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克魯曼評恆大危機:不是李曼 而是Barbaru時刻 @ 2021-09-27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股市 港股 即市財經 即時新聞頻道 香港經濟日報
概念:港股市
日前恆大風暴影響全球股市,但之後影響縮小,恆大也對外表示將支付債券利息。恆大風暴看似停歇,但也有人認為可能像第二個雷曼兄弟一樣。有分析師表示,目前恆大「是啞彈還是未爆彈」仍未可知,大家仍須謹慎小心,手上有高收債或亞洲高收債的投資人,就得檢視其投資在中國大陸房地產的比重多不多。至於對台股的影響,分析師表示近年來的兩岸政策就像「防火牆」,預計不會有太大影響。
中國最大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9月24日傳出財務危機,外界擔憂會變成「中國版的雷曼兄弟」,一度還造成全球股市動蕩。有網友好奇在PTT八卦板發問,「2008年雷曼兄弟到底有多慘?」引來不少過來人留言回憶,「很慘啊,台積電都裁員」、「有人存給小孩出國念書的幾百萬沒了」、「看過一個中年大叔在銀行大廳跪下加崩潰大哭」。
恆大債務危機不是中國版的雷曼兄弟
CARNELL 強調,就現實面來說,恆大不是雷曼兄弟。他說:「它不是一家擁有大量槓桿部位的避險基金,也不是一家金融資產價格正在歸零的銀行。這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負債相當多,以美元計算,大約有 3000 億美元。」
別擔心 恆大不是中國版雷曼時刻。(圖:AFP)
恆大事件沸沸揚揚,不少人更以雷曼時刻來形容,恆大會不會倒?金融危機是否存在?中國股市未來怎麼看?對於中港股市研究多年的財經作家印和闐,為《信傳媒》讀者帶來第一手觀察訊息。
蔡明彰指出,陸股優於預期的走勢向外透露恆大債務危機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並不是2008年雷曼事件的翻版,當年美國房地產泡沫,兩大房貸公司房地美、房利美共負債5兆美元,引爆次貸風暴,立刻牽動債券之王雷曼發行的相關衍生性商品。雷曼為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投資人遍布全球,台灣持有雷曼連動債的民眾超過5萬人,總金額新台幣400億元,再加上美國其他投行發行的連動債,波及數10萬人,金額上千億元。
BUSINESS INSIDER報導,達里歐21日在格林威治經濟論壇 (GREENWICH ECONOMIC FORUM) 受訪時表示,雷曼時刻對金融體系造成廣泛的結構性傷害,後來美國財政部介入其借貸問題,聯准會(FED)祭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才緩解危機,但恆大並不是像雷曼會撼動市場的事件。
從雷曼兄弟到恆大風暴,可看出想藉房地產當成火車頭工業必有其極限,只是泡沫何時破滅而已。通常民主國家有任期及選舉壓力,因不動產通常對金融業高部融資,因此主政者多是投鼠忌器,整頓房市通常只是拍拍蒼蠅而已;而現在中共「習皇」已無連任壓力,可大刀闊斧地改革,且打的又是另一山頭(江派)的老虎,因此屠龍刀的出、入鞘都在中共的掌握之中。另因恆大地產的債務額雖高,卻不像雷曼兄弟將全美的次貸重復包裝再賣到全球的法人及個人手中,因此除了國際股市短期的漣漪效應外,恆大風暴是不會引發世界級金融海嘯的,投資者不用過度擔心。
對於恆大這一波沖擊,外圍有點後知後覺,擔心財務危機好似金融海嘯時雷曼衍生產品違約引發骨牌式林市。陸羽仁與外地散戶討論這場風暴,他們直覺印象就是用雷曼來比較。但正如陸羽仁早前拆局,內地官員不是今時今日才發現恆大高槓桿擴展的風險,所以相信中央在為內房劃出三條財務紅線時,已經考慮到恆大有可能爆煲。
站在西方的角度,恆大並不是雷曼兄弟,因為恆大和中國巿場與西方的經濟連動,並不像美國和歐洲那樣密切,所以骨牌效應有限,(恆大超過三千億美金債務只有不到兩百億是在中國以外,而且這個「國外」包括香港)。但中國巿場的成長會放緩,這對西方投資者心理有多大影響,還有待觀察。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