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兩電明年百億50億開支待入帳電費恐再加- 20221124 - 要聞 @ 2022-11-24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電費 兩電
概念:明年電費加幅中電
港人逐步走出疫情困擾下仍面對百物騰貴的難題,國際燃料價格自前年持續上升,尤其俄烏沖突後的價格升幅更為明顯,市民繼續需挨貴電。兩間電力公司今日(22日)於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公布,明年元旦起調整電費,中電平均淨電費增至每度電154.4港仙,按年增19.8%,而港燈平均淨電費則增至每度電197港仙,按年增45.6%。3人家庭若使用275度電,明年1月料較今年1月交多70至170元。當中,中電將連續第3年凍結基本電費,每度電維持93.7港仙;港燈則加5%至每度電114.5港仙。燃料費方面,中電每度電增至62港仙,較1月升60.6%;港燈則加至92.5仙,較1月升逾2倍。不過若與今年11月比較,明年中電平均淨電費加價6.4%;港燈則加5.5%,當中包括基本電費的加幅,三人家庭明年1月電費料較11月交多25.5至28元。
中電及港燈昨日(21 日)宣布加電費,兩間公司每度電價分別加至 154.4 港仙及 197 港仙,明年 1 月 1 日起生效。兩電指出如果跟本月(2022 年 11 月)電價相比,加幅分別為 6.4% 和 5.5%,不超過雙位數;但如果以按年計,電價加幅則分別高達 19.8% 和 45.6%,而「燃料調整費」大幅攀升,是按年電價暴升的主要根源。然而《YAHOO 新聞》翻查資料,兩電過往公布電價調整時,都是以按年數據公布加幅;但在今年就加入了「本月電價」數據,並且同時提供了今年 11 月與明年 1 月,即合共計 2 個月的加幅,得出明年兩電電費較本月有「單位數升幅」的陳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的開場發言,亦是取用了上述 2 個月的加幅,未提及按年加幅。外界有意見認為,相關做法有誤導市民之嫌。
行政會議早前舉行非正式會議聽取了中電、港燈加價安排,兩者電費按年加幅分別高達19.8%與45.6%,亦即平均每度電費增至154.4仙與197仙。同時,運輸及物流局、運輸署亦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了文件,表示天星小輪申請就中環至尖沙咀、灣仔至尖沙咀兩條專營航線申請加價,幅度由現行1.8元增至4.2元,並且取消長者免費乘船優惠、改以2元優惠計劃取代。
兩電公布明年電費調整,中電按年加價約19.8%,港燈則加約45.6%。兩電今日(23日)向立法會提交補充資料,透露用作下調電費加幅的電費穩定基金仍然未用盡,港燈預計明年底「錢罌」的結余有3.9億元;中電則有2.76億元。至於燃料價格調整條款帳的負結余亦預料有改善,港燈由原本今年底的負21.5億元,變為2023年底負13億元;中電亦由負36.7億元,改善為負27.02億元。
兩電明年1月加電費,當局堆砌數字「淡化」加幅,然而稍作計算即可發現,若與今年初淨電價比較,中電加幅約19.8%,港燈加幅更達45.6%。政府表示兩電同意「大幅度」動用電費穩定基金,又承擔燃料帳負結余,仿佛已經非常「照顧」市民,現實是政府把關乏力,兩電在香港陷入衰退的逆境下,堅持必須把8%准許利潤「賺到盡」,將燃料成本上漲壓力轉嫁市民,所謂紓困措施,不過是將之前從市民身上「賺突」的錢,撥出一部分歸還公眾。利潤管制協議令兩電占盡市民便宜,政府必須趁明年中期檢討的機會,修訂燃料費等安排,不能讓兩電予取予攜。
兩電公布來年電費加幅,如跟今年11月比較,明年起中電加幅達6.4%,港燈則加5.5%。可是跟今年初比較,事實是中電按年加19.8%,港燈加45.6%。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會長徐汶緯今日(23日)表示,電費加幅強勁對飲食業界造成負擔,增加經營成本,料業界不會現階段調整餐飲價錢,但日後或會將部分成本轉嫁消費者。
兩電電費調整今揭盅,消息指行會昨已提前聽取加價安排。環團推測中電及港燈明年加電費逾10%及30%。中電昨率先宣布,明年將撥款2億元推多項社區支援計劃,包括向基層及殺房戶,分別提供一筆過600元及800元燃料費資助,料有15萬戶受惠。基層團體指資助額杯水車薪,擔心加電費令業主借勢提價;亦有食肆指營運成本增,將轉嫁消費者。
加電費喇!香港市民面臨能源價格高企!明年本港電費持續有加無減,「兩電」中電及港燈今日(11月22日)宣布的明年電費調整幅度,中電將會加價6.4%,港燈加幅為5.5%。
供應九龍半島的中華電力公司(中電)和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與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22日)在立法會公布明年1月起的電費加幅,聲稱加幅分別是6.4%和5.5%,但有關加幅是按明年1月與本月電費相比得出,若按往常按年比,加幅實為19.8%和45.6%。即由明年1月起,中電每度電的電價為1.544元,而港燈則為1.97元,兩者電費相差近三成。
面對全球能源危機,中電預告電費無可避免有上調壓力。兩電今日將於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交代明年電費詳情, 消息指,行政會議昨午舉行非正式會議,聽取明年兩電加價安排,中電明年加電費一成多,港燈或加超過三成,由於今次加價在利潤管制協議框架內進行,因此毋須行會審批;即使行會今日不舉行會議,亦不會影響兩電在立法會公布加幅。
兩電今日(22日)公布來年電費加幅,消息指,兩電明年一月新電費,與今年11月相比,中電加價約6.4%,而港燈則加價約5.5%,換言之,按年度計算,與今年一月份的淨電費相比,中電新一年加價約19.7%,港燈亦加價約45.6%。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謝展寰當日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討論2023年電費檢討時的開場發言,主要是解說政府監管兩電的角色和與兩電磋商電費檢討的工作。由於國際能源價格飆升,今年以來電費已明顯上升,坊間很多人關心明年電費會較現時水平增加多少,謝展寰因此指出「實際向市民收取的淨電費方面,明年1月兩電電費的加幅,與現時11月份的水平比較,中電是6.4%,港燈是5.5%」。
中電和港燈來年電費加幅分別19.8%及45.6%,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發言交代加幅時以現時11月水平比較明年1月加幅,即分別為6.4%及5.5%,局方今於社交平台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局長無意隱瞞或淡化電費加幅,對可能引起誤會表示往後會多加留意。
政府今次表述方法確實引起外界質疑,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說:「環境及生態局及兩電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指出,兩電的電費加幅是6.4%及5.5%,惟相關加幅僅與今年11月相比,並非如常公布按年(即與去年1月1日相比)的電費加幅,僅在被委員追問時才披露相關數字,有刻意淡化及掩飾加幅之嫌。」
她指,昨日未收到兩電文件前,傳媒已報道中電及港燈分別加6.4%及和5.5%,她當時和黨友商量是否大家投訴成功,兩電減低加幅,「但一看就嚇了一跳,原來新加幅是和本月比較,我覺得玩這個數字游戲方式是沒有意思。」
兩間電力公司將公布明年電費安排,消息指,相比今年1月,中電明年加電費很大機會超過一成,港燈的加幅或超過三成。
該行指,中電及港燈明年將會加電費,較11月上調約6%,較年初則高達20%及46%。根據《准許利潤回報管制協議》,兩電固定資產回報率為8%,今次加電費加幅意味不會對回報構成損害。
中電亦運用「燃料價格調整條款賬」,紓緩電費加幅,預計燃料賬到下月底的結余赤字擴大至負37億元,是有紀錄以來最大的負結余。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