恐不合法?國泰金控(2882)總經理李長庚2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瑞信與瑞士銀行合並記者會上,瑞士金融監理單位FINMA表示,瑞信的資本及流動性都符合要求,李長庚重話說:「那憑什麼去注銷瑞信的AT1?」強調應協助國人,對於投資16億元的瑞信AT1向瑞士當局爭取權益。 金管會已公布,到2月底銀行、保險及證券對瑞信的總曝險金額1,556億元,都沒有投資AT1債,但是國人在銀行財管部門買到16億元瑞信AT1,這部分李長庚主張,應可想辦法替國人的投資爭取權益。 李長庚指出,在瑞士政府的主導下,瑞信與瑞士銀行的合並若順利進行,法人投資的所有的債券,除了AT1,債權更能確保,因為未來就是轉換為瑞銀的債權,對投資者債權更確保。 但是台灣五家銀行的財管客戶有投資16億元的AT1部位,李長庚說自己與法律界先進請教此問題,依照瑞信AT1的發行條款,政府在「極端情境」下可以注銷AT1債券,但這項動作是有前提的,可是在瑞信與瑞銀合並的記者上,FINMA強調瑞信的資本與流動性都符合要求,即然都符合要求、都正常,那FINMA憑什麼去注銷瑞信的AT1,李長庚說:「這是非常非常
台灣投資人也受沖擊。金管會統計,台灣對瑞信的整體曝險金額合計超過2173億美元,金融機構就占了近1556億元,其中保險業占最大宗、1093億美元。進一步盤點,本國銀行財管業務曝險達571億元,而五大銀行財管客戶持有的AT1債券與相關基金,曝險金額近17億元,這部分幾乎可確定慘淪壁紙。
雷曼式風暴暫時避過了,但系統風險問題仍然惹人關注。一方面,瑞信這個爛攤子有多爛,尚待弄清,瑞銀收購瑞信後,成為超級巨無霸銀行,一旦出問題,瑞士當局未必救得了。另一方面,根據這份由瑞士當局促成的收購協議內容,瑞信約170億美元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價值一夜歸零。
瑞銀集團(UBS)收購瑞信(CS)案,瑞士當局要求瑞信AT1(額外一級資本)債券持有人全額撇帳,反而瑞信股東仍能以折讓價格換取瑞銀股票。有關行動令全球投資界質疑銀行債權人賠償順序混亂。繼歐洲、英國央行出來澄清後,金管局最新也發聲明回應,按香港處置機制,金融機構所發行的資本票據,股東會先於AT1和二級(T2)票據持有人承擔損失。
對於瑞士當局決定把瑞信發行的AT1債券(額外一級資本債券)作全額撇帳,引發銀行界類似的COCO債券(應急可轉換債)價格波動。梁鳳儀指出,有關債券在全球金融危機下衍生而來,瑞士FINMA的決定有利穩定瑞信情況。在香港市場,有關債券被歸納為「復雜產品」,一直只限專業投資者和機構買賣,會繼續教育投資者,並向持牌機構了解持有相關證券的情況。
內地多個媒體引述網上傳言,指矽谷銀行倒閉及瑞信爆雷事件,令華人資產大搬遷,稱1個月內,華人資產從美國及瑞士轉出760億美元及1650億美元,總計近兩萬億港元,而香港及新加坡為最理想存款地,金管局回應內地證券時報查詢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常處理不同商業活動所引申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金管局會與金融業界和其他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系,推動香港金融市場持續發展。
成立於1856年的瑞信(CREDIT SUISSE),是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銀行,其業務遍布全球,到2022年底,它的資產約為5800億美元,是矽谷銀行規模的兩倍多,僅香港分行資產就近1400億港元。上周三其股價的暴跌,拖累歐洲銀行業指數驟降7%,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及意大利聯合信貸等歐洲大型銀行股價,跌幅都在兩位數上下。盡管瑞士央行仿效美國救矽谷銀行(SVB)做法,向瑞信提供500億瑞士法郎(約4235億港元)的借貸,但瑞信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融合程度,遠較矽谷銀行為大,其爆煲影響,令人們愈來愈擔心全球銀行業的穩定性。
這種應急債的發行,本來就是加強銀行資本,在有需要時可以轉為股票,避免銀行出事時要納稅人「填潭」。如果今次是瑞信自己找到買家,應急債或者還有點渣,可惜今次做媒的是政府,在撮合過程中為求瑞信股東同意,所以出價收購,同時卻把應急債全部減值,以抵銷銀行資本不足,就這樣債券持有人就變成了「炮灰」。按一般理解,債券持有人償還權益應在股權之上,卻沒料到原來在債券條款中,若然銀行資本不足,可以先要求全部減記應急債去加強銀行償還能力,等如應急債價值歸零。
在瑞信規模約170億美元的AT1債券將被完全減記,等同慘淪壁紙後,一些亞洲銀行的AT1債券今天(20日)早上也出現創紀錄下跌走勢。
      瑞銀集團(UBS)救助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的事件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經歷了2008年雷曼危機後加強管制而一直被認為安全的大型金融機構也隱藏著經營風險。瑞銀同意收購瑞信之後,瑞信的「AT1債券(應急可轉債,可使銀行強化資本)」一夜清零。金融市場的AT1債券受到了嚴厲的審視,擴散到全世界的流動性擔憂正在暴露出金融管制的盲點。
相關文章:【瑞信危機】證監會梁鳳儀:瑞信風波不似2008年、正了解機構持AT1債情況 金管局:瑞信占香港銀行業資產不足0.5%
【解碼|銀行危機】高盛分析瑞信AT1債對香港銀行啟示 匯豐渣打成本或增 憂AT1債需求受永久破壞
據知情人士透露,部分瑞信債權人在周末其實還在購入該行的債券──他們認為瑞士央行此前的干預是一個買入機會。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JEFFERIES在內的幾家銀行在整個周末,都保持了其債券銷售和交易櫃台對瑞信債券開放。
瑞士政府促成瑞銀、瑞信合並,以防止銀行信心危機波及全球金融系統。不過,合並方案下,瑞信發行的160億瑞士法郎高風險債券—AT1債券將全額撇帳。換言之,持有瑞信AT1債券的投資者將血本無歸,做法令投資者重新審視銀行AT1債券風險,引發另一重金融沖擊。
但是世界不止是美國,還有歐洲及新興市場。瑞信危機發酵後,其一年期CDS報價飆升至1000個基點,2026年到期的美元債券也暴跌至不良債券水准。但遭殃的不僅僅是瑞信,歐洲銀行債券整體都遭到拋售。但是讀者要留意,市場對歐洲銀行債券的拋售可能還會繼續。歐洲銀行的債券投資組合也會遭受隱性損失。而更令人擔心的是,市場情緒受到的打擊可能會對歐洲銀行業和更廣泛的歐洲經濟產生連鎖反應,投資者可能對投資歐洲銀行債變得更挑剔,令歐洲銀行發債標准趨嚴,發債成本上升。
在瑞信的危機爆發後,高風險銀行債券市場的問題盡數暴露,亞洲一些大型銀行可能暫停發行AT1債券。
瑞士銀行(UBS)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但同時瑞信「額外一級資本債」(AT1)全被注銷成為壁紙,衍生「債券歸零」風波,雖國內金融機構未踩雷,但金管會昨天公布最新統計,國內有五家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曾銷售瑞信AT1債給客戶,國內投資人投資的十六億元將成壁紙。
【02:51】瑞士金融監管局:瑞信大得不能倒,必須介入。援助措施引發對瑞信160億瑞郎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減記。換言之,持有相關債券投資者料全額虧損。AT1債券在金融危機後被引入歐洲,在銀行倒閉時承擔損失。
為了避免全球銀行業陷入更險竣的危機,瑞士當局周日宣布成功促成瑞銀集團(UBS GROUP AG)以30億瑞士法郎(約32.3億美元)股票收購競爭對手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 AG),同時宣布將瑞信價值約170億美元的AT1債務「一筆勾銷」。這表示瑞信的股東還能獲得32.3億美元,但瑞信的AT1債券已淪為廢紙,持有人落得什麼都沒有的下場。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