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穆迪:恆大債務危機或令多個行業蒙受損失- RTHK @ 2021-09-28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危機
一些全球投資者擔心,恆大的問題代表著一個「雷曼時刻」,這是指2008年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破產,它預示了全球金融危機。他們警告,恆大的破產可能會暴露中國的其他債務問題,並打擊持有大量恆大債務的外國投資者,以及中國的其他房地產開發商。
紐時認為,目前中國監管機構,可能正面臨至今最嚴峻的考驗之一,中國是否能成功避免恆大倒閉,關系重大。另外,報導指出,中國可能很快又會再發生類似這樣規模的大企業面臨倒閉危機,若無法妥善處理恆大的債務窘境,恐怕會對習近平在政治上造成不利影響。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內地過去一年接連出台了針對樓市的調控措施,包括房地產融資「三條紅線」和個人信貸「五檔管理」等政策,推動房地產行業走向「去槓桿化」,不少冒進擴張的企業隨之出現了流動性危機,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恆大。作為中國最大的地產開發商,恆大的債務問題牽連甚廣,受影響的持份者眾多,對恆大的處理顯然會被當作監管機構應對房地產開發商違約並降低系統性風險的典型案例。那麼,這一案例將帶來什麼啟示?
評級機構穆迪報告指,中國政府注入現金直接救助恆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沒有大幅折讓之下,國企實施重大股權收購的可能性亦不大。穆迪相信,中國政府將設法避免因為處置中國恆大債務危機,而引發社會及金融不穩定,但多個行業仍可能蒙受經濟損失。
不過,相比過去一年恆大股價的高點20.2元,即便經過一天的暴漲,市值依然蒸發86%。中國政府也未表態介入。恆大危機的警報並未解除。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表示,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恆大並非另一個雷曼,衍生的任何沖擊都「控制得住」——當年美國官員也用這個措詞淡化次貸危機的影響。他個人看法是,即使恆大並非「雷曼時刻」,也不表示一切安然無事,恆大危機顯示中國大陸很可能正歷經「BABARU時刻」。
中國恆大(3333)的債務危機,似乎並不是房地產行業的唯一一間。最新另一間市值達到600多億元的融創中國(1918),市場傳出已經向紹興市政府求助,指現金流遭遇困難,並觸發股價今日逆市再挫逾9%,跌至逾四年低。恆大的總負債規模逼近兩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至於融創的總負債規模亦逼近一萬億。面對這批債務達萬億級的內房企業,接連出現債務問題,到底會否在內地觸發一場債務風暴,投資者該如何衡量風險等級? 關鍵因素應是看內銀會否「落雨收遮」。
恆大可能成為中國的「雷曼時刻」的想法一直占據著市場的注意力,雷曼時刻指的是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投資銀行在2008年的倒閉。盡管中國的許多經濟學家給恆大可能觸發金融危機的說法潑冷水,但他們也指出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普遍疲軟以及其他的長期威脅。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支柱。
雖然隔晚聯儲局立場偏鷹,但傳中國政府將恆大(03333)重組變成國企,市場憧憬恆大債務危機有望解決,加上北水重啟下,港股中秋假後進一步回勇,全日升近300點,重上24500,成交更增至挨近1800億元。
恆大危機北京救不救? 老謝曝港股極凶險1年下場
恆大危機背後:中國房地產市場現裂痕
恆大(3333)深陷債務危機之際,據《彭博》報道,在中國恆大未能兌付通過影子銀行出售的投資基金後,成千上萬的中國家庭可能被卷入這場危機的風波之中。
恆大在過去10年不斷發新債蓋舊債,雪球愈滾愈大,市場已多次傳出警號,但政府一直不為所動,直至去年才為房企舉債劃下3道紅線,試圖阻止危機擴大。但吊詭的是,這幾道紅線竟成了恆大的催命符,當恆大的債務明顯超越紅線,市場便認定接火棒的音樂椅游戲不可持續,恆大即失去舉新債蓋舊債的魔法棒,危機乃一發不可收拾。
道瓊漲逾500點 市場對恆大債務危機的疑慮有所緩解
恆大危機持續、兩岸貿易交鋒、立陶宛發中國手機警告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分析指出,恆大與雷曼之間的重大區別,是恆大持有的是土地專案,雷曼當年持有的是金融資產,如果恆大能將一些實體資產轉化為現金流,集團就能完成開發專案並出售,開始償還債務,而中國亦有工具和政策空間,防止恆大事件演變成系統性危機。
恆大危機襲來之際 人民銀行:要維護樓市健康發展
盡管匯豐(HSBC)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表示他們已經限制了其對恆大的直接敞口,但分析師警告稱,這兩家銀行的利潤和資產負債表可能面臨恆大債務危機所帶來的二次沖擊。其它銀行和保險公司也可能受到間接影響,如費用損失或投資貶值。
中國債務危機周而復始,恆大只是最新案例
〈恆大危機〉達里歐用經濟學推斷 恆大危機不是陸版雷曼
《CNBC》報導,中國恆大是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總負債高達3000億美元。恆大盡力償債,但仍警告投資人公司有違約的可能,其中1筆債券票息將在本周到期。現任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周三受訪時指出,恆大危機帶來的影響主要是針對實體經濟,因為隨著恆大違約,許多開發案將放緩。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