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投資基金公會指全球力爭基金人才 促特區政府留意 @ 2022-08-18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基金 人才
概念:檢疫通關 ,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調查顯示,三分二受訪的基金管理公司認為,要吸引人才來港或留港出任全球或地區職位是非常困難。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基金是龍頭行業,會帶動相關價值鏈,而很多地方銳意爭取這些職位,包括新加坡、杜拜及澳洲等,促請特區政府留意。
約三分二的回復成員公司表示,這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要將香港定義為全球/區域基金管理中心是要其深厚而多元化的人才庫。35%有回應的基金管理公司已將部分/全部辦事處的區域/全球職位從香港轉移至其他地區。13%回應的公司減少了在香港的員工人數。
投資基金公會於7月向36家基金管理公司進行人才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逾60%公司指,要人才來港或留港出任全球性及地區性職位「困難」或「極為困難」,有近70%公司表示,招聘外籍人士來港工作「極為困難」或「困難」。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7月向會員基金管理公司進行人才問卷調查,大部分基金公司均認為,香港與全球及內地重建聯通是重中之重,這樣才能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及恢復競爭力,而除盡快與世界各地通關之外,71%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亦至為重要,56%則指優化跨境計劃也是重點。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雖然政府已將酒店隔離政策,由7日改為3日酒店隔離及4日家居隔離,但無論是社區或基金界均希望了解政府全面取消隔離政策的計劃,因很多活動及會議均需多月安排及計劃,冀可盡快回復免檢疫隔離,重建香港的品牌。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於上月訪問36間基金管理公司,當中81%公司表示要吸引人才來港或留港,出任全球及地區職位極為困難,42%公司指要招聘海外人士來港工作極困難。因此有35%公司已將部分或全部的地區及全球職位,由香港遷移至海外辦事處。
疫情嚴重窒礙人才來港,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昨發表的一項調查結果再次印證了這一情況:近70%的受訪成員公司表示,要吸引或留下海外和內地人才來港工作屬於「極其困難」或「困難」,35%更指已將部分或全部辦事處移至其他地區。怎麼辦?97%基金公司相信,重新與各地通關,是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重拾競爭力及提升對人才吸引力的關鍵,而82%認為與內地通關是最優先事項。調查於7月份進行,並未考慮到剛放寬的「3+4」檢疫安排,但毫無疑問,香港要引才留才,就必須盡快通關。
【彭博】-- 有跡象表明,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正越來越面臨風險。最新的危險信號來自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一項調查,該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基金管理公司將部分、全部區域和全球職位由香港轉至海外其他辦事處。
香港嚴厲的入境隔離措施,過去兩年來一直被金融界詬病,批評會阻礙挽留及吸引人才。投資基金公會最近一項調查發現,三分二基金認為吸引人才來港或留港出任全球及地區職位(REGIONAL/GLOBAL POSTS)「極為困難」或「困難」,七成基金表示,難以招聘非香港或內地人才(外籍人士)來港工作。投資基金公會主席鄒建雄表示,希望香港盡快取消所有入境隔離和限制措施,以鞏固香港吸引海外人才的能力。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出,公會於7月向會員基金公司進行一項有關人才的問卷調查,獲得36間基金回覆,覆蓋面較過往的問卷為高,業界均期望取消入境隔離和檢測要求,即使未能全面解除,亦期盼政府能清晰交代當中考量因素,協助業界掌握更多資訊,預先就會議等工作做出相應安排。 高管流失到其他亞洲城市 鄒建雄直言,由於其他地區都已取消入境隔離限制,香港卻實施嚴格的政策,因而失去不少展覽和大型會議商機,而且許多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人才來港也受阻,甚至流失到其他亞洲城市。長遠而言,他擔心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會受損,故盡快讓海外人士更方便進出香港邊境有一定急切性。 黃王慈明補充,即使現時抵港只需接受3日酒店隔離,惟依然
根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HKIFA)於7月就其成員基金管理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接近70%的回覆公司指出,要吸引及留下海外及內地人才來港工作是「極其困難」或「難」。 調查亦顯示,35%公司將部分或全部區域職位,由香港轉至海外其他辦事處,有55%公司指,沒有減少香港員工數目,但增加其他辦事處的員工數目。 97%的公司相信,重新與世界其他地區接觸是振興香港的關鍵,使香港再具備吸引人才的能力。 投資基金公會指,新加坡等國家或城市已取消入境檢疫措施,認為香港亦須盡快跟隨,否則難以吸引或挽留人才。 編輯/制圖:BUSINESS DIGES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行業數據】全球哪個足球聯賽最賺錢?英超遠遠拋離對手【職場熱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與動物一起工作能加強員工同情心【BD睇樓團】坐享180度青馬大橋海景,碧堤半島純白北歐風單位【商業熱話】生意難做!近4成日本動畫制作公司錄虧損【投資視野】太空產業的潛力有多龐大?預測2040年市場規模達1萬億美元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BUSINESS DIGEST
據彭博社報道,香港投資基金公會7月份對36家公司進行調查,近70%的受訪者說,在香港雇用和留任外籍人士「極其困難」或「困難」,其中近20%不得不提供辛勞津貼以吸引人才遷往香港。接受調查的公司中,約有13%在香港裁員,55%的公司在其他地方增加了工作崗位。
香港人才外流難請人 基金公司紛出走
在 FLOW 之後,ZHU 在德意志銀行工作了一段時間,追隨加密貨幣傳奇人物、BITMEX 交易所的億萬富翁聯合創始人 ARTHUR HAYES 的腳步。DAVIES 曾留在瑞士信貸,但那時兩人都已經厭倦了在大銀行工作的生活。ZHU 向熟人抱怨他的銀行同事水平低下,以及允許人們在交易中損失公司資金而沒有什麼後果的臃腫文化;在他看來,最優秀的人才已經去了對沖基金或自己創業了。他和 24 歲的 DAVIES 決定自己開店。「離開沒有什麼壞處」,DAVIES 在去年的采訪中解釋說。「就是說,如果我們離開了,並且真的把它搞得一團糟,我們肯定會去找另一份工作。」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