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美SEC通過修訂《外國公司問責法》 可將中概股除牌(09:47) - 20211203 - 即時財經新聞 @ 2021-12-05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阿里巴巴 夜期 謝金河曝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概念:美國股市
在美國上市的中資概念股本身正面對來自中美雙方的壓力,現時情況恐雪上加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美國時間周四(2日)公布《外國公司問責法》的監管新規及細則,要求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等交出審計底稿,披露是否采用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並證明不受中國控制或擁有,不符合條件的上市中概股將被除牌。有分析指,受影響企業或逾200家,宜高度重視監管壓力。
「SEC出發點是對海外公司和國有背景企業財務審計的不完全信任,是一個補充的限制措施。」有律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該新規是SEC對中概股企業的財務審計持懷疑態度,因此要求其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被監管核查,這對中概股企業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范圍進行了限定。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說,中美雙方已就審計問題商討多年,但仍未達成共識,新規定或令更多中概股停牌或除牌,回港第二上市有助減低股份停止交易的風險,因此近期有較多中概股回流香港。
但這並不等於中國政府會阻止本國企業去美國上市,那些不涉及安全問題的公司可以自由選擇上市地點。針對美國推出的審計新規影響,中國證監會正在與美方溝通防止中概股從美國各大證券交易所摘牌,雙方都想解決這個問題。
滴滴出行星期五宣布啟動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早前一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新規定,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提供審計底稿供美方檢查,否則可能三年內被紐交所和納斯達克摘牌。SEC的新規明顯針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分析認為,將有200多家中概股可能被迫在美退市。
龐溟認為,中美兩國在跨境監管合作領域尤其是審計監管合作方面的動態,將繼續成為市場下一階段的焦點。未來,擬赴境外上市中國企業尤其是擬赴美上市企業需要更多時間完成諸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證券監管機構的各類前置評估與審核。「在新規要求下,擬赴國外上市、有可能觸發安全審查和其他類別審查的互聯網和信息服務類企業需要謹慎選擇上市地點,但規模較小、涉及數據不多的醫藥生物業、制造業、傳統消費類行業的擬上市企業所受影響和限制相對較小。已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同樣有可能面臨內地行業主管部門和證券監管機構的各類評估、審核與檢查。在監管壓力和不確定性下,中概股的股價表現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可能會加大波動。」龐溟稱。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