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爛尾樓風波|鄭州樓盤資金疑被挪用 銀行稱「聽招呼干活」 房管局:說法與事實不符 @ 2022-07-20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爛尾樓 停貸 斷供 銀行
概念:中國銀行 , 內地爛尾樓業主斷供
內地近日多個城市樓盤爛尾,引起業主不滿,繼而「停貸斷供」,市場擔心內地銀行因此面臨信貸風險,官媒更發表文章,指若果這股風潮蔓延,或對樓市造成負面沖擊,對樓盤銷售更為不利,也不利於金融系統穩定。
【明報專訊】內地多個省市近期陸續出現「爛尾樓盤」業主集體停繳按揭事件,且這股風潮正蔓延開來,顯現跨地域「城傳城」跡象,涉及河南、江蘇、湖北、山東等十多個省份超過100個樓盤。愈來愈多業主以「斷供」方式抗議無法收樓,將矛頭從發展商轉向按揭銀行。有內地律師警告,業主貿然停止供款將成違約方,除銀行征信受影響,還可能被告上法院。
中國爛尾樓停貸斷供風暴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雖然中國人民銀行旗下的官媒「金融時報」指稱多個建案正在陸續復工,各方全力以赴「保交樓」,不過卻遭到民間的程式社區網站「GITHUB」所刊載的「全國各省市爛尾樓停貸通知匯總」提出具體數字打臉。目前中國各地發布「全體業主強制停貸告知書」的樓盤,從短短幾天前總計20個省分的150個樓盤,升高到遍及25個省分的286個建案,呈現迅速增加的態勢。
大陸銀保監會17日晚間透過「中國銀行保險報」回應爛尾樓停貸潮風波,承諾更加有力推進工作,包括指導銀行助推項目盡早復工交付,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並強調,6月底江西某建案發生購房者停付房貸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後,銀保監會高度重視,加強與住建部、央行等部門協同配合,支持地方更加有力地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今次斷供潮風波正正由一個恆大樓盤開始,上月30日,江西景德鎮恆大瓏庭樓盤業主發出了一份「強制停貸告知書」,控訴恆大於去年5月因資金斷鏈停工,警告需於今年10月底前復工,否則全體業主將會在11月停止償還銀行按揭,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利。有關聲明隨即觸發多地爛尾樓業主響應,以向地方政府及發展商施壓。
文章說:「如果開發商不能按時交房,開發商即形成事實違約,法律應當支持購房者起訴開發商討回購房全部款項並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如果法律不支持購房者向開發的追償的權利,購房者也只能強制停供,因此形成貸款人與銀行之間的民事訴訟關系。銀行可以起訴貸款人要求繼續履約還款或收回抵押物(首付以外的部分產權)。無論如何,購房者對爛尾樓及時停供都是最好的方案,繼續還貸只能讓自己的損失繼續擴大,所以停貸熱潮就出現了。」
近日有不幸買了「爛尾樓」的業主集體向銀行宣布「停貸(停止樓貸的安排)」,換句說話等同「斷供」。內地亦有機構估計停貸規模達到3,600億-7,300億元人民幣。作為一個規模上的比諭,2008-2010年的大型財政經濟措施規模為40,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爛尾樓第一槍在江西恆大響起,斷供潮勢在全國蔓延。 湖北武漢、河南鄭州、陝西西安等地爛尾盤業主紛紛宣布集體斷供。據網上流傳的斷供名單,已有30多個爛尾盤業主響應「強制停貸」,他們聲言:「不復工不還貸!」
據內媒綜合統計,截至周三已有多達52個城市、超過80個停工樓盤的業主集體「停貸斷供」,拒絕向銀行償還房貸。以鄭州名門翠園業主聯合簽名發布的《強制停貸告知書》為例,有業主表示,在房屋預售過程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鄭州銀行等作為貸款銀行,均存在不同程度違規發放貸款、未積極履行資金監管義務的行為。
內地爆出多個城市樓盤爛尾,據內媒綜合統計,多達52個城市業主集體「停貸斷供」,向政府及銀行發出《強制停貸告知書》,拒絕向銀行償還房貸,涉事開發商包括恆大(3333)及融創(1918)等。多只內房股受累插水,內銀亦受到牽連。內房股旭輝大跌13.18%、碧桂園跌8.48%、潤地及中國海外發展(0688)亦跌逾2%以上。內銀方面,招商銀行跌幅最多,跌6.92%、郵儲銀行(1658)跌5.28%,中國銀行(3988)及交通銀行(3328)亦跌逾1.6%。
內地爛尾樓「強制停貸」風波持續醞釀,據報住建部及金融監管機構周二起一連兩日與部分內銀舉行緊急會議,討論部分房地產項目停工情況,以及銀行按揭貸款遭斷供的風險等。據悉會上未有討論出具體解決方案,惟當局要求地方監管機構及銀行盡快提交報告,交代受影響地產項目等。同時,部分內銀亦計劃收緊高風險城市的房貸要求。
[新頭殼NEWTALK] 中國近期爆發爛尾樓斷供風波,多家房地產業者集體停止償還貸款,短短一天內停貸的樓盤房主已經攀升至 227 個,嚴重沖擊中國銀行體系,中國的金融體系甚至可能出現崩盤狀況。
近期內地爛尾樓業主斷供潮風波越演越烈,銀保監有關部門負責人昨日(17日)接受《中國銀行保險報》采訪時表示,對江西景德鎮「停貸」事件高度關注。該局已要求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機制,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
中國一個比較好的優勢是值,個人住房貸款一直是銀行信貸質量的穩定器,不良率低於制造業貸款、公司貸款和消費貸。截至2021年末,就算是錦州銀行、瀘州銀行、甘肅銀行這些地方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不良率分別為1.58%、1.34%、1.3%,其余銀行的不良率均低於1%。但如果爛尾樓潮引發集體停貸斷供潮,個人住房貸款的違約率定然上升,這將觸及銀行信貸質量的穩定期。
中國爛尾樓引發的斷供停貸潮持續延燒,外界擔心台資銀行位於大陸的據點是否也踩雷,金管會今 (19) 日表示,目前國銀在大陸分、子行都沒有踩到爛尾樓的授信曝險部位,目前仍為「零曝險」。
內地「爛尾樓」業主斷供潮引起市場關注,為免引發骨牌效應,內地當局擬「出手」救市!據報監管部門考慮予「爛尾樓」業主緩沖期,銀行將暫時擱置針對「爛尾樓」業主暫停供款的司法追討,亦不影響業主在期內的信貸評級,以紓緩斷供事件風險蔓延。不過,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普警告,若內房銷售於下半年至明年第一季仍然停滯,在沒有新融資情況下,估計最少有20%房企將會破產。
從維權的角度來看,業主退而求其次的辦法是業主集體與銀行、監管機構協商、談判,達成停貸協議,維持貸款合同,但暫緩還貸。這樣,監管部門和銀行有壓力促進項目復工。爛尾樓問題是一個個非常具體復雜的個案,沒有太多一致性的辦法,只能尋求屬地管理、本地協調。
中共當局對爛尾樓業主集體停貸高度警覺。7月14日中共銀保監會聲稱,高度重視「個別房地產開發商發生延期交付的情況」,認為關鍵在於「保交樓」,強調會引導金融機構管控風險,與中國人民銀行、住建部門、地方政府協同,防杜爛尾,確保交樓。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內地爛尾樓停貸業主增加,可能削弱銀行資產質素。當局或會介入阻止按揭貸款違約廣泛蔓延,甚至延伸至大城市,但若果措施未能恢復業主信心,會對銀行體系造成考驗,並加大發展商流動性壓力。
此外,銀保監會昨日再發聲,指高度關注「爛尾樓」停貸風險,並指會加強配合住建部、人民銀行等,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並指導銀行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7月20日訊】中國數百個爛尾樓盤的業主聲明停貸,並指責銀行違規導致樓盤爛尾。鄭州銀行將責任推給當地房管局,房管局則發聲反駁,並威脅對銀行追責。
【大紀元2022年07月20日訊】目前,大陸爛尾樓業主發起的集體停貸潮正在加速擴散,一些分析認為,這種情況和美國2007年的次貸危機頗為相似,可在我們看,這兩者之間還真不是一回事,而且區別非常大,那是什麼區別呢?另外,這次的停貸潮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房地產業、銀行金融業的亂局,更是把中共利益鏈條里暗藏的黑幕給抖摟出來了,那麼,投到爛尾樓里的那些錢,到底去了哪兒呢?而這一次的停貸危機,中共還有辦法解決嗎?在這一期視頻中,我們請來了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的謝田教授,一起來和我們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一時間,「停貸」、「斷供」、「爛尾樓」和「村鎮銀行暴雷」成了近期中文互聯網上的熱點話題,對於弱勢的受害儲戶和爛尾樓業主,無論社交媒體還是官方媒體多表示同情態度。
近日,景德鎮業主全國通電打響期房停貸第一槍,全國各地爛尾樓房主紛紛響應,停貸風暴席卷全國。@華語財經發推說:這屆業主,掀起了「停貸潮」:銀行都懵了!他們終於意識到,失去一切的人什麼都不怕。2022年6月,一股從江西掀起的「停貸潮」,突然席卷全國!第一個扇動蝴蝶翅膀的,是景德鎮恆大瓏庭900多戶爛尾樓業主。他們發布的「強制停貸告知書」,打響了「停貸抗議第一槍」。業主們在信里,痛斥相關銀行「違規發放貸款。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