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Bal Residence快開價趁勢推售 @ 2023-02-23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生 去年
概念:
【財政預算案2023/電子消費券/派糖/陳茂波/印花稅/差餉寬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2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強調目前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所謂「辣招」維持不變,不過會調整從價印花稅(第二標准稅率)的稅階,以減輕一般家庭及首置買家的負擔。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則認為,今次調整只是令已過時的印花稅階貼近市場實況,又不認同樓市沒有「減辣」空間。
財政預算案中對樓市措施有何調整?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考慮到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准稅率)的稅階,自2010年都未有調整,因此決定對此作出調整,主要目的是希望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但強調該措施不會大幅刺激樓市,因一般置業所繳交的稅項只是涉及約數萬元,不會有造成太大的入市誘因。
財政預算案2023|香港樓市走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2日)公布2023至24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在樓市政策方面,今年最大亮點為辣招維持不變,但從價印花稅的稅階降低。一文看清新稅階詳情,不同樓價物業的應繳稅款例子,以及《財政預算案》就房屋、土地供應政策及其他樓市措施發表的資料。
他又指,此前已經看過「上車盤」、或「大少少(面積)」單位的價錢,亦見此印花稅稅率很久沒有作修訂,故決定修訂,「減一些,用來做裝修費也好」。至於對樓市影響,陳茂波認為,措施不會刺激樓市,因現時如要「短炒」是需要付額外印花稅,又指現時樓市經過調整後,已趨向平穩,故認為現作調整時機較為合適。
樓市辣招維持不變 調整從價印花稅第二標准稅率稅階
去年本港經濟受疫情打擊,同時環球央行大力收緊貨幣政策,嚴重削弱外圍經濟動力,影響本地經濟狀況。政府的收入不如預期,本財政年度的利得稅收入將較初時估算為低。股市和樓市疲弱,令印花稅收入比預期少,樓市疲弱亦影響地價收入。再加上在去年財政預算案宣布後推出「2022保就業」計劃,以及去年防疫抗疫涉及的大額開支,本財政年度的財政狀況較預期差。雖然年內政府已適時因應疫情減退而節省部分防疫抗疫的開支,但估計仍將錄得約1,400億元赤字,高於原來預算的約560億元,財政儲備則會下降至約8,200億元的水平。
財政預算案宣布調整從價印花稅(第二標准稅率)的稅階,目標是樓價1,008萬元以下的住宅物業,稅款將會有所減少,措施即日起生效。會德豐就此表示歡迎, 料措施可助首置買家減輕置業負擔,尤其是中小型單位。至於本周五發售的148伙,會德豐續指,折實售價低於900萬元的單位,料可即時受惠於新政策。另外,消費券及其他寬減稅項措施亦有助刺激經濟,對樓市將有正面影響。
樓市方面,目前的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俗稱「辣招」會維持不變。不過,政府會調整從價印花稅(第二標准稅率)的稅階,即日生效,預計措施令 3.7 萬名買家受惠。
高力明白政府不能一刀切取消或希望有序放寬特別印花稅,但放寬額外印花稅能夠幫助用家入市,令二手住宅物業市場交投回升,重啟換樓或置業階梯,有助樓市長遠健康發展。另外,放寬買家印花稅對整體樓市亦有正面作用,同時能配合政府吸引海外人才政策,增加海外專才來港吸引性。期望政府能分析調整從價印花稅稅階後對市場的影響,從而井然有序地「撤辣」
財政預算案|土地樓市政策懶人包:調低從價印花稅、辣招不變
梁志堅:調整從價印花稅稅階只局限於減輕購買一個樓價范圍內的上車盤負擔,對整體樓市交投刺激作用不大,認為若全面撤辣,對交投量的刺激作用反而更大,從而有望帶動庫房收入增加。
【信報財經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記者會上表示,調整從價印花稅的稅階對樓市的影響不會太大,如果有人想短炒,將須繳付特別印花稅,因此認為風險不高。
市場關注的現行的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則維持不變。不過,考慮到去年購置住宅物業人士當中超過九成屬首次置業,為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特別是中小單位,財政預算案中就公布,調整2010年以來就未有調整過的住宅印花稅,將稅階擴闊,主要放寬200萬至1080萬的物業,其中定額100港元從價印花稅的物業,由不超過200萬港元擴大至不超過300萬港元,有關調整將於今日(22日)即日生效。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