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GDP連跌3季】李家超:疫情受控會令經濟復蘇 @ 2022-11-01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概念:本港第三季經濟
本欄昨文標題〈謀殺香港經濟〉,有朋友看到後笑謂「這麼誇張」。不過,據港府最新數字,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GDP)大幅收縮4.5%,遠遜預期,登時令人「笑唔出」。實際上,本港大多數市民並未感受到經濟有多惡劣,畢竟失業率僅3.9%,近乎人人有工開,相較2003年失業率8.7%不可同日而語。然而,香港經濟處於「溫水煮蛙」階段,總就業人數比2019年減少逾25萬人,移民潮令就業市場短期看起來強勁,但不少職位逐漸消失,將使經濟長遠失去動力。打工仔宜趁這兩年爭取加薪升職,好天斬埋落雨柴。
政府統計處公布預先估計數字,本港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下跌4.5%,差於市場預期,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最差。至於本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跌幅為1.3%。
本港經濟連續三個季度收縮,政府公布第三季經濟預估收縮4.5%,遠遜於市場預期。
政府統計處公布第三季GDP(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香港第三季經濟按年實質下跌4.5%,遜於市場預期下跌0.8%,而第二季的跌幅為1.3%。港府解釋,香港GDP下跌主要是由於季內對外需求表現疲弱所致。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表示,預估數字如此差確出乎預期,認為若今季檢疫安排未進一步放寬,今季經濟有可能續錄按年負增長。
根據政府預估數字,本港第3季經濟收縮4.5%,收縮幅度除較第2季擴大3.2個百分點,亦遠遜市場預期收縮0.8%,是自2020年第2季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
該行預期,環球經濟不景氣,以及歐美央行進一步加息,繼續香本港經濟短期內面對的主要下行風險。不過,勞工市場改善,失業率持續回落,加上防疫措施逐步放寬及政府消費券等刺激經濟措施,或有助零售銷售市道繼續改善。第三季本地消費雖然按年變動不大,但相比次季仍然有所上升。
本港第三季GDP下跌4.5%,遠差於市場預期,特首李家超今(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指,現時環球經濟疲弱,香港屬外放型的經濟,故定會受外圍因素影響,而且多個先進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等,亦導致本港出口下跌,同時他指本地疫情逐漸受控,復辦大型活動及派發消費券讓社會氣氛逐漸活躍,冀提振本港經濟,並稱本港就業未受影響。他還表示,會密切留意全球經濟走勢及對本港不同行業的影響,同時希望能復辦更多本地大型活動。
本港第三季經濟按年收縮百分之4.5遠差過市場預期.
港股今年10月再出現股災,恆指連跌4個月,恆指10月急插2535點或14.7%,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單月跌市。港股總市值10月足足蒸發4.4萬億港元(約5605.3萬美元)。而因固定資產投資及出口按季跌幅加劇,香港第三季經濟進一步受壓,最新公布的預估數字比去年下跌4.5%,遠低於市場預期下跌0.8%,為連續三季下跌。
渣打目前預測本港今年經濟增長0.2%。劉健恆認同,該行的經濟預測有下調空間,但等待政府公布第3季經濟數據後,才一次過作出調整。他強調,即使有關數據符合預期,仍有機會作出調整。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