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自身調整】金管:美加快加息港息會滯後 @ 2022-05-08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加息
概念:
美國自今年3月份首次加息25個基點後,5月議息會議後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5厘,正式進入加息周期,而且加息步伐較以往有所加快,這對投資者、甚至是市民的生活有何影響?
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稱,參考上一次加息周期,當美國利率升穿2%以上,香港銀行亦只上調最優惠利率一次,幅度僅0.125%,對業主供樓成本影響有限。
美國聯儲局加息半厘,並提及縮表細節,港元在與美元聯系匯率機制下,香港未來息口料受影響。究竟美息不斷上升下,香港經濟是否頂得住?綜合分析師意見,加息下,港資企業能否承受較高融資成本,將間接影響本地經濟,但香港從疫後逐步復蘇,有望抵銷部分美國加息的負面效應,料消費零售成關鍵。
溫偉明說,美國上一次加息周期下,本港銀行最優惠利率只調升0.125厘,相信加息對整體樓市影響不大。他舉例指,以供樓30年計,每100萬元供款月均約3400元,即使今次加息半厘,亦只涉及額外幾百元供款,認為影響有限。
美國加息|中原:加息影響微 置業抵通脹 料5月一手達2500宗
參考上一輪加息周期,美國加息9次達2.25厘,香港才加息1次為0.125厘。料倘本港銀行體系結余回落至1,000億元以下水平,銀行才有機會考慮跟隨美國加息,預期是次美國加息短期對本港樓市的影響不大。
余偉文指,隨著美國加息,美元和港元息差擴闊,在聯匯制度下出現誘因作套息交易,資金會慢慢由港元流入美元,港匯轉弱是正常現象。他舉例美國2016至2018年的加息周期,當港匯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會買港元沽美元,資金流出港元體系,港息有上升壓力,會有助抵銷套息影響,令港匯企穩7.75至7.85正常操作。
於全球疫情持續,加上俄烏戰爭未見解決,貨幣貶值及通脹問題,仍然大於加息影響。即使面對去年第四季開始的經濟下滑,香港樓價指標CCL距離去年高位只錄5%的跌幅,而港股較高位卻有近4成跌幅,反映物業抗跌力較其他投資工具強,陳永傑相信物業仍是港人賴以保值的工具。單是美國加息因素,相信對香港物業市場影響輕微。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認為是次美國加息影響輕微,在香港的資金充裕下,相信暫未需要跟隨美國加息。
市場重新評估加息步伐的影響,美匯指數升穿104創20年高位,其後維持在103以上。美國股、債昨午夜前繼續下滑,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高見3.13厘,再創2018年底以來高位。美股三大指數午夜前續跌,但跌幅較周四大為收窄,道指午夜前跌逾150點。
美國加息0.5厘 金管局:不影響香港貨幣金融穩定
雖然美國經濟首季意外錄得倒退,加上聯儲局啟動了加息周期,惟有機構仍看好美國資產。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國際多元資產部門高級投資經理黃思遠表示,影響經濟的關鍵因素並非利率水平,而是貨幣供應的增長和經濟基本面。
美國一如期加息0.5厘,未有大幅加息0.75%,令市場松一口氣,聯儲局態度轉鴿,令市場相信當局對加息為經濟所帶來影響有顧慮,聯儲局更預示通脹或快見頂,美國加息幅度可能較預期溫和,對本港樓市是好消息?惟供樓人士仍要注意按揭風險。
【明報社評】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加息半厘,以應對40年以來最高的通脹率。如果這只是美國周期的經濟問題,無可厚非。美國高通脹的成因,表面看是新冠疫情以及國際油價高企引起,兩個問題都並非美國造成,但實質上是美國處置這兩個全球性問題的方法不當,不但令到美國作繭自縛,連續加息所帶來的惡果卻要全球來承擔。金融戰的影響勢必加劇全球矛盾,一個動蕩的時代或許從此開始。
星展和渣打提醒,美國進入加息周期,港息上揚趨勢明顯,加上經濟放緩和移民潮都會令樓市變得脆弱。星展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更提到,本港上季樓價受疫情影響,下跌約3%,惟4月已回升約2%,但在美國加息、股市下行壓力困擾下,預期全年樓價零增長。
當美國加息時,新興市場可能會受到影響,原因有很多。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0.5厘,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美國加息似乎勢在必行,主要由於當地通脹幅度屬歷年最大,他認為香港亦會跟隨,但未必會每次美國加息都跟隨,而且即使港加息,息口仍與以往雙位數字相距很遠,估計對樓價影響不大。他續稱,現時香港整體樓市按揭成數不高,加上有壓力測試,即使加息仍然安全。
至於美國加息對本港經濟的影響,劉健恆指,由於美國仍急進加息,港匯仍會偏弱,而如果下半年美國經濟高開低走,香港倚賴美國經濟復蘇動力便會減慢,可是,本港另一復蘇動力來自內在因素,自第5波疫情減退、政府放寬限聚令後,相信內在因素可抵消外圍利淡影響。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