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華爾街日報:來自台灣梁孟松 協助中國大陸圓高階晶片夢 @ 2022-08-13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台積電 梁孟松 中芯 奈米
概念:台積電叛將梁孟松 , 休假還帶子到台積加班
根據曾共事的伙伴表示,梁孟松一口道地台語,任職台積電時期是個注重細節的工作狂,休假還常帶著兒子到台積電加班,但在2011年被三星挖角,2015年台積電控告梁孟松違反競業限制提前到三星任職,法院最終判台積電勝訴,禁止梁孟松再替三星工作,未料沒多久梁孟松便投奔中國,替中芯效力。
綜觀梁孟松在中芯的功績,他不僅帶領中芯「大跳代」,從28奈米直接進入14奈米的制程,還在2019年6月量產後,大幅提升產品良率,從3%暴增到95%以上。MIC資策會資深分析師鄭凱安指出,倘若中芯持續以14、28奈米的成熟制程良率提升作為目標:「五年內或許會有與格羅方芯(GLOBAL FOUNDRIES)比拼的實力。」
梁孟松離開台積電後,台積電認為梁孟松竊取台積電的技術,並洩密給三星,同時指控梁孟松違反競業條款,違規跳槽三星,2015年最高法院宣布台積電勝訴,禁止梁孟松為三星工作,同時間,中芯伸手延攬,梁孟松也順勢西進。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不畏美國強力制裁,傳出已成功制造7奈米晶片,並出貨給挖礦機業者,引發產業界高度關注,事實上中芯過去曾多次延攬台積電退將以幫助公司發展,除了前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梁孟松外,前台積電營運長蔣尚義也曾加入中芯,但於去年底辭去中芯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職位。蔣尚義先前很少對外透露相關過程,但今年3月接受美國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訪談時曾表示,加入中芯是一個錯誤決定。
對於中芯發展芯片技術,有業界人士分析,目前中芯沒有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雖然中芯可做出7奈米晶片,但是工序繁瑣,良率也難與台積電匹敵。業界人士並研判是中芯代工生產挖礦晶片的廠商 ,先在台積電7奈米制程投片,再交給中芯進行反向工程。
去年11月,中芯4名董事突然辭職,包括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與前台積電研發長梁孟松。成功聘請蔣尚義為副董事長,被視為彰顯中芯對晶片發展的企圖心,不過蔣尚義近期受訪坦承,加入中芯是「一生中最愚蠢的決定之一」。
《華爾街日報》周三(10日)報導指出,來自台灣的梁孟松堪稱台灣台積電、韓國三星、中國中芯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取得優勢地位的傳奇人物。他在1992年加入台積電,為該公司成長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企業作出了巨大貢獻。2011年他加入三星,沒幾年後該公司便宣布研發的晶片躋身世界最先進行列。後來,他又加入中國的中芯國際擔任聯合首席執行官。
跳槽到中芯國際的梁孟松協助中芯突破十四奈米制程後,基本上已經可以滿足中國大陸95%的晶片需求,所以後來當蔣尚義無法協助中芯國際取得EUV,於2021年11月離開中芯國際時,給了建議:「全力發展成熟制程。」於是後來中芯國際向ASML大量采購浸潤式ARF深紫外光(DUV)曝光設備沖刺成熟制程,也搭上了這兩年缺芯潮的趨勢,基於過往中國大陸搶下市占率優勢的中低階市場,往往從藍海變紅海,最終讓競爭對手退出市場,前有韓系大廠的面板產業,後有太陽能產業,只要陸廠「集全國之力」做大之後,該產業就變慘業!
中芯量產7奈米嚇壞老美 台積電叛將立大功 內幕曝光
報道指,梁孟松加入中芯後,提高產品良率,並像台積電和三星一樣努力縮小芯片尺寸。不過梁孟松力推尺寸更小芯片時,遭到其他高層與股東反對,希望專注獲利更多的成熟制程。雙方的沖突在2020年中芯決定聘請梁孟松在台積電的上司蔣尚義擔任副董事長時爆發,梁孟松覺得不受尊重和信任。事情爆發兩年後,梁孟松帶領一個2千多名工程師的團隊開發出7納米制程,但蔣尚義已離職。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