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恆大汽車也快不行了因資金短缺導致部分專案停工| 蘋果新聞網| 蘋果日報 @ 2021-09-27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
雖然不太想再提及中國恆大(3333),但不談這個話題就很難吸引讀者眼球。即使本文的重點並非恆大,但因財經傳媒界的潛規則也要寫。有否投資價值僅是次要,重點仍是大眾有興趣聽。那當然,醒目的投資者應該早在今年3至4月份已出售中國恆大的股份(當時仍是13-16港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恆大過去不斷利用建案抵押融資,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卻償還不了債務,中國政府因此在各省設立了恆大建案資金托管帳戶,以防建案資金跨區調動,被其他省分攔截,也可阻止恆大挪移資金用途。
不可否認,恆大重組不可避免,但何時重組及以何種方式重組,將取決於政府何時及如何干預。迄今為止,中國官員仍三緘其口,主要官媒也很少提及恆大事件,只有一些財經類媒體發表評論,敦促政府出手,以防恆大事件拖累整個房地產行業。社交媒體一些熱門視頻也顯示,恆大理財產品投資者及未能如期交房項目的業主,聚集在恆大總部及一些住宅項目工地,采取維權行動。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繼恆大集團、建業集團之後,中國再有房地產開發商爆發流動性危機!9月24日中國社群媒體流傳一封融創中國(SUNAC)紹興分公司發給當地政府的求助信,稱其現金流遭遇障礙和困難,懇請給予政策上的專案支持;而根據融創中國的半年報,該公司也面臨流動性危機。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因嚴重現金不足而導致極端周轉失靈的中國房地產巨怪——中國恆大集團——目前或正遭遇宣告倒閉前的最後時刻。綜合中國與國際媒體報導,恆大集團23日並沒有如期支付高達20億美元海外債券的利息(本周8,350萬美金,下周再加另一筆4,750萬),假若無法在未來30天的寬限期內處理則恐導致違約,或將加速惡化恆大當前的債務災難。盡管此前市場流傳,中國政府仍在考慮分拆重組將恆大「國企化」,但此一說法周五卻被《華爾街日報》的獨家報導潑了冷水。報導表示,北京中央已通令各級地方政府作好「恆大倒閉」的應變准備,包括預先籌組財產清算團隊以著手破產接管,並特別要注意「監控民間不滿情緒所導致的維穩問題」,要求各地預先布置執法部隊,「以面對可能將至的狂風暴雨。」
這種擔憂延伸到了中國的業主和政策制定者,他們將面臨可能違約帶來的影響。恆大集團源源不斷的負面消息在市場上引發了恐慌,並令人們擔心,該公司一旦倒閉,經濟影響可能會蔓延,甚至包括中國以外的地區。由於無法出售公司的部分業務或通過出售新樓盤籌集新的資金,恆大地產還要面對憤怒的供應商、購房者和員工,其中一些人發起抗議,索要他們的錢。
去年,中國恆大集團大幅打折銷售房產,以保持銷售的增長,中國政府當時表態的大致意思是,該公司已借債太多,然而中國恆大的審計機構給該公司出具了一份一切正常的「健康證明」。
恆大可能成為中國的「雷曼時刻」的想法一直占據著市場的注意力,雷曼時刻指的是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投資銀行在2008年的倒閉。盡管中國的許多經濟學家給恆大可能觸發金融危機的說法潑冷水,但他們也指出了中國房地產市場普遍疲軟以及其他的長期威脅。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支柱。
恆大集團曾是中國最高產的開發商,它的起重機點綴著中國的天際線。但現在,它正在3000多億美元債務的重壓下搖搖欲墜。目前的風險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命運問題:恆大的困境令人們擔心中國住宅和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崩潰。該市場推動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三分之一的增長。
周四,持有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美元債券的全球投資者茫然不知該公司是否會如期支付一筆至關重要的利息,此次兌付是對這家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避免債務違約能力的一項重大考驗。
事實上,中國政府根本不怕恆大以破產要挾,不僅不怕,而且還一面派工作組進入,約談恆大高層要求恆大履約,一面不少地方政府已經發文要求停止發放恆大地產當地項目貸款。此舉意圖非常明顯,就是圍繞恆大劃出一個「風險隔離帶」,讓恆大這顆「雷」在隔離帶內自爆,以免風險擴散到社會層面與整個金融系統,可以說,官方已經對恆大在做最壞准備。
【彭博】-- 恆大困局攪動港股及全球市場,在其境內核心子公司恆大地產稱40億元境內公司債的付息方法已通過「場外方式協商解決」後,恐慌情緒周中一度緩釋,但恆大美元債持有人未能按期收到應付利息,公司的沈默讓投資人不安。據悉中國政府對恆大項目資金賬戶進行集中管理以確保工程完工。恆大汽車也承認資金嚴重短缺,無法保證能繼續履行財務義務,並終止上海科創板上市計畫。MOST READ FROM BLOOMBERGHOW LOS ANGELES BECAME THE CITY OF DINGBATSSCHOOL REOPENINGS FALTER AS U.S. KIDS NEAR 1 MILLION COVID CASESTHE RISE OF THE PANDEMIC DASHBOARDA JEWISH TRADITION MAKES ROOM FOR UNCONVENTIONAL DESIGNBERLIN REFERENDUM COULD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THE CITY』S HOUSING聯儲會主席鮑威爾稱可能最早11月開始減碼,點陣圖顯示官員對明年是否加息兩派
近期中國恆大(3333)債務問題,一直是市場人士關注的焦點。當有任何涉及恆大的消息傳出,直接影響環球金融市場走向。有關恆大債務問題最終如何化解,目前仍屬未知數。不過趁此機會可以回顧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來,如何與股東分享利益。作為大股東的主席許家印,歷來獲派息股息高達513.6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619億港元。
最近中國大陸房地產巨頭恆大爆發債務危機,瀕臨倒債險境,勾起世人對13年前雷曼兄弟倒閉掀起全球金融海嘯的恐怖回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恆大還不是中國大陸的「雷曼時刻」,但可能是泡沫爆破危機將至的前兆。
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正面臨破產的危險。以收入計,恆大是中國第二大房地產開發商,其負債規模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左右。在忽略恆大危機數周後,華爾街周一(20日)終於開始嚴肅對待:標普500指數當天下跌2%,國際債券基金回落,其中一些基金大量投資於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的美元債券。中國恆大周四(23日)必須支付債券利息8,350萬美元,與此同時,該公司竭力抵御來自其國內供應商、客戶和投資者的抗議和訴訟。
受中秋節假期影響,中國大陸股市星期一(9月20日)、星期二(21日)休盤;香港股市星期三(22日)休盤。但源於中國恆大集團財務危機的股市震蕩得不到多少抵消。
在市場關注恆大危機對中國大陸金融體系造成的廣泛影響之際,分析師指出,電力供給受限也可能對中國大陸經濟造成重大沖擊,並且波及全球市場。
一輛車都還沒有賣出去的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市值一度飆升至6741億港元(866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不僅是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其價值竟是母公司恆大的兩倍,中國官媒《新華社》曾批評恆大「紙上造車」。但恆大違約風暴以來,恆大汽車目前估值約300億港元(約新台幣1000億),僅是顛峰時期的4%。就在周二提交給香港聯交所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向3名董事和3180名員工授予3.2372億份股票期權,價值12.6億港元不久後,恆大老盟友中策集團昨(21日)晚上公告,擬出售最多1.336億股恆大汽車股份,這也是中策集團持有的全部恆大汽車股份,且將以折讓20%的幅度出售。
ASIA MARKETS昨也報導,中國政府正在敲定一項由國有企業支持重組恆大的交易,恆大是否會遭國有化,也引發另外一種猜測。恆大引述與中國政府關系密切的匿名消息人士稱,該計劃將把恆大拆分為3個獨立的實體,重組可能會在幾天內宣布。對此,CNN向恆大和中國最高的國有企業監管機構求證,都未獲回應。
該聲明證實了《彭博》早些時候的報導,即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未能向部分員工支付工資,在向多家供應商支付工廠設備費用方面也落後。現金流出現困難意味著恆大汽車可能無法實現明年開始大規模交付的目標
身陷破產危機的中國恆大集團,20日股價繼續探底至十年新低,旗下中國恆大、恆大汽車、恆大物業、恆騰網路皆重挫,四檔股票市值從2017年最高點時合計港幣1兆3,185億元,如今卻僅剩港幣1,220億元左右,換算蒸發近港幣1.2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外媒揭露,該集團業務可能由大陸政府或國企接管,這是最後的解決辦法。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