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彭博》:中國能源危機波及全球對全世界制造業帶來滯漲沖擊 @ 2021-10-09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譚仔 上市
概念:
歐洲能源危機 短期難結束
全球多地陷能源危機,其中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今年以來急升近 600%,本周一、二歐洲氣價繼續狂飆,兩日內升六成。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三 (6 日) 一句 「我們正增加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氣價應聲下挫,荷蘭及英國的天然氣期貨一度急跌超過 7%。歐洲議會認為,俄羅斯是氣價急升的幕後黑手,目的是換取由俄羅斯輸往德國的北溪天然氣 2 號管道項目獲正式認證,考慮對持有北溪 2 的俄羅斯國營能源巨擘 GAZPROM(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展開調查。
石油價格網OILPRICE指出,冬天即將到來,歐洲能源短缺,嚴重的話恐怕會被迫斷電,許多工廠也得停工,進而擠壓供應鏈,甚至導致商品價格上漲、通膨飆升。《財星》(FORTUNE)形容,在這次能源危機中,「沒有國家能安然而退」。
歐洲以清潔能源為主,棄煤棄核,一時間成績不差。可當氣候變化,疫病流行,原來的格局便出現危機。一是風電光電供應不足;二是不能不多用天然氣,卻全球供應緊絀;三是石油天然氣價格上升,能源成本大漲;四是返回用煤卻遠水救不了近火,煤熱能發電比例已大降,沒法填補短缺。能源危機打擊最大的英國,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迷信市場和利潤最大化,把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儲藏設施用成本過於高昂的理由,在2017年關閉,自以為缺氣便可以市場購買,更為方便和便宜,怎知今次國際市場供應不足,價格飛漲高逾數倍,為省錢卻多花錢,且人為造就出供應危機來。而英國與歐洲一些國家把油價、天然氣價格直接與電費掛鉤,為了市場透明和方便主動調節,結果也把電費大幅抬高。有價格限制的地區則電廠停電,逃避虧損,導致社會大面積停電缺電。這些都證明歐美近年的清潔能源革命、電力市場改革的謬誤。
隨著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國際天然氣價格近期一路狂奔,面臨電力供應威脅的歐洲氣價漲勢令人歎為觀止。然而就在期貨市場被各路資金瘋狂炒作之時,俄羅斯將增加對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消息給市場及時降溫,歐洲和美國天然氣價格均出現高台跳水。
據伊朗國家電視台5日報道,伊朗石油部長賈瓦德·奧吉日前呼吁美國和歐洲國家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以緩解全球能源危機。奧吉4日在參加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21次部長級會議後表示,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多年來阻礙伊朗出口石油,伊朗並非唯一付出代價的一方,這種單邊政策也給美歐人民帶來負面影響。奧吉表示,伊朗願增加石油產量並穩定能源市場。美歐國家的決策者應「吸取教訓」,解除對伊制裁以緩解全球能源危機,讓世界各國能夠獲得更便宜的能源。
【歐洲能源危機背後:罕見的價格聯動組合 美國也有點慌】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推進下需求逐步反彈,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價格正在水漲船高,與此同時,供應鏈瓶頸令燃料分配面臨嚴峻挑戰。在歐洲,能源和電價的上漲進一步加劇了民眾的恐慌心理。(第一財經)
天然氣供應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以及氣候影響,造成歐洲電價飛漲,各國消費者的恐慌情緒有可能伴隨著冬季嚴寒的來臨而加深。有分析認為,歐洲發生的電力危機可能持續蔓延,敲響了全球能源危機的警鍾。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MOHAMMAD SANUSI BARKINDO)近日表示,除非全球加大對新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的投資,否則消費者應做好迎接更頻繁能源短缺的准備。「歐洲和世界許多地區的能源危機響起警鍾,」他說,「這一切都歸咎於整個油氣行業的投資問題。」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能源危機擴散,在煤炭和天然氣需求高漲、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包括中國、歐洲和印度都出現能源供應問題,歐盟能源政策專員周二(5日)表示,一些歐盟國家投訴俄羅斯利用自身供應領導地位,伺機推動歐洲天然氣價格飆漲,歐盟執委會正介入調查。
從亞洲到歐洲,再到美洲的全球性能源危機,可以看到新能源供應系統十分脆弱,相對穩定的燃煤及燃油的化石發電系統比重下降,風能及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系統比重提高,但新能源供應易受氣候環境影響,波動較大,穩定性低。新舊能源系統轉換出現的供求失衡期,短期內難以解決,類似的能源危機可能會周期性地出現。經過今次危機,各國在傳統能源退出的過程,將會更重視能源供應穩定及安全的問題,過渡期亦會更循序漸進。
歐洲天然氣基准英國NBP價格近一年來大漲10倍,從5美元/MMBTU附近至漲至最高55美元/MMBTU(圖1)。歐洲天然氣價格大漲的同時,傳統能源煤炭、原油相繼上漲,引發市場對全球能源危機的擔憂。以下將分兩部分解釋本次能源危機的成因和影響。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