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猶如一天內幾次加息!」172億美元遭遇「一夜清零」 監管機構和央行又在用謊言安撫市場? 作者FX168 @ 2023-03-22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瑞信
概念:銀行瑞士 , 瑞銀收購瑞信
瑞銀(UBS)以股份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CS),交易價值為30億瑞士法郎,不過該計劃讓瑞信債券持有人受損,因此有一批總值160億瑞士法郎(1,344.72億港元)的較高風險債券的面值撇賬至零。消息讓該批債券持有表不滿。
「瑞士政府出手救瑞信,但全球金融市場恐慌能就此止血嗎?」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上周爆出財務危機,在瑞士銀行撮合下,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UBS)於3月19日公告同意以32.6億美元收購瑞信,並承擔瑞信54億美元的投資損失——瑞信在全球金融系統穩定中扮演要角,瑞士政府為免瑞信倒閉而造成禍及全球的嚴重金融波動,提供了96億美元的損失擔保以及1,080億美元的流動性支援予瑞銀,務求趕在周一亞洲市場率先開盤前完成交易。然而,收購案的完成,足以安撫市場的強烈不安嗎?自3月10日美國SVB倒閉以來,恐慌隨之蔓延——全球投資人正在心焦詢問:下一個「雷曼時刻」,會不會即將到來?
瑞銀公布,每22.48股瑞信可換取1股瑞銀,作價等同30億瑞郎(約32億美元)或每股0.76瑞郎,較早前市傳的20億美元作價提高,惟較上周五瑞信收市市值低59%,即以四折收購。瑞銀股價早段最多曾下挫16%,及後逐步回穩,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1時報17.555瑞郎,倒升2.6%;瑞信報0.816瑞郎,略高於收購價。
瑞信被UBS收購 致1344億元債券價值清零 瑞信債券持有人感不滿
金管局及證監會歡迎瑞銀(UBS)收購瑞信交易,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瑞信危機未對本港金融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瑞銀集團在瑞士監管當局主導下,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信。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支持瑞士當局采取果斷行動,能掃除市場憂慮,對市場有一定穩定作用。同時強調瑞信香港分行資產,在香港銀行總資產占少,未見2008年的金融危機風險,而事件對香港市場影響很少,未見會演變成2008年金融危機。
在瑞士監管機構協調下,瑞信正式被同業瑞銀收購,同時,瑞信總值160億瑞士法郎風險級別最高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全部撇賬。
在今日凌晨,劣跡已久的瑞信終於撐不住了,瑞銀集團確認收購陷入危機的瑞信。公告顯示,瑞銀將以32.3億美元收購瑞信,相當於瑞信上周五收盤價打五折。
瑞銀(UBS)以每股0.76瑞郎,總額30億瑞郎(約254億港元)的股份代價收購瑞信,瑞信股東至少從股換股的交易中,以22.48股瑞信股票獲得1股瑞銀股票,起碼仲有些渣淨。
高級信貸分析師JEROEN JULIUS表示,在歐洲,除了瑞信和瑞銀,沒有其他主要銀行有允許對這類債券進行全面減記的撥備。這一特點允許股票投資者在債券持有人被消滅時保持一定價值。
陷入危機的百年投行瑞信,終被瑞銀(UBS)以30億瑞郎(約252億港元)股份代價收購,並同意承擔瑞信最多50億瑞郎(約420億港元)的損失。於香港時間周一凌晨,瑞士總統貝爾賽(ALAIN BERSET)親自主持記者會,瑞銀宣布同意以全股份方式收購瑞信,每22.48股瑞信可換取1股瑞銀,相當於每股0.76瑞郎,較瑞信上周五收市價折讓60%,較瑞信一年前股價大縮水90%。瑞士央行同意向瑞信提供最多1000億瑞士法郎流動性援助。瑞信名義價值160億瑞郎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則被完全減記,相關投資者血本無歸。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瑞銀(UBS)在周日同意以不到一半的市值收購瑞士信貸,讓投資人在周一劇烈拋售瑞信的股票和債券。 瑞信股票在周一盤前交易即跌60%,開盤仍維持下跌約62%,呼應了瑞銀的收購價格。另一方面,瑞信的額外一級債券(AT1)(一種被視為風險較高的或可轉換的債券)在被減記至零之後,周一價格跌到面值的1%。 瑞士監管機關命令將瑞信面值160億瑞朗的AT1債券減記至零,作為瑞銀合並方案的計畫之一。 根據TRADEWEB的數據,瑞信10億美元的AT1債券,最新出價為面值的1%。 SWISSQUOTE銀行資深分析師IPEK OZKARDESKAYA說:「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的交易,將讓我們更能了解到該危機是否獲得遏制」。 在上周五收盤時,瑞信市值達到80億美元。而且就在半年前,該行總市值仍有130億美元。 瑞銀在盤前下跌5%,開盤不久下跌13%。
瑞信 ADR (CS-US) 血崩 52.99% 至每股 0.94 美元。瑞信被瑞銀收購後,AT1 債券淪為壁紙,外媒傳出 PIMCO 是瑞信 AT1 債券最大持有人。此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稱,初步了解台灣金融業並未踩雷。
瑞銀的收購預計要到今年底才正式完成。消息人士指,瑞銀較早時與在日內瓦工作的瑞信財富管理部門雇員舉行論壇。瑞銀與瑞信的主管向他們保證,兩行將如大家庭般合作,又表示考慮向雇員派發留任花紅,但未有提及細節。兩人未有提及裁員相關事項。
瑞士銀行(UBS)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但同時瑞信「額外一級資本債」(AT1)全被注銷成為壁紙,衍生「債券歸零」風波,雖國內金融機構未踩雷,但金管會昨天公布最新統計,國內有五家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曾銷售瑞信AT1債給客戶,國內投資人投資的十六億元將成壁紙。
瑞士聯邦政府宣布,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瑞信)將被瑞銀集團以30億瑞士法郎,折合約250億港收購,相當於瑞信上星期五收市價的五折。這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宗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收購。
瑞士政府促成瑞銀、瑞信合並,合並方案條款中,將瑞信發行的160億瑞士法郎高風險AT1債券(額外一級資本債券)將全數撇帳,據彭博社引述消息指,瑞信AT1債券最大買家為PIMCO和景順,PIMCO持有的AT1債券最多,規模約8.07億美元。路透其後引述消息指,PIMCO為此損失約3.4億美元。
瑞銀30億瑞郎收購瑞信,但瑞信有160億瑞郎的AT1債「蒸發」變廢紙,預示更廣泛的可可債(AT1的俗稱)市場面臨災難。國內投資機構是否踩雷?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說,多數金融機構業者回報並沒有投資額外一級資本債(AT1)。前立委郭正亮在《新聞大白話》節目指出,台灣有高達可可債售出的8%,在金融危機初期,對官員的話最好不要相信,恐要觀望一陣子才會知道瑞信洞有多大。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