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據報內地多地業主因爛尾樓停供貸款- RTHK @ 2022-07-15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爛尾樓 停貸 銀行 風險 中國 業主
概念:中國爛尾樓停貸
內地近日多個城市樓盤爛尾,引起業主不滿,繼而「停貸斷供」,市場擔心內地銀行因此面臨信貸風險,官媒更發表文章,指若果這股風潮蔓延,或對樓市造成負面沖擊,對樓盤銷售更為不利,也不利於金融系統穩定。
內地爛尾樓「強制停貸」風波持續醞釀,據報住建部及金融監管機構周二起一連兩日與部分內銀舉行緊急會議,討論部分房地產項目停工情況,以及銀行按揭貸款遭斷供的風險等。據悉會上未有討論出具體解決方案,惟當局要求地方監管機構及銀行盡快提交報告,交代受影響地產項目等。同時,部分內銀亦計劃收緊高風險城市的房貸要求。
中國大陸近日爆發的房貸危機有擴大跡象。陸媒粗估,至少有河南等約廿個省分、一百五十個建案淪為「爛尾樓盤」,導致購屋民眾集體拒繳房貸,停貸風波愈滾愈大,恐危及大陸金融與社會穩定。因擔心「斷供潮」蔓延,大陸官方已和主要銀行緊急會商。
內地爆出「爛尾樓」斷供風波,市場擔憂事件產生巨額不良貸款,繼而牽連至內銀,甚至引發系統性風波。內地多間銀行隨後回應事件,多數表示風險可控,大行亦指影響規模較小。專家認為,內銀股現價已跌至「進可攻、退可守」水平,投資者可放心買入收息。
14 日中午,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等 7 大銀行,對強制停貸事件緊急發布公告,強調「風險可控」,宣稱不會對公司經營構成重大影響。
中國大陸多地爆發爛尾樓停貸潮,引起各界對銀行金融風險控管的擔憂。對此,包含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大型銀行14日分別發出公告,披露在事件中涉及的相關樓盤與房貸情況。
中國近日爆發「停貸潮」,多地爛尾樓業主向銀行及當地政府宣告,將集體停止償還房屋貸款。 14 日,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都發布樓盤揭貸款情況排查公告,農業銀行稱,將高度重視住房開發項目延期交付情況,全系統組織開展住房項目「保交樓」。而受到停貸潮的影響,今 ( 14 ) 日上午 A 股市場,招商銀行、平安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等跌幅居前。招商銀行 A 股一度跌幅超 6%。
河南等多地出現爛尾樓業主停止還貸,《央視財經》日前引述銀保監表示,將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加強與住建部門、人民銀行工作協同,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購買合法的期樓類似於期貨,風險會大一些。如今,爛尾樓的業主其實也在承擔相應的風險。只是他們的訴求是違規放貸、監管失責的銀行需要共同承擔風險,要求停止還貸。如果項目爛尾無法交樓,甚至發展商破產,業主可以向法院申請解除購樓合同和貸款合同。這是正常的途徑。如果銀行出現明顯違規行為,法院受理的機會會大一些。但是,根據該類司法判決的經驗,法院支持業主的可能性很低。
綜合新浪財經、中新經緯等陸媒報導,中國多省市爆發爛尾樓集體停貸風波,陸股中小銀行指數和銀行指數昨天分別下跌2.16%和2.02%;有零售銀行之王美譽的招商銀行下跌3.56%;招商銀行港股重挫近7%。
盡管銀行業有預售屋作為抵押品,但是由於大樓爛尾未完工,銀行業仍可能遭受損失,爛尾樓會使銀行面臨房地產價值大幅下跌的風險。
內地爛尾樓風波蔓延至香港銀行股,評級機構穆迪認為,香港銀行總貸款額中高達35%為內地貸款,本港銀行的內地貸款資產風險正在上升。而今日(7月15日)銀行股表現亦不爭氣,恆生銀行、東亞銀行、建設銀行及工商銀行等銀行股,股價均創52周新低。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分別發通告,指涉及停貸的樓盤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
內銀股價指續受壓,連日股價大插的招行,過去3日其H股市值蒸發多達257億元。不過,由於建行(0939)在港發行H股較多兼市值較大,因此累計3日以來市值共蒸發432億元(見表)。美銀的報告表示,內地爛尾樓停貸風波不會對銀行造成系統性風險,惟對零售銀行不利。內地業主罷供目的僅為向發展商施壓以獲得交付,並不是針對銀行。美銀預料中國政府會介入事件以維持社會穩定,惟可能令銀行對審批按揭貸款更謹慎,尤其是對私人發展商的項目。
大陸爛尾樓停貸風暴迅速席卷,除幾大銀行14日傍晚紛紛發出聲明強調「風險可控」外,專家則是提供緩解危機的建議,尤其針對此次風暴來源的預售制若是取消,專家示警,將會讓很多開發商「沒死也進太平間」,也會壓垮國企造成「系統性風險」。
有內地律師表示,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出現上述情況後,業主有權直接停貸,因此有被起訴違約的風險;亦有律師認為,地產商收取業主首期和銀行貸款後,不能按時交樓,銀行則違規放貸,疏於監管甚至為地產商「開綠燈」 ,應當承當法律責任。 (BC)
此前已傳出有超過150處爛尾樓發生停貸,涉及諸多城市,美媒彭博社也揭露大陸住建部緊急約談了銀行,目前爛尾樓停貸風暴將會如何演變,甚至會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仍備受矚目。
有分析稱,「聯名停貸」潮之下,風險敞口比較大的銀行可能是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一來,從住房按揭占比來看,建行、郵儲銀行、工行、農行、興業銀行、招行、平安銀行的按揭占比較高;二來,從開發商貸款上看,風險敞口最大的是
緊隨河南村鎮銀行維權事件之後,7月12日,中國多低爛尾樓業主公告「強制停貸」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據《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7月7日,湖北省武漢市時代新城全體業主發布「強制停貸告知書」,稱武漢市漢南時代新城逾期交房數月,目前仍持續停工。時代新城業主多次現場維權,至今均未有實質性進展。如果項目未在2022年8月1日前全面復工,業主將停止還貸。而較先開啟業主聯名停貸的是江西省景德鎮市的一些業主,隨後,長沙新力鉑園、武漢綠地光谷星河繪、南昌新力城、鄭州名門翠園等項目的業主紛紛給銀行發「強制停貸告知書」,涉及多個房企。該報道還說,記者查閱了多份「強制停貸告知書」,業主稱在房屋預售過程中,各貸款銀行存在不同程度的違規發放貸款、未履行資金監管銀行義務等行為。
內地多處地區出現爛尾樓,業主集體決定「停貸斷供」風波發酵,對於市場憂慮若風潮蔓延,恐亦牽連內銀,內地多間銀行昨回應事件,大多表示涉及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 內媒此前報道,多地爛尾樓業主發表聲明,強制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最近,中國國內房地產市場掀起一股「停繳貸款」風潮,各地爛尾樓業主紛紛發出《強制停貸告知書》,宣布預售屋建商若不按時復工,他們將停止償還銀行貸款和利息。報導指出,中國房市近來在各地出現許多爛尾工程,開發商只是把房子主體建起來就可拿到70%-80%建房款,但因經濟下滑,建商資金無法支撐後續的工程,干脆停工不管,導致風險全部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引發購屋者強烈不滿。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玉臣告訴第一財經,在很多爛尾樓項目里,銀行違規放貸難辭其咎。以住宅為例,根據相關規定,在主體沒有完工之前,銀行是不能放貸的,而不少銀行提前放貸。但在司法實踐中,也很少有法院會直接判這種情況可以直接停貸。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